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房】林章松松荫轩:专聚印谱,普惠印林(下)

此番再次来到松荫轩,比我上次所见又多了两条宠物狗。林先生告诉我,这本是一对情侣所养,后来两人分手了,狗就被送到了寄养所,林先生看到后,觉得这两条狗在一起特别亲切,于是他就把他们领养了回来。而这两只狗确实跟人亲,我在拍照的过程中,它们一直围着我转来转去,希望得到抚摸。几个小时的拍照与访谈,等我准备离开时,这两条小狗已经把我当成了朋友,它们狂叫着,不准我离去,那一刻的情景更让我认定自己确实是有狗缘。

 

一大一小


松荫轩的印谱主要藏在里侧的一个专室之内,因为面积有限,而林先生的欲望无穷,所以那间不小的专室,印谱已经塞不下,而在大厅的另一侧,则又用另外几个柜子来盛放印谱。走进印谱专室,我还是本能地坐在了上次的那个位置。因其印谱数量众多,我也提不出来自己想看哪些部。

 

我跟他的话题还是从数量众多聊起。林先生告诉我,其实印谱的收藏从近代的情况看,日本比中国搞的好,日本一些大的藏谱家不止是数量多,并且质量也很高,同时他们还出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著作。说话间,林先生摇开身后的集成书架,从里面取出一册厚重的《中国印谱解题》。他介绍说,本书的作者横田实,亦是印谱原藏者。而后他向我讲解了原田藏谱的情况,他说日本人藏谱不但数量多,同时注重稿本。

 

横田实《中国印谱解题》


而后我们又聊到了日本的印学泰斗小林斗盦。林先生对日本藏谱的情况特别熟悉,他告诉我说,小林斗盦因为没有后人,故其印谱现在都寄存在东京博物馆,但是小林在去世之前,曾经卖出了180多种印谱,那批印谱曾从香港经过,林先生看后,认为那不是小林所藏的精品,故其未曾买下。

 

求抱抱


林先生赞赏说,日本人研究印谱的文章写的好,他讲到了太田孝太郎所著的《古铜印谱举隅》,而后又给我拿出多部日本人所写的多部印谱专著,他说对方做的如此之好,这让他耿耿于怀,这也正是促使林先生努力写印谱提要的动力。谈到中国的情形,林先生很感慨,他说前几天见到了印学大家陈介祺的后人,此人现居天津,因事来香港与林先生见面,林先生问到印谱收藏,此人称其手中已经没有任何藏谱。几个月年,嘉德公司拍卖了陈介祺的印学名著《十钟山房印举》的稿本,成交价创造了中国单部印谱之最。林先生向我讲述了他对此谱的看法,他觉得《十钟山房印举》其实没有最终的定本,因为他已经看过许多部,无论全、残,没有任何一部带有序、跋。

 

日本人编写的《印谱解题》


聊到过往的印谱收藏,林先生给我出示了几部民国时期王敦化所编的印谱目录,其中一部是《印谱知见传本书目》,此目录著录印谱一千余种。2016年年初,王敦化所藏印谱卖了出来,林先生闻此消息后,称自己吓了一跳,因为这个数量足够巨大,后来才了解到,其实王敦化的这部目录所著录者,大多是他听说过和见到过的印谱,而他的自藏仅有一百多种,而今年年初卖出者,也仅78种之多。

 


王敦化编《印谱知见传本书目》


林先生看后,其质量也让他有些失望,因为这些印谱主要是锌版钤盖者,这种状况在他的预料之外。然而这批印谱还是被他人以几百万元的价格买走了,林先生感慨说:王敦化所藏印谱的质量,远远不能跟张鲁庵相比。他说张的旧藏主要是得自藏书家秦更年,当年秦藏有印谱600多种,而张一次性的从秦手中买下了400多种,可惜的是,不知是什么原因,张没有买下秦旧藏中的明代印谱。

 

