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名辞海】之《隐士的别名》

编著:田家双




田家双


辽宁营口人

微信名田家  博客名

田家崴子



隐  士

别  名


逋隐

指隐士。宋 范仲淹《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遣怀五首因以缀篇》:“勤歌兰佩招逋隐,懒事尘缨逐寀僚。客有赤松盟约在,异时猿鹤不相辽。”


处士

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后汉书·方术传论》:“李固、朱穆等以为处士纯盗虚名,无益于用,故其所以然也。”唐 元稹《中书省议举县令状》:“又云见任官及处士、散试官,并请停集。”唐 杜牧《郡斋独酌黄州作》:“我爱朱处士,三吴当中央。”宋 葛胜仲《浣溪沙》:“西湖处士妙传神,嫣然一笑腊前春。”宋 谢逸《采桑子》:“疏影横斜,恰似林逋处士家。”宋 强至《渔家傲》:“冷浸瘦枝清浅处。香暗度。妆成处士横斜句。”宋 陆游《鹧鸪天》:“小车处士深衣叟,曾是天津共赋诗。”


大隐

指真正的隐士。唐 李白《玉壶吟》:“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唐 储光羲《安宜园林献高使君》:“小山宜大隐,要自望蓬莱。”唐 钱起《过王舍人宅》:“大隐心何远,高风物自疏。”宋 白玉蟾《寄王察院三首》:“大隐从来在朝市,谪仙况复富文章。”清 黄鷟来《题毛闇斋采芝图》:“大隐不忘世,葆璞天地间。美哉绮与甪,采芝于商山。”另,指身居朝市而志在玄远的人。晋 王康琚《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伯夷窜首阳,老聃伏柱史。”唐 白居易《中隐》:“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地隐

隐士。又谓隐居于偏僻之地。隋 王通《文中子·周公篇》:“薛收问隐。子曰:‘至人天隐,其次地隐,其次名隐。’”阮逸 注:“辟地山林,高身全节。”宋 王禹偁《次韵和仲咸对雪散吟三十韵》:“地隐商于洛,山绵楚与巴。”唐 李乂《陪幸韦嗣立山庄应制》:“地隐东岩室,天回北斗车。”宋 顾逢《寄题翠侍轩》:“华轩居地隐,尘世总相忘。”清 金农《樊口西郊行药》:“谁知地隐人,时来一行药。”




东山客

泛指隐士。唐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唐 李白《忆东山》:“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宋 陈襄《送郑洙赴举》:“荥阳才子东山客,满腹精神太英特。”宋 刘元高《冶城楼》:“偶然唤醒东山客,便有淮淝一局棋。”


东蒙客

隐士。晋 皇甫谧《高士传·老莱子》:“老莱子者,楚人也。当时世乱,逃世,耕于蒙山之阳……饮水食菽,垦山播种。”后因以“东蒙客”泛指处士、隐士。唐 高适《送郭处士往莱芜兼寄苟山人》:“君为东蒙客,往来东蒙畔,云卧临峄阳,山行穷日观。”唐 杜甫《与李白同寻范十隐居》:“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清 钱谦益《费县道中》:“停车伫想东蒙客,欲讨蒪羹兴已慵。”


高士

指隐居不仕或修炼者。唐 唐彦谦《寄蒋二十四》:“大知高士禁愁寂,试倚栏干莫断肠。”宋 欧阳修《答资政邵谏议见寄》:“材薄力殚难勉强,岂同高士爱林泉。”《读子随识·庚桑子》:“高士注云:吸日精炼丹而仙曰高士。”另,志行高洁之士。《后汉书·列女传序》:“高士弘清淳之风,贞女亮明白之节。”唐 韩愈《赠崔立之评事》:“高士例须怜曲糵,丈夫终莫生畦畛。”又,指僧人。唐 韩愈《送灵师》:“齐民逃赋役,高士着幽禅。”


高隐

隐士,隐居。唐 皮日休《通玄子栖宾亭记》:“古者有高隐殊逸,未被爵命,敬之者以其德业,号而称之,玄德玄晏是也。”明 范汭《琴川夜泊怀孙齐之》:“残梦风前柝,归心曙后鸡,还知高隐处,只隔水东西。”清 龚自珍《自春徂秋得十五首》:“弱龄羡高隐,端居媚幽独。”



