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少斋毛以林说中医---太少两感伤寒病,麻附辛汤需化裁

热烈祝贺202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病分会工作会诊在河南安阳隆重召开!

彭某,女,54岁。2022年3月24日初诊:自诉夜间盗汗,素有畏风,颈,腰疼,纳可,寐一般,二便可。舌红苔白,脉沉细。有颈椎病、腰椎病史。予桂枝汤加减。2022年3月31日复诊:服前方汗止,复感风寒,周身冷,咳嗽痰白,头痛、酸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太少两感,证型:素体阳虚,外感风寒湿。方药: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


羌活10g,独活10g,细辛5g,附子10g,前胡10g,桔梗10g,薄荷10g,僵蚕10g,紫苏10g,炙甘草10g。5剂。

辨治思路详解:《伤寒论》第295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患者周身冷,脉沉细,可知其素体少阴肾阳亏虚。今患者复感风寒,邪犯太阳,直透少阴,此乃太阳与少阴合病也。《伤寒论》第315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又见头酸痛,知邪已挟湿。本方以附子温里寒;因夹杂湿邪,故改麻黄为羌活、独活,不仅可散表寒,且兼祛风胜湿之效;佐以辛温之细辛,既能助附子以温里寒,更能助羌活、独活以散表寒;桔梗主升,前胡主降,一升一降,肺气得宣,痰除咳嗽自止;薄荷清利头目,僵蚕祛风通络,同治头痛;以炙甘草调和诸药,表里同治,当取良效。


太少两感,为肾阳素亏,复感外寒,若表闭无汗,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表虚(营卫不和)汗出畏风,方用桂枝加附子汤。古人说:医不可无方,亦不执方。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当随证化裁。若挟湿,以羌独活易麻黄;病在夏季,挟暑,以香薷易麻黄;年老体弱、产后、久病之后,以荆芥、防风易麻黄。运用之妙,在乎一心!

毛以林,14岁学习中医,曾师承国医大师朱良春、张学文、熊继柏等。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湖南省名中医。

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委、中国老年病学会中医药分会常委。

著有《经络辨证用药学》及《道少斋中医讲稿》《被淡忘的经络辨证》《分部经络辨证理论与实'践》《火神派热潮之冷思考》《疑难危重症辨证论治24讲》《疑难病证辨治思路详解》等《步入中医之门》系列著作。

精心研究经络学说20余年,擅长以经络学说阐析疑难病症,屡有疑难杂症应手取效,求诊者来自全国各地,亦不乏海外来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51少阴病307至320大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附子汤里寒
徐国仟治学特色及临证诊疗经验
批判伪中医之麻黄附子细辛汤根本不是发汗的(易演中医网
▲《伤寒杂病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可用治三种寒邪
经方解说之麻黄细辛附子汤
治疗老年痴呆症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麻黄附子细辛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