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管理精力,而非时间——《精力管理》读书笔记


说起来,算是第二次阅读此书了。第一次阅读时,只是匆匆扫过,然后并没有留下痕迹。

这次再读,是从自已亲身时间管理的过程中意识到,要想高效生活工作,一个好的精力状态是基础。

于是重读此书。

全书分为6部分,全方位的讲述了如何管理精力。

一、管理精力,而非管理时间

作者提出:管理精力,而非时间,才是是高效表现的基础。

为什么如此说?原来作者通过对专业体育案例的研究发现:

卓越运动员能比一般运动员表现优秀的原因就在于从能各个方面更有效地管理精力,达到最终目标。

他们能通过运动间隙短暂的休息来迅速的恢复精力,从而取得更好的表现。

从这些案例中,作者提炼出了四条关键的精力管理法则:

原则一:全情投入需要调动四种独立且相关联的精力源: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

原则二:因为使用过度和使用不足都会削弱精力,必须不时更新精力以平衡消耗

原则三:为了提高能力,我们必须突破自己的惯常极限,进行系统训练。

原则四:积极的精力仪式习惯,即细致具体的精力管理方法,是全情投入、保持高效表现的诀窍。

运动员们在赛场上竞争,而职场人士在职场上竞争,完全可以借鉴优秀运动员们管理精力的方法,提升自已的精力,达到更好的效果。

那对于职场人士,具体该如何做呢?

作者认为:精力就是做事情的能力。要管理好精力,需要从体能、情感、思维、意志四个方面来进行。

这四个方面构成了人体的效能金字塔,在这四个层面都保持健康波动的节奏,既不使用过度,也要适量的挑战自已走出舒适区,这样就可以大幅提高精力管理的水平。

二、体能层面

现在的大多数工作中,人们完全不注重体能。因为绝大部分工作时间都是坐着一动不动。

然而我们在工作时所需要的管理情绪、保持专注、创新思考甚至投入工作的能力都来自于最基础的体能。

因此必须注重体能层面的提升。

体能层面的提升可以从呼吸、饮食、睡眠、调整工作节奏和运动这5方面来进行。

1.呼吸

呼吸是自律的有力工具,延长呼气时间,进行三次一组、六次一组的呼吸会激发精力、敏锐和专注,也能带来放松、宁静和安宁。

2.饮食

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缓慢释放的糖分能够提供更稳定的精力

一天内吃五至六餐,少吃多餐

适当进食。不感到饥饿也不感到撑胀

多喝水,至少饮用1.8公斤

3.睡眠

调整生理周期与睡眠,每晚保证7至8小时的睡眠。

有近50项研究表明,思维能力——即反应时间、专注力、记忆力、逻辑分析及辩证能力——会随着睡眠不足而衰退。

4.调整工作节奏

人体通常的精力以90~120分钟为周期。如果不及时调整的话,下午3点或4点会是“极限点”,即一天中最疲倦的时刻。

即使世界级运动选手都有严格的休息习惯,因此如果能按精力周期休息并在午间休息片刻,会使接下来的工作更有效率。

5.进行间歇性训练和力量训练

通过间歇性训练加强心血管的能力,最近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联合研究表明,只需要通过60秒的短时间、高强度的有氧练习——维持60秒左右——加上完整的有氧恢复过程,就会有非常积极的影响。通过短跑、爬楼梯、骑自行车甚至举重等活动,都可以,只要能够节奏性地提高和降低心率即可。

通过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研究表明,过了40岁,如果没有日常的力量训练,人们平均每年失去1/2磅的肌肉重量,并且在年老时更容易骨折。

三、情感层面

获得正面情感单纯变换频道就可以有效增加情感精力。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在作者所服务的客户中,很少有人可以经常体验到愉悦或深刻满足。

作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选择带来享受、令人满足和安心的活动。就个人感觉而言,阅读、学习比看电视能获得更深层次的愉悦体验。

  1. 一段好的关系,稳定的人际关系可以帮助你促进精力再生。
  2. 3.学会接纳不同的情感。我们倾向于选择积极情感而忽视另一方。比如,我们可能过于看重强硬而蔑视温和,

