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叫旋光异构现象?

早在1840年前后,巴斯德等人注意到某些化合物对偏振光具有旋光作用。如有两种形式的石英晶体和氯酸钾、溴酸钠等一些无机盐晶体以及樟脑、酒石酸、糖类等有机物。但发现无机盐溶于水时,旋光现象便消失,而其余的物质在溶液中仍具有旋光性。这表明无机盐类具有的旋光性是由它们的晶体结构所引起的,而不是分子本身固有的性质,当结晶形态一旦发生变化,它们的旋光性也随着消失。那些溶解于溶剂中而仍然具有旋光性的物质,表明它们的旋光性和分子本身的结构有关。

根据巴斯德提出的一般原理,认为只要物质的内部结构(或分子结构)具有不对称性,也就是在构成物质的原子或离子之间,存在着不对称的排列状态,就会产生旋光现象。所以,上述的无机盐晶体是由离子之间排列的不对称引起旋光性,而大部分有机化合物是由分子中的碳原子,当和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相结合时,使得在碳原子周围形成了不对称的排列,使碳原子具有的四面体型结构出现了不对称性,从而导致分子的不对称引起旋光性。

由于晶体或分子的不对称,它们在空间就出现有两种排列的方式,它们之间呈现出犹如实物和镜象的关系[图(A)(B)],两者相互不能叠合[图(C)]。

因此,它们也称为手性分子。

分子有手性便有对映异构现象。而它们的旋光性恰好相等,但方向相反,这称为旋光异构现象。

关于偏振面被旋光性物质旋转的角度称为旋光度,通常以“α”表示。偏振面被旋转的方向,顺时针的称为右旋,逆时针的称为左旋。右旋一般用(+)或d表示;左旋一般用(-)或l表示。(+)或(-)等符号,通常往加在化合物的名称前面,并用短横线相连,以资标明(务请注意,d、l有时也用于表示构型)。例如:

这里大写英文字母D和L表示构型,+或-表示旋光方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立体化学
手性分子
6-第六章-旋光异构1
第3章 对映异构.ppt
科学网
手性分子的旋光性是什么回事?(根据网络资料综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