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绝世隐士的神画《匡庐图》,开创了北宋绘画新时代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理念之中,“道生自然”是如此的理所当然,否则我们不但会为中国早熟的山水画而困惑,又会以西方比中国迟了足足一千年之后才开始风景创作而感到过度骄傲。毕竟,这时才不过是公元六、七世纪,中国古代的画家们便已经开始思考一个我们至今还在思考的问题。

由隋唐展子虔的宫殿楼阁山水,经唐代几百年间金碧辉煌的时代洗礼,画家终于来到了“身体和生命”的本源问题。首先是发现了水墨的技巧;然后五代时期一位巨匠踢我们扛出了一座“真山”以雷霆万钧之势开辟出中国山水画的新格局。他就是荆浩。

荆浩常年在太行山的洪谷隐居修道,号“洪谷子”,以“道”的实体便是自然的观点去创作和探索“道”的内涵和精神。

荆浩寻求自然之道的前奏是令人吃惊的“写生万本”。他同时还撰写了一篇非常前卫的《笔法记》,假借自己在山中偶遇一位“奇叟”(其实就是他自己啦),两人一问一答的辩论'客观具象'和“主观抽象”的分析。现代中国画家还在争论的“笔”(轮廓、线条)与“墨”(渲染)并非一体的概念,也是由荆浩最早提出。

荆浩横空出世,凭着自己的才华和苦功,以一管柔软的毛笔将画面上平滑的山壁凿开,在平涂(填色)和线条(轮廓)之间给以后一千年的中国画家开创了以长短不同线条来表现山岩质感的皴法。他的神作《匡庐图》横空出世!(陈传席《中国绘画理论史》研究指出《匡庐图》的画题系后人误定,所画实为太行山之景。)

五代荆浩《匡庐图》

无论荆浩是否到过庐山,此画轴也是书法他对自然真正的气势和体貌的借题(Pre-text),教世人认真的去看,何谓堂堂大山!

《匡庐图》山顶皴法细节

荆浩曾经在诗中以“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来形容自己在追求自然气象和美感时的心得,同时又以“成材者爽气重荣,不材者抱节自屈”指出客观世界所包含的道德意象,均成为中国山水画的伟大传统。

一下子,伟大雄壮的山水因为荆浩而成为了整个北宋的主要绘画母题。《匡庐图》的出世,默默的向世人宣告:我,便是山。行旅只是在山前像蚁蝗般在自然的巨碑趺座下噤声爬行。太行山白龙潭瀑布,飞流直落,何等气势磅礴,不过也只是一条线而已。

五代荆浩《雪景山水图》

画中山上白雪覆盖,有些地方露出了山脊,山上的树若隐若现。该画设色浓重,画法以秃笔细写,整幅画面画家以墨取韵,用细笔勾勒出山体的形态结构,表现出了山的阳刚之美,再用墨渲染则表现出山的仪姿,体现出了山脉的阴柔之美。相传该画是从古墓中出土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荆浩绘画汇总(图文)
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荆浩
“全景式山水画”巨擘:荆浩《匡庐图》
后梁-荆浩绘画作品欣赏
巨碑式山水画荆浩——《匡庐图》赏析
山水图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