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老庄82壮士传奇

                               

在中华民族的抗战史上,曾有这样一支英雄连队:面对20倍于己的日伪军,全连82名壮士毫不畏惧,奋勇拼杀,战至最后一人一息也不屈服,最后全部壮烈殉国。这支彪炳史册的连队,就是新四军第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亦即著名的“刘老庄连”。

敌我“相逢”刘老庄

1941年皖南事变后不久,中共军委中央发布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驻扎在苏北一带的八路军第五纵队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黄克诚任师长兼政委,下辖七、八、九3个旅。

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日益壮大,直接威胁着日军对这块地区的控制。日军多次集结重兵,对以盐城为中心的苏北抗日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扫荡”。1942年底,日军“扫荡”了山东抗日根据地后,即转向苏北抗日根据地,对这儿“扫荡”历时半年之久。中共领导下的苏北抗日根据地军民对残暴的日伪军进行了英勇的反“扫荡”斗争。

1943年3月16日,日伪军1000余人分兵11路,合围驻在梁岔一带的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等部,企图以铁壁合围歼灭这部分新四军。四连闻讯迅速转移,跳出了日军包围。日伪军穷追不舍,跟踪追击。17日,四连在涟水县老张集和朱杜庄一带和敌人遭遇,激战半日,在黄昏时突出重围,转移到刘皮镇刘老庄一带。

新四军十九团的前身是北伐时期的叶挺独立团和八路军的一一五师六八五团,四连的前身是江苏丰县的一支地方武装,1939年10月被改编为苏鲁豫支队第一大队第三营第十连,1941年编入新四军第三师十九团。连长白思才,江西人,16岁参加红军,参加过长征,抗战初期参加了平型关战役,是一位英勇善战、沉着机智的指挥员。政治指导员李云鹏,江苏沛县人,青年学生出身,曾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是一位久经战火考验的优秀政工干部。该连干部和战士大多数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军的贫苦农民,政治素质好,在长期的对敌斗争中培养了顽强的战斗作风、坚定的战斗意志和娴熟的战斗技巧。四连配备的武器比较精良,还有一挺重机枪,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由白思才亲自担任重机枪手。

刘老庄村是苏北平原上的一个普通乡村(今属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乡),人不足百户,南距淮阴城约25公里,紧靠淮沭公路右边。3月18日凌晨,四连带哨的班长匆匆跑来喊醒连长白思才,报告说南庄的老百姓正在四散奔逃,据说敌人已到了南面2.5公里的地方。白思才一跃而起,和连政治指导员李云鹏简单碰了一下头,派通讯员传令各排马上起来,收拾好东西到庄子后面集合。白思才刚到庄前哨位上,便看到老百姓在田野里慌乱地跑着,敌人的枪声就在不远处挑衅似地持续地响着。白思才下令收了哨,集合起队伍向西北方向撤离。

队伍刚出了庄子,一条又宽又深的交通沟向西蜿蜒伸展着。指战员们都下了沟,走着走着,忽然从西南方向出现了一股敌人的骑兵,向着这个方向快速奔来。白思才命令加速行军,尽快甩掉敌人。忽然,前面的尖兵停住了,班长跑回来向白思才报告:“交通沟是断截的,走不通了!”白思才把驳壳枪掏了出来,让大家准备好武器,伺机突围。

大家刚跳出交通沟,敌人的骑兵就冲到了跟前,白思才的驳壳枪打响了,接着大家一起开火,先头的几个敌骑兵中弹栽下马来,后边的见势不妙,赶紧缩了回去。敌骑兵虽暂时被打退了,但后面黑压压的步兵却扑了上来。白思才看了看附近的地形,既没有院墙和树林等障碍物,也没有坟堆等小高地,战士们无处隐蔽,就命令大家退回到交通沟里。白思才知道突围暂时是不可能了,只有坚决抵抗!于是,他下达了战斗命令,叫各排长督促大家选好地形,上起刺刀,准备战斗到底。他们多坚持一会儿,附近的群众就会多转移出一批人。

不过几分钟,日军步兵就冲到距四连阵地不过五六十米的地方了,白思才手中的重机枪首先发出怒吼,全连的火力随之一起猛射。日军成片被打倒,丢下了十几具尸体。这两次接触战,四连无一伤亡。

