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石】清 赵之谦篆刻《臣何澄》《竟山》白芙蓉石印


清 赵之谦篆刻

《臣何澄》《竟山》白芙蓉石印  

清 赵之谦篆刻何澄自用对章 西泠印社2015秋拍



赵之谦(1829~1884),字支自,后字益甫、撝叔,号冷君、无闷、悲盦等,室名二金蝶堂,浙江绍兴人。精于书画篆刻、金石考据学。绘画兼人物、花卉、山水。人物古艳冷隽,格近罗两峰、陈洪绶,花卉取八大、石涛、青藤、白阳诸家。为近代六十名家之一。

尽管赵之谦一生所刻不到四百方印作,但他已站到了清代篆刻的颠峰。其中诸多的历史经典,影响着后来的吴昌硕、黄牧甫、任颐、赵叔儒、易大厂,直至这一百多年的整个篆刻史。

现代意义上的篆刻艺术始于明,盛于清中期,以丁敬、邓石如为代表,开派立宗,形成两大体系:浙派和皖派。浙派有西泠八家,赵之谦初学篆刻之时,赵次闲、钱松还在世,皖派则有吴让之。赵之谦家在绍兴,离杭州不远,在当时的交通以及社会环境下,受地域影响,从浙派入手,便成为必然。事实上赵之谦是从学陈曼生开始的。他36岁时说:“余少学曼生,久而知其非,则尽弃之。”(《杭四家印谱〈附二陈〉序》)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弃曼生,却没弃浙派。在34岁与魏稼孙在福州相遇之前,一直有仿浙派的作品。这期间的作品,大约有近百方传世。现在能见到最早的有年款的作品是24岁的两方:《躬耻》、《理得心安》。此时印风明显是浙派,但很快就发现有邓石如的皖派风格的出现。26岁前后刻的《陶山避客》,款称:“学完白山人作。此种在近日已如绝响。俗目既托为文何派,刻印家又狃于时习,不知几理,可慨也。”同期所刻的《蕺子》也是仿邓石如,而另一方《付以豫茂臣氏之印信》则称“略有秋景陁意”。约同年刻的《以豫白笺》和27岁刻的《郭承勋印》又明显是汉印风。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作品是介于浙派、皖派、汉印之间,摇摆不定的。然而,他不满足于浙派、皖派和汉印,而是在寻求浙、皖两派合处的同时,上溯秦汉,进而将触角伸向汉碑汉镜等等。其取法之广,是前无古人的。

印面主人简介:何澄[清],字镜山、竟山,号心伯,一号伯,居室曰思古斋,山阴(绍兴)人。明经,能诗,深于金石之学。工篆刻,善花卉,与赵之谦、浦华为书画友。碑刻旧拓本储藏甚富。官闽时,刻有《台湾杂咏》、《思古斋双钩汉碑篆额》,著有《思古斋随笔》、《思古斋诗文集》等。

印文:

1.臣何澄 

2.竟山

边款:

1.刻意追橅,期于免俗,撝叔为镜山制。 

2.汉镜多借“竟”字,取其省也,既就简并仿佛象之,撝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清各家闲章原印精品(转帖三)
画览:晚晴“海上画派”的先驱人物,“金石画风”赵之谦
赵叔孺篆刻19品赏析,遍学各家,兼浙皖两派之长力追秦汉
赵叔孺篆刻62品赏析,遍学各家,兼浙皖两派之长力追秦汉
赵叔孺篆刻19品赏析,遍学各家,兼浙皖两派之长力追秦汉!
篆刻┃赵之谦印谱(高清185图)闲章篆刻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