两部不同的《鲁庵仿完白山人印谱》


近几年从日本回流的印谱中,有一些是张鲁庵的旧藏,林先生称自己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也买到了几部。说话间,他拿出一部给我看,果真上面有张鲁庵的收藏印。但张的旧藏已经捐给了西泠印社,印谱数量达450部之多,那为什么在日本还有流传?我听说是张后人手中还留有一些印谱,而后卖给了日本人。林先生很认真地说,这只能是猜测,究竟怎么回事,现在还得不到确切的信息。

 


日本人制作的模印本《飞鸿堂印谱》


因为那部《十钟山房印举》稿本,也是嘉德公司从日本征集回来者,其收藏者乃是日本人金山铸斋。两年前,嘉德公司举办了金山铸斋藏印谱专场拍卖会,并且举办专门的展览。我看过这个展览之后给林先生打电话,赞叹金山铸斋藏谱质量之高。当时林先生就告诉我,嘉德拿到的这一批,其实不是金山铸斋藏谱的精品。我说是林先生的眼界太高了。然而两年多之后,果真拿出了这种重头的拍品,看来林先生对日本的印谱情况真可谓了如指掌。然林先生却告诉我,他对金山铸斋这个人也觉得很奇怪,因为此人收藏那么多印谱,但日本人却很少提到此人,这其中的原因,林先生说自己还没搞清楚。

 

稿本《求是稿印稿》


聊到了日本当今的藏谱名家,林先生跟我讲到了尾琦仓石,尾琦先生今年70多岁,仍然健在,而后又讲到了山下方亭,他说这二人的藏谱数量都不小,并且他们跟中国老一代篆刻家的后人都有着密切的交往。但林先生又说,日本人主要是收藏名谱,对一些小名家的印谱不感兴趣,而林先生自己的收藏则是兼收并蓄。

 

吴隐制作的《赵之谦印谱》


谈到了印谱的锌版问题,我向林先生请教:晚清民国间,吴隐制作的那一大批印谱,传说就是用锌版所钤盖者。林先生说确实如此,但他告诉我:吴隐用锌版制作印谱不是为了骗人,因为吴已经在这些印谱的序言中予以了说明,吴这么做的原因,是有些印谱不在吴的手上,当年为了普及篆刻之学,吴想把很多印谱普及开来,但当年吴手中所藏印谱,数量也有限,于是吴就找到一些收藏印章者,将某一名家的印章汇在一起予以钤盖,但有些人不让吴盖,担心损坏了原印,比如篆刻大家赵之谦所刻之印,有一百多方藏在天津大盐商的一位后人手中,多年之后,这批印归了钱君匋,现在这些印藏在了钱君匋博物馆内。

 

两部不同的《超然楼印赏》


我又向林先生请问,如何看待民国年间有正书局用锌版钤盖的那批印谱。林先生说:有正书局当年粗制滥造,其所制作的印谱并非是用原印制作的锌版,所以变形情况严重。林先生认为,锌版印谱也有收藏价值,关键要出自原印。

 

对于残谱的收藏,林先生认为不要有残、全之见,因为有些残谱如果不收藏,恐怕就再难有人能了解在历史上还有这样一位篆刻家,但他又高兴地跟我说:几十年来,他已经配齐了十几部残谱,其中有一部印谱仅存上半部,而下半部,他陆续分了三次才将其凑齐,且凑齐的地点也分为广东、上海等三地。我觉得这真是个奇迹,我的藏书中也有一些残本,为了能够将其配全,我曾下大力气做出了一份目录,而后将这几十页的目录分别放在古籍书店经理手中,希望能得到补配。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却一部也没能配全,看来在这方面的运气,我比林先生差的很远。

 

