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岁究竟是什么“东西”?中国科学家精密仪器检测揭示太岁之谜
userphoto

2023.10.12 山东

关注

“你这就是在太岁头上动土。”

在我国的历史上,太岁向来都被看作是“极阴之物”,更是被认为“其性大凶、触之不祥”的说法,所以才有“在太岁头上动土”的这一说法。

然而太岁到底是什么东西,有没有人真正的见过,这一直都是一个谜题。

而一个村民偶然间的发现,却揭开了这个谜底……

太岁的发现

1992年8月的一个炎热早晨,陕西周至县的村民杜战盟来到渭河边捞柴禾。

当他走进河中时,突然感觉脚下软绵绵的,似乎踩到了什么东西。

于是他赶紧把脚挪开一看,原来是一大块形状怪异的“红白相间的肉团”。

杜战盟起初并没有放在心上,以为这是一块被遗弃的猪肉,直接把它扔在了马路边。

可谁知,两天后,杜战盟又带着几个年轻人回到了河边,发现那块“肉团”居然还在原地,丝毫没有腐烂的痕迹。

出于好奇,他们决定把这块奇怪的“肉团”带回村里研究,他们几个年轻人直接就把它切下来煮了吃,结果发现这块“肉”味道竟然还不错。

吃过之后,他们称了一下剩余的“肉团”,竟有47斤之重。

过了几天,杜战盟惊恐地发现,这块“肉团”上自己切下去吃掉的部分,不知何时已经完全长回来了!

再次称重后,他们发现这块“肉团”的重量竟达到了70斤。

此时杜战盟终于意识到这块“肉”不是普通的食物,它似乎具有某种神秘的“自我复原”能力。

为了搞清这块“肉团”的真面目,杜战盟立即向县里报告了情况。

这个神秘事件很快就传到了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杨兴忠那里。

当杨教授赶到杜家时,杜战盟早已等候多时,而杨教授更是迫不及待地来到了杜战盟准备的水缸前,那里面漂浮着的正是杜战盟在河中发现的“怪异生物”。

看到这块通体红白,表面布满珊瑚状小孔,手感柔软的“肉团”时,杨教授也无法断定它是什么生物。

杨教授用刀小心翼翼地从“怪物”身上切下了一小块,只见切开后里面显示出乳白色,切口也十分平滑。

为了开展进一步研究,他将从“肉团”上切下样本带回实验室进行研究。

回到学校后,杨教授迫不及待地在实验室对“肉团”样本进行了解剖观察。

在详细调查和参考古籍后,杨教授终于发现这正是传说中的“太岁”。

太岁到底是什么?

在古代社会,人们对自然界的种种未知怀有深深的敬畏,而太岁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古人发现木星的运行方向与生活习惯不符,于是设想了一个方向相反的“太岁星”,并据此创建了一整套纪年法则。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太岁逐渐成为了一个神秘的存在。

人们相信,太岁降临之处,地下就会出现一个会蠕动的“太岁”。

伤害了它,就会招致厄运。

所以在古籍中太岁常常和妖异怪力联系在一起,而历史上关于太岁的传说也数不胜数。

《酉阳杂俎》中讲述了最早的太岁传说:一名叫王丰的人,在田间挖坑时,发现了一块会蠕动的大肉块。

这个肉块通体发红,表面还透着细细的血管,摸起来又软又湿,十分怪异。

王丰试图用土掩埋它,可是却发现第二天这肉块竟然长到了自己的院子里。

在这之后,王丰全家老少除一个幼女外均暴毙身亡。

正因如此,所以在古籍记载中,太岁多被描述为“不祥之兆”,是引发灾祸的存在,见过太岁的人们,往往会遭遇厄运或家破人亡。

于是,太岁的传说就这样在民间流传开来。

相传在明朝时期,襄阳府的罗权为了娶亲,将挖到的太岁作为聘礼送去,结果新婚妻子翠屏在婚宴上品尝太岁肉后,竟然永葆青春,五百年后容颜依旧。

这让许多人相信太岁具有神奇的功效,而种种传说都将太岁描绘成一个神奇的存在,令人既害怕,又向往。

太岁这个神秘生物由于具有“割下后仍可复原”的特性,自古便与长生不老等传说联系在一起。

事实上,太岁之所以成为谜,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没有实物作为样本。

在杜战盟之前,历史上虽然有发现太岁的记载,但都没有留下实物,而样品的缺乏使得无法开展任何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太岁就成了一个传说或神话。

