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敬斋-午夜漫谈







敬斋:这是一方面啦,对笔路熟,笔笔有意,用腕能随己左右,你能够用腕指熟练地表现,心到手到,这是从技术的角度说了。当然对意还有其他更深远的意思了,你审美的高度啦,这个就是形而上了,当然我们可以先把握形而下的。
学书法就是要得所学法书手法这么一个目标,必须得以这个为目标,这样的话你能够在技法上不断地磨练,接近法书,就是说你手段不比他减,不比他少。
很多人写字,有的人也很下功夫,包括有些人也写出些名气来了,但是他不能深入了,他们主要是看不出东西来,他自己觉得已经很用功了,为什么字一挂出来总觉得缺点什么,他就找不出原因,这就是他们最大的困惑。
他们其实就是临帖临到外形像,他就觉得没有别的办法再深入了,所以他们的字一挂出来为什么就是薄的、是片的?他只是一个轮廓,没有实质。这一点他们自己应该也会感觉得到,如果他要想改进,想纠正过来,那就得再下大的功夫,所以这功夫是逃不掉的,没有功夫说什么也是白搭。
临帖首先就是要看懂字帖,什么叫学?这个是最主要的,能看懂,手上也就随之而来,如果看不到,任你怎么练也不是功夫,所以先得看懂。
反复临帖,还要反复看,把自己的字和原帖一块悬起来看,你的字他的字就放在一起悬起来看,看多了,你忽然就有所悟了。
枯树赋这个字小,但是这个刻手他是懂书法的,所以他能把褚遂良的笔意刻出一部分来,当然这个已经是很高明了,如果有眼力的人,通过这个刻本就能够还原他墨迹里面的味道。但是一般的人看不到,因为他脑子里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你有了这个认识,对这个用笔,包括这样用笔出来的墨色、点画的质感,涩、遒、沉的这种笔致,你得有深刻的印象。
 
云庐:以前我都是临法帖,您的字拿来也就是看,很少对着临,这回您的临帖字帖出来,我就试着对临,雁塔、阴符经、枯树赋都对临,站在您的肩膀上,感觉您怎么写,再说您教过我的,结合着去临,感触很深,碑帖里没有看到的,下笔就感悟到了。跟直接对着碑帖去临,确实感觉不一样,收获更多。
 



敬斋:我临的这几个唐楷还有行书,其实都是我自己的理解的东西加进去,因为临帖其实就是要加东西,灌入自己的东西进去,历史上的人也是这样。所以临和创没区别的,古人也是把这个当成一回事,没把这个区别开来的,你真正临好了,也就写好了,这个字也就学成了,没有说我临好了还有创作这么一个难题,没有!你看我现在写字,临帖是这么临,自己写也是这么写,只不过临帖因为有前人的东西在,字形、位置可以更精准。你现在就是在由粗到精的这么一个过程当中,不断地临,不断地精精精,精到一定时候,临和自运没区别,自运就是临。
 
云庐:对的,其实我们现在这个阶段,法帖里最基本的东西都还没合过来,手上功夫还不到,手不听话,看到了也写不到。还是要不断地下功夫临帖,临到一定的程度,跳开法帖写也可以一样,或者十有八九,能到这样的程度,自己也就有点心满意足了,现在感觉离这个还很遥远。
 
敬斋:外面很多人的观点,都是有这么一个误区,他认为临摹是手段,创作是目的。听起来好像很有理,其实他们把这个学习书法的过程分成二截,他们是把其他事物进程的套路放在书法艺术上了,书法这东西过去叫小道,有这么一种情况,就是你想写好的时候不一定能写好,觉得写不好的时候也不一定就差,让人左右为难,上也不是,下也不是,所以称为小道。凡是道的东西都是靠悟,不是靠学,学是学不来的,必须得悟。
古人说临帖先作意,就是说先搭一个构架,你自己要先想一下,得有一个意思在里面,作意的东西不自然,由作意这么不断地深入,慢慢变成自然的了,变成你自己的了,那就不作意了,那就差不多了。所以沈老(沈尹默)临的东西是好东西,是宝贝,赵松雪临的东西也是好的,也是宝贝,那跟他们自己写的有什么区别?难道你还说这个临摹的不好,那个他自己创作的有意思,都是从他们心中流露出来的,都是一体的,临不见临,创不见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本不分家,如果分开,那是层次低不懂。 

临与自运是一致的,最后就不分这个了,所以古人临帖临到化境,就是这么一条路。

外面这一套,就是教学生画字、描字,基本就是作态。他们这种学法,学来学去,最后他就是不能够专注一个东西,一直把一种心性和手感训练出来。他这样训练不出来,因为他今天写这个明天写那个,就写乱了。现在的人琢磨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水平太低,古人这么好的东西,你居然跟过去的东西粘不上边,你说怎么继承?继承不了。
我们现在教的这些学生,最要紧的就是守住几个帖,不能动,不能换。选好了之后就一门深入,坚持到底,非得把他啃下来。就是说对临临得对,临得好,还能基本上背临。比如说兰亭,你一写,基本上就能写一半下来了,那就差不多,这不就是本事吗?关键是坚持。

                       201679云庐于上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展书法“忠实派”和“发挥派”谁更占优势?
唐朝书法中的“天花板”,而今仅剩96行,比王羲之还要更胜一筹!在
书法临摹——浅谈如何入帖
“似我者死”什么意思?董其昌出帖是这样做的!
白蕉、启功二老谈临帖
南宗:入门功夫“三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