名隐

谓隐于朝市者,亦谓不求名而隐居山林者。隋 王通《中说·周公》:“薛收问隐。子曰:至人天隐,其次地隐,其次名隐。”阮逸注:“名混朝市,心在世外。”隋 王通《中说·礼乐》:“或问严光、樊英名隐。子曰:古之避言人也。”阮逸 注:“此并不求名而隐,故曰名隐。” 清 褚人获《坚瓠广集·隐说》:“名隐者,不求名而隐,如刘遗民之类是也。”


南山豹

隐士。汉 刘向《列女传·陶答子妻》:“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犬彘不择食以肥其身,生而须死耳。”后因以“南山豹”比喻隐居伏处、有所不为的人。唐 李白《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我垂北溟翼,且学南山豹。”宋 梅尧臣《文豹篇赠黄介夫》:“壮哉南山豹,不畏白额虎。”另,喻富有文采。宋 石孝友《渔家傲宫》:“射虎将军搴绣帽,西园公子南山豹,共跨龙媒衔凤沼。”


墙东隐

避世不仕者。唐 皎然《同李侍御萼李判官集陆处士羽新宅》:“不为墙东隐,人家到未曾。”唐 皎然《晦夜李侍御萼宅集招潘述、汤衡、海上人饮茶赋》:“墙东隐者在,淇上逸僧来。”唐 李端《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本是墙东隐,今为瓮下仙。”唐 胡宿《晨入都省闻子奇内翰宿太常因寄口号》:“遥望墙东隐,朋簪杳未谐。”


樵隐

樵夫隐士。南朝 谢灵运《田南树园激流植楥》:“樵隐俱在山,由来事不同。”《入摄山栖霞寺诗》 江总《入摄山栖霞寺诗》:“樵隐各有得,丹青独不渝。”唐 钱起《自终南山晚归》:“采苓日往还,得性非樵隐。”唐 顾况《酬信州刘侍郎兄》:“樵隐同一径,竹树薄西斋。”




青门隐

隐士。秦东陵侯召平,秦灭后隐居长安青门外,以种瓜为业。唐 王绩《晚年叙志示翟处士》:“失路青门隐,藏门白社游。”亦用指召平。唐 白居易《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因寄元郎中张博士》:“迹慕青门隐,名惭紫禁仙。”宋 王珪《挽吴止水》:“竟作青门隐,空吟画戟诗。”


山长

隐者。《宋史·雷简夫传》:“简夫始起隐者,出入乘牛,冠铁冠,自号山长。”宋 陆游《遣兴》:“退归自合称山长,变化犹应侍帝晨。”唐、五代时对山居讲学者的敬称。唐代刺史孙丘于阆州古台山置学舍,延尹恭初为山长;五代蒋维东隐居衡岳,受业者称蒋为山长。宋元时为官立书院置山长,讲学兼领院务;明清时改由地方聘请。清末改书院为学堂,山长之制乃废。宋 范成大《代儿童立春门贴诗》:“盛族推山长,修龄号栎翁。”元 张养浩《象山山长岳仲远美任》:“雅有岳山长,三年今在兹。”


山谷臣

隐士的自称。《南齐书·高逸传·顾欢》:“太祖辅政,悦欢风教,征为扬州主簿,遣中使迎欢。及践阼,乃至。欢称山谷臣顾欢上表曰:‘……言既尽矣,请从此退。’”《南史·列传》卷七十五:“齐高帝辅政,征为扬州主簿。及践阼乃至,称‘山谷臣顾欢上表’,进政纲一卷。”


山家

隐士。宋 梅尧臣《九华隐士居陈生寄松管笔》:“一获山家赠,令吾愧汝曹。”清 张尔岐《蒿庵闲话》:“又古人名刺,相见后亦还之。魏野留富郑公名刺,作山家之宝,亦以郑公故,非通例也。”另,泛指僧道者。明 郎瑛《七修类稿·吴东升》:“年八十,临终作诗曰:‘……念我行藏无大过,请僧超度有何功?掘坑埋了平生愿,休信山家吉与凶。’”明 无名氏《鸣凤记·鄢赵争宠》:“同去山家走一遭……实不相瞒,学生为老母有疾,特求赤肚子仙丹。”又,山野人家。唐 杜甫《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茅屋》:“山家蒸栗暖,野饭射麋新。”明 高启《一剪梅·闲居》:“竹门茅屋槿篱笆,道似田家,又似山家。”