《超然楼印赏》内面比较


林先生说,印谱中的描模本也应当关注。他给我拿出了两部《超然楼印赏》,这两部印谱一为原钤,而另一部则是描模。两相比较,描模本质量之高,绝不下于原钤本。林先生说,该书的序言中已经写到,这位描模者从朋友处借到了原本,因为特别喜欢,竟然花了一年多的力气,将全书描了下来。

 


《超然楼印赏》序言比较


而后我们又聊到了剪贴印谱。所谓剪贴印谱,就是前人找不到原印,而从其他书上将印章剪下,而后裱贴成一册印谱。这样的印谱,我也藏有几部,因此我请问林先生对这类印谱怎么看。他认为,裱贴印谱并非只是因为收不到原印而做出的一种权宜之计。而后他又拿给我看一部《双虞壶斋印存》,该谱是吴式芬的名作,故多有流传。我看到林先生所藏的该谱并不是一件剪贴谱,林先生让我细看,于是我用手抚摸谱中的每一方印章,完全没有剪贴印谱的那种凹凸感。然而这部印谱上每方章的四围纸张不平整,这又正是剪贴印谱的特征。两相之间的矛盾让我搞不清这是怎么回事。林先生告诉我,这的确是一部剪贴印谱,看不出来的原因,是当年制作者把剪贴下的这些印蜕纸片全部都磨了边,所以摸上去感觉不出来。

 

剪贴本的《双虞壶斋印存》


我问林先生,为什么要费如此大的力气来制作印谱呢?他回答我说,这种印谱是用来作校对之用,但我对他的这个回答还是不得要领。林先生说,他将该谱跟正式的发行谱进行了比较,发现里面的印章数量不同,他的这部校对本比该谱的“试打本”少一百多方,但又比发行本多一百多方。他的细心程度真令我佩服。

 

但是,《双虞壶斋印存》所见者都没有序、跋,为这件事,林先生向老师请教过,老师告诉他:吴式芬制作此谱后,家中失火,故无序、跋可能与此有关。看来,印谱有着太多的未解之惑,这也正是收藏印谱的魅力所在吧。

 

林先生所藏古铜印


聊天间,林先生又抱出了几个大盒子,打开一看,里面全是他所藏的古铜印,其藏印之多让我吃惊。他说收藏这些古印也是为了制作印谱,原本想做一百部分赠朋友,但钤盖印谱特别费气力。我说,你们松荫派有那么多的弟子,这些事请他们来做也很正常。林先生笑着说,他在性格上特别讲求完美,所以他不放心别人钤盖。

 

这一盒子印章看上去很新奇


而后他向我一一展示这些特殊的印章,其中有一大串橄榄核所刻制者,余外还看到了瓷印等不同材制的印章,我感叹他做什么事都是如此的认真。但林先生还是自称对藏谱最有兴趣,他说近些年自己的主要心思都集中在的印谱方面,因为老师曾经告诉他:一个人把一件事做好就不容易,如果能把这件事做到全世界都说好,那才是真正的成功。

 

原来是用橄榄核所制


而后我们聊到了近些年的印谱市场。他笑着说,前些年我们不相识,在拍卖中互相竞争,彼此都多花了不少钱,但即使这样,他也觉得这是好事,因为使得印谱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而今,印谱越来越贵,我调侃说:“这跟您的狂买有很大关系。”林先生笑着说,他能做印谱市场的点火人,这让他很骄傲,但他也承认一个人的能力很微薄,不可能把天下的印谱都收在自己手中,但是别人得到了印谱,他也依然高兴,因为大家越发地关注印谱,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所在。 

 


铜印的收藏盒,很精致

 

微信号:zhilanzhaiweili

藏书家韦力的古书之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松荫轩的印谱收藏
谈谈印谱的收藏
孙少斌——铁刀汉魂,此心如印
小林斗盦,西泠印社中的东洋人,用一生守护篆刻之魂
从《汉晋印章图谱》看到西泠名家,浙博展135部历代印谱
如何能将印章钤拓出印的神韵,篆刻小站钤印心得体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