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脾胃虚寒、却又容易上火?一张方子解决!清热散寒,调出好脾胃!

你有过一边怕冷、一边上火的体会吗?

全身怕冷、肚子发凉、容易腹泻,却又口干口苦、心烦、出汗、口腔溃疡。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补虚,还是清火,陷入两难。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脾胃病科的张喆主任告诉我们,这在中医里叫做寒热错杂,多半是脾胃出了问题

张主任给我们带来了一味千古名方中的调胃药草,通过不同的搭配组合,可以很好地解决寒热错杂的问题。

脾胃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才导致了寒热错杂?这味调胃药草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用好它呢?

01

脾胃气机和阴阳失衡

引起寒热错杂

中医认为脾和胃处于人体中焦,脾属阴、主升,胃属阳、主降,脾胃是全身气机流转的中枢。

果脾气不升,就会出现脾阳虚的症状,表现出腹部冰凉、腹胀、腹泻。

进一步发展会累及到肾,引起腰、腿的怕冷。

胃气不降,胃火就会向上走,出现胃灼热、烧心的症状。如果热邪再向上影响到心,热扰心神,就会出现心烦、失眠等症状。

热邪还能影响到头面部,出现头晕、头疼、眼睛干涩、口干口苦、口腔溃疡。

中焦脾胃的气机和阴阳平衡失调,就导致人体出现寒热错杂的症状:又怕冷、又上火。

02

治疗寒热错杂的千古名方:半夏泻心汤

针对脾胃寒热错杂的问题,医圣张仲景有一个著名的系列方——泻心汤。根据不同的加减化裁,分成了五个不同的泻心汤。其中最为临床常用的是半夏泻心汤

这里的“心”并不是指心脏,而是指胃。因为前面说到,寒热错杂是脾胃气机不畅、胃火所导致的。所以泻的是胃火。

半夏泻心汤

组成:半夏、黄连、黄芩、干姜、甘草、大枣、人参。

方解:

半夏:整个方子的核心药物,有温痰化饮、和胃降逆、散结消痞的功效。“痞”的意思是感觉胃里有一个东西堵着,总也去不掉,但又不疼。中医认为这是气机阻滞的缘故。

黄连、黄芩:清胃火,体现出了“泻心”的含义。

干姜:温脾。

人参、大枣:补气。

甘草:调和诸药。

功效:调畅气机、散结除痞。

张主任有一位60岁的病人,这位叔叔觉得自己的胃里就像有一块冰堵着似的,上不去也下不来,怎么也消不了。他为了“暖胃”,经常大量喝酒,但这不仅没有减轻胃凉,反而让他口干口苦、舌苔黄腻。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他10年之久。

基于这些症状,张主任判断他是寒热错杂证。使用半夏泻心汤调理两周后,叔叔胃寒的问题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03

半夏的三种搭配用法

解决多种脾胃问题

半夏有多种加工炮制方法,通过不同的炮制和配伍,来解决不同的脾胃问题。可以说是“黄金搭配,事半功倍”。

1、法半夏+陈皮

功效:燥湿化痰、和胃止呕。

禁忌:咽喉肿痛的人。

方解:

陈皮:中医讲脾主运化水湿,运化异常就会出现湿和痰。夏天使用陈皮可以理气化痰,更好地让气机向下走,让湿邪更好地排出。

法半夏:是生半夏先用甘草水煎煮,再用石灰水煎煮后制成,去除了毒性和燥性,药效相对温和。

2、法半夏+茯苓

功效:燥湿化痰、健脾利水。

适宜人群:脾虚湿盛,身体肥胖、浮肿的人。

3、姜半夏+生姜

功效:燥湿化痰、温肺化饮。

姜半夏:先用生姜汁处理生半夏,再用白巩处理,最后的成品带有姜味,增强了降逆止呕的作用。有的人老觉得胃里的气往上顶,打嗝、恶心,就适合用姜半夏。

用法:生姜带皮切厚片,和姜半夏一起煮水代茶饮。

禁忌:单纯热证、不属于寒热错杂的人群。

专家提醒:生半夏有小毒,不可内服。半夏不可与乌头(附子)、瓜蒌、贝母、白蔹、白芨等中药材同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胃不通,就睡不着!一张传统方子,打通胃气,治好失眠,又献丑了
身体里有寒还有热,张仲景一个经典名方,学会了你就是半个中医
寒热错杂的胃病,如果试过了其它方法都无用,不妨试试这个经典的方子
千古名方中的“调胃药草”,三种黄金搭配,燥湿化痰、和胃止呕、健脾利水
半夏泻心汤的适应症,半夏泻心汤的功效与作用,加减运用医案
痞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