有了实物样本,科学家可以通过各种实验手段探究太岁的生物学特征,比如可以研究它的组织结构、新陈代谢方式、生长规律等,弄清它到底属于哪一类生物。

当掌握足够信息后,就可以判断太岁是否真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而杨教授在拿到太岁的样本之后,立刻开始进行研究。

在显微镜下,杨教授惊讶地发现太岁的组织结构竟与普通动物肌肉组织有着明显的区别,细胞样貌更像是某种海洋无脊椎动物。

为了进一步确定太岁的分类归属,杨教授提取了其DNA进行检测。

而DNA测序结果表明,太岁与已知的任何生物都没有高度相似性,是一个可能新的物种。

与此同时,杨教授还对太岁进行了营养成分分析,竟然发现它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

根据研究,“肉团”的三分之一部分是“大型黏菌复合体”。

黏菌是一种介于动植物之间的低等生物,它能够进行自我繁殖和生长,这也解释了太岁的神奇“再生”能力。

但是黏菌仅占了肉团的三分之一,剩下的六七成物质尚未明确,只能称之为“不明物质”。

揭开太岁之谜

刚开始的时候,专家们判断这块肉团具有原生生物和真菌的双重特性,是一种罕见的大型黏菌复合体。

不过为了进一步分析其组成,西北大学团队在2007年采用分离培养技术,从样本中分离出两种占比重最大的黏菌,分别是疣孢盖皮菌和扁垫双皮菌,这两种黏菌都是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的普通菌种,并不罕见。

研究还发现,太岁样本中还含有至少18种真菌,包括常见的青霉菌、曲霉菌等,这说明黏菌和真菌确实是太岁的重要成分,但真正的奥秘仍深藏在三分之二的“不明物质”之中。

为了进一步揭开太岁的奥秘,西北大学生命科学院在2010年与陕西省和教育部共建的重点实验室,使用先进仪器对提炼出的不明物质进行检测分析。

经过反复实验和检测,研究人员终于从中提取出一种白色絮状物质,并确认它就是工业上广泛应用的合成高分子材料——聚乙烯醇。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种聚乙烯醇的重量竟占太岁总重量的70%左右。

通过20多年的持续研究和探索,中国科学家终于揭开了太岁这个长久以来被神秘面纱笼罩的生物样本的真面目。

太岁并非像传说中那样神奇,而只是一种由黏菌、真菌和合成聚合物构成的复杂生物杂合体,其效用远不如传说中的万能。

但是一个人工合成产品为何会出现在太岁体内?

这个问题至今仍是个谜。

目前,科学界仍无法解释太岁体内为何会含有如此大量的聚乙烯醇,这种物质是否由太岁自身合成,还是外源进入其体内,至今不得而知。

可以肯定的是,聚乙烯醇与传说中的长生不老毫无关系,反而属于3级致癌物,长期接触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

尽管科学家至今仍未完全解开太岁的全部奥秘,但可以明确的是,太岁并不具有传说中的延年益寿功效。

相反,由于可能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直接食用的话甚至太岁反而可能危害健康。

在科学证据不明确时,我们应理性对待太岁,不能轻信迷信。

据相关消息称,因为当年确认太岁身份的专家还根据古籍记载,推测太岁与人体健康和长寿有关的时候,许多企业看准商机,开始大量生产假冒太岁制品。

但是,科学证据并不支持太岁的任何功效,相反,一些不法商人为牟利,往往会在假太岁中掺入有毒物质。

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盲目食用太岁的危害。

我们应该坚持科学态度,不为谣言所惑,拒绝任何形式的封建迷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岁到底是什么东西?2007年中国科学家用精密仪器,揭开太岁之谜
“太岁”是什么?我国科学家用精密仪器,揭开“太岁”的秘密
太岁到底是什么“东西”?中国科学家用精密仪器,揭开太岁之谜
不是动物不是植物,也不是菌类,太岁到底是什么?它真的能吃吗?
1992年一陕西村民到河边打捞浮柴,踩到神秘肉团,专家:这是太岁
科普:太岁究竟是什么“东西”?科学家借助精密仪器揭示太岁之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