山客

隐士。晋 葛洪《抱朴子·正郭》:“若不能结踪山客,离群独往,则当掩景渊洿,韬鳞括囊。”《魏书·裴衍传》:“诏曰:‘知欲养疴中岳,练石嵩岭,栖素云根,饵芝清壑。腾迹之操,深用嘉焉。但治缺古风,有愧山客耳。’”唐 王维《田园乐》:“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清 王夫之《小楼雨枕》:“江城二月催寒雨,山客三更梦岭云。”另,居住在山中的人。宋 李石《续博物志》:“毛女在华山 ,山客猎师世世见之。”康有为《大同书》:“主人知之,鞭责千百,锁之空房,卖之山客。”


山隐

传说春秋时吴国的隐士。晋 葛洪《抱朴子·勖学》:“披《灵宝》而知山隐,因折俎而说专车。”《灵宝纪》:“吴王阖闾时,王出游包山,见一人在山中,问曰:‘汝是何人?’答曰:‘我姓山名隐居……童谣云:吴王出游观震湖,龙威丈人山隐居,北上包山入灵墟,乃入洞庭窃禹书。’”另,指隐居。《法苑珠林》:“唐循州东北兴宁县灵龛寺……古传云:晋时北僧在此山隐。”唐 独孤及《送阳翟张主簿之任》:“作吏同山隐,知君处剧闲。”


剡客

指东晋戴逵,后泛指隐士。唐 杨巨源《奉酬端公春雪见寄》:“兴逸何妨寻剡客,唱高还肯寄巴人。”宋 梅尧臣《次韵刘原甫社后对雪》:“剡客偶然兴,海神非次朝。”宋 周启明《送僧有言之天台》:“莫嫌通剡客,僧舍枕花川。”


诗隐

隐居的诗人。清 史震林《记卉园张隐君》:“西望幽居,远浮佳气,则诗隐卉园先生所栖迟也。”宋 卫宗武《答野渡垫宾并其子和篇》:“叹予以诗隐,货药犹韩康。”宋 晁说之《绝句谢小邵寄柑脯》:“曲肖欧文诗隐秀,山头仙驭势争飞。”



天隐

隐士。亦称隐而不仕之最高境界。隋 王通《中说·周公》:“至人天隐,其次地隐,其次名隐。”唐 陆龟蒙《幽居赋》:“欲神游于浩气,法天隐于遗编。”宋 苏轼《题沈氏天隐楼》:“非夷非惠真天隐,忘世忘身恐地仙。”宋 晁说之《马上睡》:“前驿得驽马,据鞍可天隐。”宋 卫宗武《为徐进士天隐赋辟谷和吟》:“天隐良士工词章,经传百家仍探讨。”清 褚人获《坚瓠广集·隐说》:“天隐者,无往而不适,如严子陵之类是也。”


通隐

旷达的隐士。南朝 王韶之《晋安帝纪》:“戴逵字安道……性甚快畅,泰于娱生,好鼓琴,善属文,尤乐游燕,多与高门风流者游,谈者许其通隐。”《梁书·处士传·何点》:“点虽不入城府,而遨游人世,不簪不带,或驾柴车,蹑草屩,恣心所适,致醉而归,士大夫多慕从之,时人号为通隐。”清 吴伟业《陈征君西佘山祠》:“通隐居城市,风流白石仙。”


退士

隐退之士。晋 葛洪《抱朴子·交际》:“子之所论,出人之计也;吾之所守,退士之志也。” 宋 陆游《晚兴》:“白布裙襦退士装,短篱幽径独相羊。”清 梁章巨《归田琐记·家居》:“当官枉顾者,必闭门不纳,此高人退士所尚;若曾任显职者,则不尽然。”


仙隐

仙人隐士。南朝 谢灵运《衡山诗》:“一老四五少,仙隐不可别。”唐 张乔《经宣城元员外山居》:“无人袭仙隐,石室闭空山。”唐 杜甫《麂》:“无才逐仙隐,不敢恨庖厨。”宋 姚述尧《南歌子》:“潇洒真仙隐,繁华小洞天。”宋 楼钥《次南真宫龚道士壁间韵》:“野鹤伴仙隐,闲云寄此心。”另,谓学仙而隐遁。宋 无名氏《水调歌头·寿隐士》:“见说彭成仙隐,对此庆生辰。”


