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法基本理论

一、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之间、法人之间以及自然人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民法特征:

1.民法是权利法。
  我国民法所确认的民事主体所享有的人身权、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等都是民事主体的基本权利。从我国民法的立法体例看,采用的是权利本位的立法体例。
  2.民法是私法。
  3.民法是
实体法
  4.民法主要是任意性规范。

三、民法的基本原则:

(一)平等原则。
  其内容包括:
  1.所有的自然人均享有
同等的民事权利能力,各类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
  2.人人皆享有民事权利。
  3.任何人均能充分享有民事权利。
  4.任何人的民事权利均受到法律的充分保护。
  (二)自愿原则
  自愿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不违反国家强制性规定的情况下,有权依自己的意愿从事民事活动。(意思自治)
  (三)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为民事法律行为时,应当兼顾各方当事人的利益,正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四)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实施民事行为中,应诚实守信,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其义务,不得滥用权利及规避法律或合同规定的义务。
  (五)公序良俗原则
  公序良俗原则是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
  
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六)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构成滥用权利的条件一般包括:
  (1)当事人有权利存在;
  (2)当事人有行使权利的作为和不作为;
  (3)当事人有滥用权利的违法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5年事业单位公基法律常识-民法一
民法总则精解1
民法基本原则:民法的“精神脊梁”
第一节 民法
《民法典》解读131: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的牵连性
干货知识|法律(民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