从当时的情况看,四连要更好地保存自己,更大地杀伤敌人,最好的办法是进驻刘老庄,以房屋院墙等有利地形、地物作掩护,据村固守。但指战员们考虑到村内还有不少没来得及撤离的群众,战场摆在村内,会让群众遭受更大的伤亡,因此坚持把阵地选在村外的交通沟一线。

82壮士血战1600日伪军

这股日伪军由日军十七师团师团长川岛带队。川岛一见先头部队被痛揍,气得哇哇叫,当即叫嚣:“附近各路人马立即包抄刘老庄。”时间不长,1000名左右的日军和600多名伪军就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了刘老庄,将四连团团包围。

上午9时左右,日军发起第一次总攻,但刚前进了30米,便被四连密集的火力击退。这次,川岛看到败溃下来的日军,不但不怒,反而大喜,他得意地对部下说:“这次进攻,是我搞的小小火力侦察。这不是土八路,是一支正规部队。我寻找他们好多天了,这一次一定不要让他们跑掉!”

重整旗鼓之后,敌人再次发起进攻。他们投入10多挺机枪,集中火力向四连阵地扫射。在火力掩护下,日军气势汹汹地向四连阵地扑来。在距离阵地百米左右时,四连将枪榴弹集中打向日军火力点,同时轻重机枪一齐开火,给日军以迎头痛击。日军的第二次冲锋很快也以失败告终,但四连的弹药此时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这时,李云鹏发现在阵地前沿的日军尸体上遗留着不少枪弹。他和白思才商量后,安排一排排长尉庆忠带领突击小组去拾取弹药。尉庆忠他们冒着日军的枪林弹雨,取回了阵地前沿日军抛下的枪支弹药,然而在后撤时,尉庆忠却不幸中弹牺牲了。

此后,日军又连续发动了两次进攻,都被英勇的四连指战员打退了。虽然各排的伤亡不断增长,可是壮士们仍然顽强地坚守在阵地上。工事摧垮了再修,掩体毁了,用土包堵上去,轻伤员包扎好伤口继续战斗,重伤员拖着腿为战友们压枪弹,递手榴弹。

川岛见久攻不下,改变了战术,让伪军到阵前喊话,承诺只要新四军放下武器,一定不会杀害他们。然而他得到的回答却是一排子弹,喊话的伪军当场毙命。川岛恼羞成怒,他集中了所有的山炮、九二步兵炮、迫击炮和掷弹筒,向四连阵地猛烈轰击。炮火的浓烟遮天蔽日,一时间昏天暗地。

猛烈的炮击中,白思才被弹片炸伤,左手失去活动能力,昏了过去。苏醒后,他挣扎着爬起来,来往于壕沟内,鼓舞士气,安慰伤员,指挥战斗。下午的时候,白思才和李云鹏再一次清点部队,发现只剩下20多个战士了,并且大都负了伤,枪弹以及手榴弹几近打光。此时他们已经与敌人苦战10个小时,还没有吃一粒饭,喝一滴水,个个筋疲力尽,干裂的嘴唇冒着血丝。他们借以防御的交通沟,也几乎被敌人的炮火炸平了。

白思才下了最后的命令,把余下的子弹集中给重机枪使用,轻机枪全部拆散,步枪拿下枪栓,装上刺刀,准备肉搏战,机密文件和报刊也全部销毁。

夕阳低垂之时,日军发起了第五次进攻,冲上了四连的阵地前沿。白思才高喊一声“杀!”“嚯”地跃出战壕,李云鹏挥动着上了刺刀的步枪,紧随白思才冲了上去。在一片气壮河山的喊杀声中,幸存的战士们端起刺刀,一跃而出,与敌人展开了白刃肉搏。战士们的刺刀捅弯了,就用枪托砸;枪托砸碎了,就用小锹砍;小锹砍断了,就用双手掐;手臂负伤了,就用牙齿咬……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白刃肉搏后,82位壮士全部倒了下去。

待一切都复归宁静的时候,川岛心惊肉跳地走出指挥所,来到四连守御的阵地,妄图找到点“战利品”。但是,他不仅没有抓到一个俘虏,甚至连一支完整的枪也找不到。川岛仔细清点了一下血泊中的新四军人数,发现与他的1600多精兵决死奋战了几乎一个白天的,竟不过是新四军1个82人的连队,而他的部队却有170多人丢了命,200多人受伤。川岛拄着指挥刀,懊丧地站在这片硝烟以及鲜血浸染的土地上,忽然嚎叫一声:“八路军、新四军,大大的坏了!”

