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慧眼看历史(十四)道可道,非常道(一)

《西游记》中有个太上老君大家都很熟悉,孙猴子就是吃了他炼的丹药,才闹得天翻地覆的。这个太上老君就是神化了的老子。

《封神演义》说老子一气化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正因为这些神话传说,导致很多人以为老子就是道教的创始人,这是个天大的误会。

在这里慧眼要提醒大家,道家和道教是两回事。

首先,道家与道教产生于不同时代,前者创立于春秋时期,源于老子《道德经》;后者形成于东汉末年,始于张道陵(即张天师)所创的五斗米教。

其次,从性质上来说,道家是一种思想文化流派,是学术派别,是围绕老庄的著作展开的哲学思辨;而道教是一个宗教流派。

第三,从理论上说,道家以清净无为作为宗旨,其思想以相传为黄帝所撰的《黄帝内经》和老子所撰的《道德经》为代表,其中并无鬼神崇拜的色彩,所以又称黄老学说,真正的老子并不炼丹,他的书《道德经》中没有一句讲炼丹成仙的;

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经典是《太平经》,而《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尔注》三书是道教信仰和理论形成的标志,道教在道家的基础上,奉行修养身心,羽化成仙等,增添了神仙崇拜的内容,形成了以修仙升天为目标的一个宗教。

辨清楚这个基本的问题后,下面先说说道家。

汉武帝时候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从此似乎之前很不景气的儒家一下子风光起来了。其实汉初时期的主要治国理论是黄老学说,也就是道家思想。

有些人以为道家是讲出世的,儒家是讲入世的。其实这又是个误会。道家也讲用世,而且讲的范畴还远远超过了儒家。《道德经》五千言中,主要的篇幅还是谈社会、政治与人生的,即使是只谈天道和哲理的语句,其宗旨也是要为社会、政治和人生求得天道观方面的依据和哲理方面的指导。

譬如讲治国,儒家讲礼乐治国,道家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小鲜就是小鱼,烹小鱼的时候不能乱翻乱动,不然就散掉了,要小心谨慎,轻拿轻放。老子主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应该像水那样“善利万物而不争”。

与“不争”相类似的是老子的“柔弱胜刚强”。 “胜”字在这里是“优于”、“胜过”的意思,而不是“战胜”、“克服”的意思。柔弱是老子十分推崇的品质和价值,因为在老子看来,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从柔弱到刚强的过程,“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因而柔弱标志着新生、生命力和发展的前途,而刚强则是衰退、走下坡路、败亡的征兆,所以说“物壮则老”,“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老子说无为而治,不是教人放任自然、消极抵抗,而是教人以守愚之为智,处弱之为强,以浑浑噩噩藏拙韬晦为人生战争的利器,无为而无不为。表面上的示弱不是真的懦弱,表面上能装糊涂,心里要清楚的跟明镜似的。所以说,老子的这种糊涂完全不同于普通的糊涂,一般人糊涂,是真糊涂,老子宣扬的糊涂,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是大智若愚,所以郑板桥慨叹:“难得糊涂”。很多人喜欢把这四个字写成横幅挂在墙上,其实只有真正的大智慧的人才会“难得糊涂”,我们一般人,那是难得明白。

老子的智慧到底有多高呢?就连孔子都曾请教过老子。孔子在向老子问礼之后感慨:“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意思就是:“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走。飞的我可以射,走者我可以网,游的我可以钓。但是龙,我不知该怎么办啊!学识渊深莫测,志趣高妙难知;如蛇般屈伸,如龙般变化,龙乘风云,可上九天!我今天见到老子,他就是龙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教与佛教的由来
漫谈三教(节选)
中国道教你知道多少
道家的“一气化三清”是怎么一回事?
道教的“三宝君”和“修身三宝”,你知道多少?
天马行空说汉字之“道”(2)| 古典新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