小隐

谓隐居山林。晋 王康琚《反招隐》:“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唐 白居易《中隐》:“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宋 张孝祥《南歌子》:“小隐今成趣,邻翁独往还。野堂梅柳尚春寒。”宋 陆游《寓叹》:“小隐终非隐,休官尚是官。”宋 张纲《多丽》:“莳七松、便为小隐,开三径、且乐余年。”宋 张炎《风入松》:“小隐正宜深静,休栽湖上梅花。”元 姬翼《临江仙》:“却忆云山寻僻地,结茅小隐何妨。”



岩客

居于山中的隐士。宋 王铚《舟行扶病访王文孺曜庵且蒙知赐佳章次韵为别》:“凌空丹药传岩客,照水红莲赋洛神。”宋 刘克庄《题弋阳方友民所藏紫岩西山二帖》:“往昔翁为紫岩客,后来子及浦城门。”宋 苏辙《赠史文通奉议》:“早岁识岩客,近时逢绛生。”宋 陆游《道院遣兴》:“甗炊青饭留岩客,露点朱毫勘玉书。”另,木犀的异名。宋 姚宽《西溪丛语》:“木犀为岩客。”


岩穴之士

指隐士。古时隐士多山居,故称。《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其君见好岩穴之士,所倾盖与车以见穷闾隘巷之士以十数,伉礼下布衣之士以百数矣。”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汉 司马迁《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趋舍有时,若此类名湮灭而不称,悲夫。”唐 韩愈《争臣论》:“庶岩穴之士,闻而慕之,束带结发,愿进于阙下,而伸其辞说,致吾君于尧舜,熙鸿号于无穷也。”


野客

村野之人,多借指隐逸者。唐 杜甫《柟树为风雨所拔叹》:“野客频留惧雪霜,行人不过听竽籁。”唐 白居易《北亭招客》:“疏散郡丞同野客,幽闲官舍抵山家。”五代 徐夤《新屋》:“性逸且图称野客,才难非敢傲明君。”金 元好问《怀益之兄》:“溪僧时问字,野客或知琴。”清 谢淞洲《支公禅院》:“野客闻鹤鸣,山僧报茶熟。”另,蔷薇花的戏称。明 都卬《三余赘笔·十友十二客》:“蔷薇,野客。”


医隐

退隐为医的人。元 张雨《梧叶儿·赠龟溪医隐》:“参苓笼,山水闲,好处在西关。放取诗瓢去,携将酒榼还。”元 耶律楚材《赠高善长一百韵》:“先生乃医隐,退身慕羲皇。”


逸隐

指避世隐居的高人。三国 诸葛亮《自表后主》:“提拔逸隐,以进贤良。”晋 葛洪《抱朴子·正郭》:“轺车盈街,载奏连车,诚为游侠之徒,未合逸隐之科也。”前蜀 杜光庭《仙传拾遗·杨伯丑》:“隋开皇初,文帝搜访逸隐,闻其有道,征至京师。”


遗逸

隐士。唐 方干《题悬溜岩隐者居》:“见说公卿访遗逸,逢迎亦是戴乌纱。”元 刘埙《隐居通议·骈俪一》:“市骏骨而捐金,招来遗轶;闻鸡鸣而起舞,寤寐功名。”《明史·麻僖传》:“四十年疏陈纳谏诤、举枚卜、补大僚、登遗佚、速考选数事,不报。”明 贝琼《送王克让员外赴陕西》:“应念东南有遗佚,采芝深谷尚盘桓。”另,亦作遗佚、遗轶,指遗漏、遗弃而不用。《孟子·公孙丑上》:“进不隐贤,必其以道;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列子·黄帝》:“神圣知其如此,故其所教训者,无所遗逸焉。”再,遗失,散失。《北齐书·卢文伟传》:“有文集十卷,皆致遗逸。”又,指前一朝代留下来的人。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五·退谷论经学》:“明初,人犹多经学,皆元时遗逸。”



