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海涛品读张升《离亭燕》

附:原词

离亭燕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相较于自然界的生生不息,欣欣向荣,四季轮回,日月恒辉,人世间的兴亡更替、繁华富贵总是显得那么转瞬即逝,无常倏忽真是令人叹息不止而又冥思无解是啊,数千年来,不止是中国,哪一个朝代、政权能够兴盛不衰、百世不易?当然没有。

即使在所谓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时期,开元盛世,文景之治,康乾时代,这样的所谓盛世相比于整个中国史自然是短时期的。即使在这些相对的治世盛世,往往也是繁华与危机并存,文治武功与暗流涌动共生,喜庆吉祥与战争民怨同在!

这就是残酷真实的人类史。

难道人类真的就找不到一个可以实现人类和谐相处、社会长治久安,不断进步完善、日趋完美大同的管理世界的方法?从而摆脱充满残酷血腥味的历史周期律的魔咒控制?

不知历史的兴亡更替到底只是人类历史“低阶段”的桎梏、束缚,还将是整个人类历史永远难以摆脱的悲惨宿命!但愿是前者!

这是个困扰全人类的大命题。

古人的感慨,苦思已经更多了。现在我们就看看北宋词人张升这首词的表达。让我们穿越时空和张升一同触景生情一起思悟吧。

不知为什么,自然界看起来总是不管人间的大悲大喜,只是风物依旧,自然而然,顺性而为——这才是人类喜欢挂在嘴上实际上却懵懂无知的乐天知命

它总是这么的平静而冷峻,柔和而激越,深沉而深情,沉默而丰富,无情而悲悯!只要不是天灾人祸去摧残它。呜呼!为什么人类在自然界面前,在苍天大地跟前,总是显得如此自以为是自命不凡狂妄自大,实则多少时候恰如顽皮任性肆意而为的孩子啊!

人类真的是也只能是自然界的孩子。人类应该有自知之明,厚德载物,聆听母亲的天启——无处不在的天启!牢记母亲溢满教诲,厚爱复悲悯的眼神——无时不在的眼神!也许,只能看人类是否明心见性,耳聪目明了!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

江山如画,这眼前寒秋的风物胜景潇洒怡人!自然界自然如此,本来如此,并不稀奇。世人理应时常看看大好河山,锦绣风景,清除庸俗的污染,陶冶性灵精神,离生命的本质面貌更近些——回望人世悲喜,历史沧桑,定会平和许多,淡然许多,欢喜许多——人世间再大的事情又能有多大!无非是生离死别,爱恨情仇,兴亡更替!而眼前面对的却是万古流淌的不废江河——涛声依旧;见证了多少次沧海桑田变迁的峭壁沟壑——冥然自在!人啊人,解脱为妙,回归内心的本真宁静方好!

“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水天一色,茫无涯际。霁色冷光,让人生寒。再仔细看去,大江中遍布蓼草荻花的洲屿上,竟然还有人家居住。竹篱茅舍风光好啊!这些人家俨然就是陶渊明笔下“不知秦汉,无论魏晋”、恬然自足的桃花源居民啊!这种生活会让多少人沉思又羡慕呢——即使我们不能这样子。

人在仕途,看倦政治诡谲浮沉,叹息政权频繁更迭的张升,自然也是神往的。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水烟曚昽处,依稀可见酒肆的酒旗低垂。是啊,不管历史风云如何金戈铁马、血雨腥风,只要眼下大局已定,生活还是要继续的。中国老百姓的要求总是很低,皇帝宝座——尽可以轮流做,只要老百姓还有口饭吃,甚或还有些酒喝,他们总是习惯于不辞辛劳、乃至忍辱负重地生活下去。

“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

面对亘古不息的滚滚江水,潇洒如画的眼前风物,安居于江洲中的逸民,远去或驶来的客船,谁能不生旷远之幽情、思古叹今之感慨!

六朝,三国之东吴,东晋,南朝之宋、齐、梁、陈都相继定都金陵,偏安于中国江南一隅。六朝国祚皆不长,是中国一个著名的分裂期。

而张升生活在北宋初期,北宋又是在结束五代十国这个中国又一个著名分裂期后而建立的王朝。所以,这里提的六朝兴废事,也可兼指更接近作者的五代十国时期的兴废事。“六朝”一词后来在中国其实已成为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让人感慨兴亡无常的专有名词,已超越了其本指的六朝之事。

渔夫樵人都对历史时而闲谈,抒发着自己的见解评论,感慨之余,叹息之余,也许就——也只能是一笑了之。很多时候,站在历史潮头的英雄豪杰,一个政权的最高统治者尚且不能力挽狂澜,挽救覆亡之命运。被统治管理的黎民百姓又能做些什么!大多数黎民百姓只是历史的看客。何况,历史上,“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也近乎是一种规律。

从某个角度而言,封建时代,皇帝专政,以天下为家,兴亡又因而几近于皇帝一家的私事!

除非面对无道如桀纣的统治者,一般老百姓只是希望国泰民安,自己能够温饱无忧即可,进而如果可以有学而优则仕的子孙那自然就更好了!中国老百姓就是这样知足常乐,被儒家教育得安分守己、循规蹈矩、纲常有序。

历史上中国人其实并无过多奢望

“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文人张升,曾官至宰相级别的官员张升自然不是一般的老百姓,感慨情思自然是与闲话坊语、一笑了之不能等同的。

按我们揣测,张升的怅望更显得凝重,悠长,遐想神思更远

一个“怅望”即是这首词感情上的“词眼”。整首词,除了这个词让读者惊鸿一瞥张升的心情外,其余皆以景语代替情语——温婉曲折,尽在不言之中。

“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则是这首词思想上的“词眼”——作者的思考点在此,怅惘幽思的感情萦绕之处也在此。

类似的表达其实诗词里很常见,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净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可见对类似主题的关注思考、感慨叹息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当然后者更旷达洒脱、乐观解脱而已。前者读书人张升的词作更显得意犹未尽,还在思悟之中——历史的政权兴亡现象能否避免?!

定然是一个需要“天问”——叩问上帝的问题!

咦!

滚滚长江东逝水 杨洪基 - 震撼·滚滚长江东逝水

注:张升,生卒年不详,字杲卿,韩城(今属陕西)人。北宋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昪《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赏析
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张昪《离亭燕》写尽千古兴亡
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张升《离亭燕》
古典诗词鉴赏:张昪《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赏析
张升《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张升《离亭燕》的写作背景北宋的张升有首很有名的词:《离亭燕》.我想了解一下它的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