但其实,两种品质对情感层面是同等重要。只有接受那些看似相反的品质,不逼自己在其间二选一,才有可能获得最深刻最丰富的情感能力。如,毫不留情的诚实只是残酷而已

四、思维层面

我们使用思维精力规划生活、集中精力,如何做好思维方面的管理?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1.保持专注和乐观。

2.具备现实乐观主义——看清事物真相,却仍朝目标积极努力。

3.转换思维频道,激活不同的大脑部分,提升创造力。

4.积极使用大脑,这样才能够提升能力,否则它就会萎缩。

贝勒医学院的研究小组用4年时间研究了100名年龄超过64岁的健康人群,不工作或是不保持身体思维活跃的人群,智商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五、意志层面

尼采有句名言 :“知晓生命的意义,方能忍耐一切。”

从本质上说,意志精力是一股掌管所有维度行为的独特力量。它是动机最丰富的源泉,指点方向。

意志精力源于价值取向和超出个人利益的目标。 个人品质——依照价值取向生活的勇气——是意志力量的关键因素。

最强大的意志力量是激情、投入、正直和诚实。 意志精力的消耗与再生密不可分。

意志精力通过超越自身的目标和自我关心间的平衡得以维持。 意志精力会同时消耗和产生精力。 人类的意志精力甚至可以弥补严重不足的体能精力。

六、如何构建起自已的精力管理系统

作者提出,可以通过以下三步达成:

1.明确目标。

只有树立目标,真正深刻地关心自己所做的事情,认为自己所为真正有意义,人们才有可能做到全情投入。使命感是我们的火种,我们的动力,也是我们的精神食粮。

作者认为人生目标扎根于精力,而深层价值取向可以提供精力。这是一种持久的行为模式——实现自我愿景的旅程中遵循的“投入法则”。

人天生是抗拒改变的,每一次改变都可以看做是“英雄之旅”,如果没有强烈的使命感 ,我们无法继续这样的旅程。

我们需要从内部树立使命感,将使命感从负面变成正面、从外部转向内部、从自我变成他人时,才能为我们提供更强大、更持久的精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明确自已的价值观,基于明确的价值观的设想蓝图可以指导我们如何投入精力。

第二步:面对事实。

厘清价值观是一回事,每天都按照价值观做事是另一回事。认识到当前的我们与理想的差距,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不能吹散迷雾、擦亮镜子,诚实地看待自己,改变便无从谈起。

作者建议将自己当作研究对象, 对人生进行详细审查并为此承担行为后果。书中给出了非常详细的方法,可查阅原书进行测评。

作者认为 逃避真相会消耗大量精力,只有面对事实和真相才是唯一道路。

面对真相需要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承认自己被蒙蔽的可能性。 承认自己的局限性能帮助我们降低自我防御,增强积极精力。

第三步:行动,用实际行动缩小“目前的精力管理方式”与“为达目标所需要的精力管理方式”之间的差距。

使用积极的仪式习惯来让自已行动起来。

有研究机构的实验表明,人类行为只有5%是受自我意识支配的,而95%都是自动反应或对于某种需求或紧急情况的应激反应。

积极的精力仪式习惯能确保精力有效使用在当下的任务上,减少行为对主观意愿和自律的依赖,还能将价值观和目标感有效转化为行动,通过日常行为展现我们最为看重的事物。

在实施仪式习惯时,我们需要注意:

一次只关注一项重大变化,每一步都设定一个可行的目标。

每天设定养成习惯的任务,重复预想,明确目标,设定自己的相应行为。

每天进行行为自查。在床头放一张每日自查表,每天在,上面打钩画叉就可以了。

七、综述

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看完这本书后,我采取了以下几项行动:

1.组织办公室同事开展工间10分钟运动。通过上下午各一次的运动,同事们普遍反映更有精力,可以更好的应对工作,同时体力也得到了提升。

2.早餐用燕麦+蛋白质的组合,解决了过去上午总是晕沉沉的状态。低升糖指数的食物的确能让精力更充沛。

3.按照书中的工具,梳理了自已的价值观和工作生活中的各个角色,对明确自已的方向和目标有很多帮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力管理》管理精力,而非时间
还在管理时间吗?来管理精力吧!
如何管理好你的精力?
时间管理,不如精力管理
书评-《精力管理》
读书笔记—2019—5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