逸士

节行高逸之士,隐逸者。《后汉书·逸民传·高凤传论》:“先大夫宣侯尝以讲道余隙,寓乎逸士之篇。”唐 贯休《上冯使君山水障子》:“柴棚坐逸士,露茗煮红泉。”唐 白居易《秋日与张宾客舒著作同游龙门醉中狂歌》:“商岭老人自追逐,蓬丘 逸士相逢迎。”宋 陈宓《次仙溪陈侍郎韵寄题刘尚书二首》:“晋代风流多逸士,陶公名节号忠臣。”元 丘处机《无俗念》:“悟道真仙,忘机逸士,亘古同标格。”明 聂镛《前题》:“爱有高才于逸士,清秋不厌与君留。”《红楼梦》第二回:“若坐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


隐夫

犹隐士。汉 刘向《九叹·愍命》:“丛林之下无怨士兮,江河之畔无隐夫。”王逸 注:“言己欲举士,必先于丛林侧陋之中,使无怨恨,令江河之界,无隐佚之夫。”宋 魏野《赠长安知县陈尧佐》:“少作长安宰,寻常似隐夫。琴书家惯有,杖印客疑无。”


隐君

即隐士。唐 安麐《暖翠》:“几时结屋清溪上,鹤氅筇枝学隐君。”宋 苏辙《寄范丈景仁》:“敝裘瘦马不知路,独向城西寻隐君。”宋 曹勋《寄储子椿》:“卓荦姑溪有隐君,当年远识无枫宸。”宋 李吕《追换刘平父二首》:“高才入用合求闻,却向丘园号隐君。”宋 文天祥《挽萧帅机虎溪》:“世以千金重,谁能学隐君。”宋 李昴英《送梁伯隆归丹谷旧隐》:“昔人入山访隐君,每恨见山不见人。”


隐君子

犹隐士。《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隐君子也。”唐 储光羲《寄孙山人》:“借问故园隐君子,时时来往住人间。”另,旧时指吸鸦片烟成瘾的人。隐,瘾谐音。徐炳昶《徐旭生西游日记》:“继访阎实业厅长。其人极和易,不修边幅,入其室,颇有阿芙蓉味,先生其隐君子欤?”


隐民

犹隐士。《新唐书·杜淹传》:“上好用隐民,苏威以隐者召,得美官。”另,古代自附于贵族豪强之家的贫民。《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子家子曰:‘君其许之!政自之出久矣,隐民多取食焉,为之徒者众矣,日入慝作,弗可知也。’”杜预 注:“隐,约,穷困。”杨伯峻 注:“即贫民之投靠季氏者。”



隐人

隐逸之人。汉 刘向《列仙传·方回》:“方回者,尧时隐人也。”宋 苏轼《方山子传》:“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明 李东阳《与李士常书》:“又不能杜门自谢,远同隐人。”清 吴敏树《新修吕仙亭记》:“而岳之湖上,固传有仙人往来之语矣。得非隐人高士,出没江湖间,人乃目之为仙欤?”


隐士

隐居不仕的人。《庄子·缮性》:“隐,故不自隐。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晋 左思《招隐》:“杖策招隐士,荒途横古今。”唐 韦庄《和友人》:“闭门同隐士,不出动经时。”宋 乐雷发《寄李伯辉》:“苹草青莎招隐士,暮云春树忆诗人。”宋 陆游《初到荣州》:“废台已无隐士啸,遗宅上有高人家。”另,善说隐语的人,俳优之属。汉 刘向《说苑·正谏》:“咎犯对曰:‘臣不能为乐,臣善隐。’平公召隐士十二人。”


隐逸

指隐居之士。《后汉书·岑熙传》:“迁魏郡太守,招聘隐逸,与参政事,无为而化。”唐 张籍《送韩侍御归山》:“新结茅庐招隐逸,独骑骢马入深山。”宋 林正大《贺新郎》:“世外不须论隐逸,谁似先生冰玉。”宋 苏舜钦《独游辋川》:“隐逸何曾见,孤吟对古松。”另,犹隐居;隐遁。《汉书·何武传》:“吏治行有茂异,民有隐逸,乃当召见,不可有所私问。”晋 葛洪《抱朴子·贵贤》:“世有隐逸之民,而无独立之主者,士可以嘉遁而无忧,君不可以无臣而致治。”


