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尒”字怎么读,这个字的意义是什么?

「尒」古读近似ni3,今读er3,是「尔」的异体字。

「尒」是古体字的隶定,「尔」是今文字(隶楷书)以后形成的字体。「尒」其实就是繁体「爾」的省文:

「爾」省去下半部分就是「尒」:

从目前见到的材料来看,战国时代就省「爾」为「尒」,字始见于中山国金文,「尒」又见战国陈尔戈:

战国时代东土玺印文字用「尔」表「玺」,也有从「金」从「尔」的字形(金尔)表示「玺」。

引自:古玺汇编,页475-476

如魏晋时代的三体石经等多种传抄古文字的「尔」:

引自:傳抄古文字編(綫裝書局),冊頁.行:上319.8

所以,「尔」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省文简体。

-------------------------------------------

《说文》认为「尔、爾」为两个字。非是。

  • 《说文》释「尔」为「詞之必然也。从入、丨、八,八象气之分散」,不知所云也。

  • 《说文》释「爾」为「麗爾,猶靡麗也」,「麗爾」即「麗廔」,也就是窗棱交错之形,这个解释也不大正确。

其实「爾」取像于纺织器具中的「络丝架」之形,大致外形如下图:

因此,「爾」是「檷」之本字。

「爾」假借表示第二人称代词和语气助词之后,久借不归,假借义夺正义,就造「檷」字表示本义,本字表示假借义。

--------------------------------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下列结论,从三个方面讲:

1、字形和字意的演变

  • 「尒」「尔」等价,互为异体字,「尒」是篆文的隶定字,「尔」是自然形成的楷书字形。

  • 「尒」就是「爾」的省文,甲骨文像「络丝架」之形,金文进行理据化重构,成为一个合体字,战国时到省去「爾」下面部分,也就是「尔」字。

  • 「爾」是「檷」之本字,「爾、檷」的关系就跟「然、燃」、「莫、暮」的关系一样。

  • 「爾、尔」都是假借字,本义被后起字「檷」字所专。

2、读音方面:

  • 「尔、爾」同为日纽脂部字,「娘、日」二纽古归泥纽,古音完全一样。

  • 如:「倪」字从「儿」得声,「你」也从「尔」得声,「匿」从「若」得声。

3、汉字简化方案

  • 今天简化字舍繁取简,并对职务进行重新分工,在现代汉语中,表示第二人称的「尔」,被后起字「你」取代。

  • 但古汉语中「尔」仍然可以表示第二人称以及语气助词等多个假借义,如:「尔虞我诈」,「不过尔尔」「莞尔一笑」。。。。。

  • 所以,简化字删「爾」行「尔」,理据是非常充分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夸”字为什么是一个“大”字,和一个“亏”字组成?
古代竟然有8个字指代“你”!良好沟通从搞懂“你”和“您”开始
咬文嚼字:「東」为什么不是「日在木中」?
“童”字直接释为“董”
欮字
繁體字學習手冊(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