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左传启示录·能做不能说,左传故事中的那些认知不协调心理

(了解左传就是了解大多数中国人。)

“‘灭不言灭,战不言战’:国君死在位上称‘灭’,为什么春秋中不写‘灭’?是为避讳,这是人们不愿见到的。短兵相接的战斗称‘战’,为何不写‘战’?也是为避讳,这也是人们不愿见到的。”

曹国被戎人灭国,曹伯在战斗中被杀,但是左传故事中都会避讳“灭”、“战”等记载。“能做,不能说”是春秋记事的一种手法,其中有很多的原因,不是一篇文章就能说明白的,将来可能还会再聊。今天,要说的是左传故事中的那些“认知不协调”心理,比如:“国家灭亡了”是一种认知,“春秋不写灭亡”是另一种认知,这两个认知之间很矛盾,这就是认知不协调。

鲁庄公二十六年,看点就在于“作者隐瞒”与“历史事实”之间的不一致性,但这些认知不协调性对现代人有什么意义呢?

-----------------------------------------------

鲁庄公:我费劲去打戎国,你怎么记录成晋国修宫墙!

《春秋》:鲁庄公二十六年春,鲁庄公攻打戎国。夏,鲁庄公从伐戎的前线回国。

《左传》:鲁庄公二十六年春,晋国的士蒍做了大司空。夏,士蒍加固绛都的城墙,同时加高宫墙。

一边在记载攻打戎国,另一边又在记载晋国的事,很迷吧!如果认真就输了,哪有那么多天真的事情啊!可是这种不协调、不一致又确确实实存在于许多的记载中!有为什么呢?

1、不在乎的事情,你说它重要么!正儿八经的事,他却说者毫不相关的事!

不协调到处都有,出现在左传中的不协调往往都是作者在表达他们的意图。理解的方法可以从“不协调的数量”入手,因为出现不协调的次数越多则事件就越重要。所以,看看鲁庄公二十六年的记录,三件大事都是记载不一致的。攻打戎国被记录成加高宫墙(左传),杀死大夫被记录成避讳曹羁(公羊传),攻打晋国被记录成侵袭晋国(左传)。

2、如果行为是根源,那么想改变就要从行为本身做起!如果态度是根源,那么想改变就要从态度本身改变!

左传的目的是改变人们的行为,引导大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但行为改变并不总是这么容易,且很难被矫正,因此就要借助“认知不协调”的力量。因为人类有保持认知一致性的需要,而认知不协调是一种令人厌恶的驱力状态,这种驱力状态会激发行为,以降低这种不协调直至重新建立一致性,即:越是做的和说的不协调就会让后来者更多的去作出改变行为。这样,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左传》大张旗鼓的去记载“晋国的士蒍做了大司空”和“士蒍加固绛都的城墙,同时加高宫墙”的事了!

不协调反而会激起行为的改变,那么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是:当你体会到不协调时,当你看到那些不一致的信息时,请别上当!因为它们都在诉说背后的故事。

-----------------------------------------------

曹羁:戎人灭国杀君,你怎么记录成曹国人杀大夫!

《春秋》:曹国人杀死他们的大夫。

《公羊传》:戎侵曹,曹伯战死,而诸大夫不伏节死义,独退求生。后嗣君即位,尽杀之。《春秋》以为当诛之。

不记载“戎人灭国杀君”是为了曹羁避讳,那么后人只能看到“曹国人杀大夫”的事情了!春秋也好,左传也好,都以简略为要,这和大众期望的故事性、理解性需要都背道而驰,为什么呢?

1、理由不足效应,即:越少越好。现实中,如果你想要别人按照你的要求做事,那么诱惑越大则依从越多;历史中,如果想要获得更多的喜欢与认同,那么诱因越少则效果越好;因为“自由=不协调”,那些简略的记载会给人们造成选择的错觉和情境的陷阱,让人们产生这样一种印象:“我不应该做那样的事”“我不能成为那样的坏人”。

所以,对于春秋的解读,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那是一部比一部“啰嗦”。比如在戎人攻打曹国的事情上,《春秋》只记载“曹国人杀死他们的大夫”,而《公羊传》对前因后果都抄了个底掉!

2、史书是一种“公开承诺”和“公开事实”。在这种前提下,作者的态度与历史的行为相矛盾尤其能够唤起认知不协调。这种矛盾的原因有三,一是公开承诺相当于一种直觉承诺,会加强使态度与行为相一致的动机;二是如果态度改变不与行为同时发生,好像在读者面前显得没有缺乏决断力一样;三是公开事实不可能轻易地被否认或被扭曲,人们只能改变个人态度去与行为保持一致。

所在,在曹国灭亡这件事情,春秋记录的简略之极,而公羊传却解释的很多、很细,但那个更有效果呢?大约是前者吧。说到细致,《公羊传》连一些词都做出了更进一步的解释,如:“按《春秋》之中,灭国有两种:一为国被敌人入而有之,君虽存,而国家丧灭。一为本国虽存,国君战死,因君国一体,故亦称灭。”

《春秋》记载简略,“春秋三传”记录繁杂,但人们还是会认为《春秋》更经典,更符合微言大义,这就是利用了认知不协调的结果。而对于我们来说,对于你反对的或不喜欢的人事物则尤其要注意,因为根据认知不协调心理,你往往会默默地依从他们!

-----------------------------------------------

春秋:你们都闭嘴吧,我怎么写、怎么记都是为你们好!

《春秋》:曹国人杀死他们的大夫。

《公羊传》:国君死在位上称“灭”,为什么之前的经文不书“灭”?是为曹羁避讳,这是他不愿见到的。之前的戎侵曹,应该是短兵相接的战斗,为何不书“战”?是为曹羁避讳,这是他不愿见到的。

如果说只是为了阅读和理解,那么阅读春秋三传就比只看《春秋》更有意思,因为他们都从自己的角度进一步的去解释了很多细节,从而协调了不一致的认知。

1、春秋三传给出了三种降低不协调的办法。一是增加协调性因素,即:左传用故事说故事;二是放弃或改变“态度、行为”,即:公羊传、谷梁传以理解春秋;三是降低“认知、决定”的重要性,同上。

“有答案”比“答案准确”更重要。所以《公羊传》对于曹国杀大夫的前因后果都做了记载,比如:曹羁让曹伯不要亲自应敌,当守城。如此则与戎交战,以及曹伯战死,皆是曹羁不愿见到的,故《春秋》不书“灭”,不书“战”,皆为曹羁避讳。

2、春秋三传写出来的本意都是为了后来者“好”。一是通过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来改变后来人的某些错误态度,二是用正确的认知去改变那些比较不重要的认知,三是促使后来者去尝试认知重构。

所以,在左传中会出现两件完全不相关的事情记载,其目的也是为了让后来者去思考、去求证,从而获得智慧。如:春秋记载鲁庄公攻打戎国,而左传却记载晋国的士蒍做了大司空;春秋记载鲁庄公从伐戎的前线回国,而左传却记载士蒍加固绛都的城墙;这些都是在帮助后来者开展深度的自我思考,去持续存在并且影响后继的行为与思想。

认知重构是降低认知不协调最富有成效的方式,它可以将态度与认知改变更倾向于被内化——被整合到个体更深层的信念系统中。所以,要深度的改变自己,就多看左传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4庄公二十四年
春秋繁露·灭国下第八注
司马迁是怎样“整齐其世传”的
春秋 恒公元年~~十年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戎政典  第四卷
3庄公(前693年-前662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