隐佚

隐逸者。明 沈德符《野获编·内阁一·布衣拜大学士》:“洪武十六年,以耆儒征授文华殿大学士,赐敕致仕。盖国初之优礼隐佚,至以秘殿高秩处之。”《雍正剑侠图》第五十六回:“画地无形隐佚侠甘雨甘凤池上来把侯振远换下去。二位打上了,也是难解难分。”


寓贤

犹隐士。明 徐渭《会稽县志诸论·礼书总论》:“而若寓贤,若贞烈,若艺术、仙释,皆人物之类也,故悉隶于人物志。”《明史·列传》卷九十四:“闽人立寓贤祠祀三人。隆庆初复官。刘世扬,字实甫,闽人。正德十二年进士。改庶吉士,除刑科给事中。”


园客

谓隐士。明 多炡《同刘问之启明弟郁仪元长德操渫之侄毂两儿伯》:“相逢园客忘机事,转洽年来抱瓮情。”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序》:“元明以来,山人园客,作稗官野乘,以夸诩闻见。”宋 陈造《寓吴门十首》:“溪翁园客问何如,可讳浮生百计疏。”另,传说中的仙人名。三国 嵇康《琴赋》:“弦以园客之丝,徽以钟山之玉。”李善 注引《列仙传》:“园客者,济阴人也。常种五色香草,积数十年,食其实。一旦,有五色神蛾止香树末。客收而荐之以布,生桑蚕焉。时有好女夜至,自称‘我与君作妻’。道蚕状,客与俱蚕。得百头茧,皆如瓮。縿茧六十日乃尽。讫,则俱去,莫知所如。”又,游园的人。唐 刘禹锡《题于家公主旧宅》:“邻家犹学宫人髻,园客争偷御果枝。”宋 梅尧臣《和王德言夏日晚步》:“芡韬园客剥,蒲刃水祅惊。”



岳客

山中的隐士。唐 黄滔经安州感故郑郎中二首》:“岳客出来寻古剑,野猿相聚叫孤茔。”唐 李德裕《张公超谷中石》:“有时连岳客,尚办弦歌处。”唐 无可《京口别崔固》:“相逢嵩岳客,共听楚城蝉。”唐 周繇《送江州薛尚书》:“郡斋多岳客,乡户半渔翁。”宋 赵湘《会平上人夜话》:“秋灯照岳客,深夜坐前轩。”


幽客

指隐士。南朝 谢朓《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幽客滞江皋,从赏乖缨弁。”唐 李白《游水西简郑明府》:“凉风日潇洒,幽客时憇泊。”唐 李白《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茗酌待幽客,珍盘荐凋梅。”唐 于鹄《赠李太守》:“沽酒迎幽客,无金与近臣。”唐 张籍《太白老人》:“日观东峰幽客住,竹巾藤带亦逢迎。”另,兰之别名。


幽人

隐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孔颖达 疏:“幽人贞吉者,既无险难,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后汉书·逸民传序》:“光武侧席幽人,求之若不及。”清 顾炎武《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策杖向郊垧,幽人在岩户。”指幽居之士。宋 苏轼《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


幽士

隐士。宋 苏辙《次韵子瞻南溪避世堂》:“堂中有幽士,插髻尚余簪。”宋 李弥逊《和渊老妙现之什》:“老僧诗罢闲欹竹,幽士余斋正卧云。”宋 曾巩《送程公辟使江西》:“却寻泉石引幽士,想忆沙尘笑劳者。”宋 夏竦《喜种隐君授正言直馆》:“鹤版招幽士,龙墀袭茜袍。”明 施渐《初夏偶作》:“胜事每同幽士往,高车绝少故人期。”


幽仄

指隐居之士。唐 杜甫《奉寄章十侍御》:“朝觐从容问幽仄,勿云江汉有垂纶。”《宋书·顺帝纪》:“今可下宣州郡,搜扬幽仄,摽采乡邑,随名荐上。”宋 葛立方《九效·自修》:“岁忽忽其欲颓兮,久栖身于幽仄。”金 元好问《宏州赠曹丈子玉》:“邱园旧忆询幽仄,裘褐今闻识姓名。”另,微贱,卑陋。汉 牟融《理惑论》:“鄙人蒙瞽,生于幽仄,敢出愚言,弗虑祸福。”唐 陆龟蒙《祀灶解》:“天至高,灶至下;帝至尊严,鬼至幽仄。”宋 卫宗武《夏秋积雨岁用大祲长言纪实》:“更愿阳乌溥至仁,大放光明照幽仄。”