当晚,十九团二营三连连长霍继光率部到刘老庄收敛埋葬四连战士遗体。当时的情景令霍继光终生难忘。只见硝烟还没散尽的阵地上,四散着被砸坏的枪,很多战士是和日本兵抱在一起战死的。

打扫战场时,霍继光他们发现,有一名战士还活着。但这名24岁的战士伤势实在太重了,他的身上有3处弹眼、十几处刺刀的伤痕,右臂也被炸断了。他断断续续地讲述完那场惨烈战斗的经过后,还没等得及人们询问他的名字,就永远地安息了。

四连牺牲的本来是82人,霍继光他们最后收葬的却是84具尸体,因为有两位烈士把敌人抱得太紧,实在分不开,只好将他们一起下葬。

四连82壮士悉数捐躯的消息传到了新四军三师七旅,指战员们无不悲痛万分。3月29日,十九团在郑潭口小学召开追悼大会,隆重悼念为国捐躯的战友。同时,新四军三师党委命名四连为“刘老庄连”,并将每年的3月18日定为82烈士殉国纪念日, 同时命令以涟水独立团二连全体指战员为主体,组建新的四连。此后,“刘老庄连”一直都在传承着82烈士的精神。新中国成立后,这支部队曾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和1998年抗洪抢险、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在刘老庄战斗中,新四军指战员表现出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沉重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战后,伪淮海省省长郝鹏举为向他的日本主子表“忠心”,针对这场战斗,特意“献计”日本军方:“与共军作战不能四面合围,因共军意志顽强,必遭猛烈反抗,围攻者必遭重大伤亡而得不偿失。”

刘老庄82烈士的英雄事迹受到了八路军总部和新四军军部领导的高度赞扬。总司令朱德在《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一文中指出:“我们部队仍然创造了许多史无前例的英雄业绩,涌现出许多出类拔萃的新的英雄们……如著名的平型关大捷,阳明堡火烧敌机,使敌人胆寒的百团大战,狼牙山五勇士的壮烈跳崖……全连82人全部壮烈殉国的淮北刘老庄战斗……无一不是我军指战员的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新四军代军长陈毅盛赞82壮士浴血刘老庄是“惊天地而泣鬼神的壮举”,他还在《新四军在华中》一文中写道:“烈士们殉国牺牲之忠勇精神,固可以垂式范而励来兹”。

刘老庄这个苏北地区的普通村庄,因为这次战斗,从此与英勇的四连联系在一起,与中华民族的尊严与光荣联系在一起,当地人民坚持通过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些革命烈士。刘老庄战斗一结束,当地人民就为烈士堆起一座3丈高的土墓。抗日战争胜利后,苏皖边区政府用砖石修葺成陵墓,后于1946年被国民党军队炸毁。1955年,当地政府重新修建82烈士墓和陵园。

当年由于战争的原因,最初“刘老庄连”82烈士中只有17位留下姓名,他们是:白思才(连长)、李云鹏(指导员)、石学富(副连长)、尉庆忠(排长)、蒋元连(排长)、刘登甫(排长)、王世祥(排长)、李道合(排长)、马汉良(排长)、刘忠胜(班长)、王洪远(班长)、王中良(班长)、罗桥(文书)、孙尊明(文化教员)、杨林彪(卫生员)、王步珠(战士)、田执信(战士)。

82烈士中尚有65位是无名英雄,他们是谁?家在哪里?又有着怎样的人生故事?几十年来,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许多人特别是淮安市干部群众的心头。


来源: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千日军激战一天伤亡六百,以为遇新四军主力,攻下后发现只82人
刘老庄战役,82名官兵全部牺牲,友邻部队来收敛遗体,却多出2具
新四军老兵忆抗日:进攻一个排的日军战死上百名战友|盐城|新四军
淮涟反“扫荡” 胡炳云(“来时路”故事组摘编自《胡炳云回忆录》)
日方史料还原刘老庄战斗细节
江苏抗战中期形势图2015年07月18日 星期六A06 焦点新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