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能打不能打,从军装就能看出来。北洋时期各国驻华使馆卫队装束一览

庚子国变之后,清政府与英、美、日、德、俄等十一国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不但从新划定了使馆区的四至(南起东城根,北到东长安街,西至东交民巷西口,东到崇文门大街,是原来使馆区面积的20倍),而且还赋予各国“常留兵队分保使馆”的权力。


于是,各国纷纷开始在东交民巷大兴土木,建造兵营。使馆区四至建起6米高的界墙,上设炮台、碉堡,下挖壕沟。


民国建立后,《辛丑条约》继续有效。到1912年,有12个国家在东交民巷使馆区建立了使馆。袁世凯在1913年10月10日就任正式总统的就职演说中明确承诺:“所有前清政府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各外国政府所订条约协约公约,必应恪守。”


日本大使馆卫队士兵。


日本使馆卫队的另一套打扮。


还是日本人。


1919年的英国使馆卫队,像不像《唐顿庄园》大表哥穿的那一身?


荷兰使馆卫队


法国使馆卫队,从这身打扮就能看出法国军队战斗力不强。


德国使馆卫队,德国人这身军装多么精干。



俄国使馆卫队,还是挺漂亮的。


美国使馆卫队,怎么看都像个牛仔。


意大利使馆卫队,像一个度假的水兵。


【摄影资料:USMC Archives】图片由旧影阁提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条东交民巷,穿越百年屈辱近代史
1919年外国驻华使馆卫队原来这样!
辛丑事变老照片:屈辱的历史
丹麦使馆旧址
无数的使馆曾在此矗立——东交民巷
1950年中国收回东交民巷,各国联合进行施压,毛主席:无条件收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