幽贞

隐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后多以幽贞指隐士。明 苏伯衡《送宋起居还金华》:“眷言幽贞庐,敻在仙华麓。”另,指高洁坚贞的节操。唐 萧颖士《游马耳山》:“还丹昧远术,养素惭幽贞。”宋 方回《送林学正爱梅二首》:“早与梅花歃血盟,岁寒同社保幽贞。”宋 葛立方《次韵洪庆善同饮道祖家赏梅》:“霜晴日淡虚庭裹,玉骨幽贞不嫁春。”宋 刘克庄《兰》:“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


幽子

隐士。唐 韩愈《别赵子》:“海上诸山中,幽子颇不无。”宋 刘克庄《水调歌头》:“我读《内篇》未竟,忽被急符驱去,洞闭白云寒。回首愧幽子,隐约海中山。”宋 苏轼《和陶拟古九首》:“黎山有幽子,形槁神独完。”宋 韩维《答象之谢惠黄精之作》:“岩居有幽子,乘时斫苍山。”宋 赵蕃《闰七月五日雨中记所见》:“其谁知此乐,胜处属幽子。”


云客

亦作“碧云客”,云游四方的人,借指隐者或出家人。《宋书·谢灵运传》:“作《山居赋》并自注,以言其事。曰:‘……顾情交之永绝,觊云客之暂如。’”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沮水》:“盛弘之云……是以林徒栖托,云客宅心,泉侧多结道士精庐焉。”唐 白居易《答梦得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见寄》:“南国碧云客,东京白首翁。”唐 元结《酬裴云客》:“不知愚僻意,称得云客心。云客方持斧,与人正相临。”五代 齐己《渚宫莫问诗一十五首》:“多才碧云客,时或此相亲。”


征君

征士的尊称,即隐士。《后汉书·黄宪传》:“友人劝其仕,宪亦不拒之,暂到京师而还,竟无所就。年四十八终,天下号曰征君。”晋 皇甫谧《高士传·韩康》:“亭长以韩征君当过,方发人、牛修道桥。”五代 张观《过衡山赠廖处士》:“未向漆园为傲吏,定应明代作征君。”清 戴名世《李烈妇传》:“其曾大父曰钟元,在明天启、崇祯间,以气节名于时,屡被征召不出,天下所称孙征君者也。”


征士

被征召为官而不出的人,世称征士。即隐士。元 倪瓒《东林隐所寄陆征士》:“白发多情陆征士,松间石上续幽吟。”明 袁凯《兵后大醉陶与权宅丙申九日也》:“多情独有陶征士,醉过清秋不厌频。”明 袁凯《壬寅九日》:“神交赖有陶征士,避地休官意颇同。”明 机先《挽逯光古先生》:“旷达陶征士,萧条郑广文。”另,出征的士兵。明 陈恭尹《虎邱题壁》:“南国干戈征士泪,西风刀剪美人心。”




tianjia9798
12551912

田家双辽宁营口人。著有《撷英拾韵全调词》填遍词谱,凡1200多个词牌子,1900多首词。

新浪博客网址:http://blog.sina.com.cn/tjwztjs

本刊审核:田家双

本刊制作:冰雁无影




更  多  精  彩


【别名辞海】之《鸥的别名》

【别名辞海】之《道路的别名》

【别名辞海】之《北斗星的别名》

【别名辞海】之《北极星的别名》

【别名辞海】之《半夜的别名》

【别名辞海】之《光阴的别名》

【别名辞海】之《燕的别名》

【别名辞海】之《雁的别名》

【别名辞海】之《鸡的别名》

【别名辞海】之《国境的别名》

【别名辞海】之《疾病的别名》

【别名辞海】之《极地的别名》

【别名辞海】之《文采的别名》(补遗)

【别名辞海】之《军队的别名》

【别名辞海】之《银河的别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荆楚文化:老莱子与隐士文化【选编】
遥远的绝响 喻 军
读经典▎在云中、在松下—遁迹山林的隐士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学行典 卷二百七十五
梅妻鹤子林君复
王铎《赠袁枢书画册 登封繇金店至箕山》释文 注释 译文 简析||中国古代书画中的古诗文浅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