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0岁以后,谁才是最亲的人?当你知道的时候,可能已经晚了

亲密关系心理学(Intimacy Psychology)

亲密关系心理学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流派分支,相关研究表明,在我们有特别亲密的人时,我们能更加轻松自如应对生活压力,亲密的人能够给我们提供面对社会的动力。

但是这种亲密关系的建立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它是会随年龄发生改变。譬如,在我们刚出生时,最亲近的人是父母,慢慢的,恋人朋友开始占据大量的心理空间。通常来说,亲密关系的变化有以下三个阶段:儿童时期和父母建立亲密关系;青少年时期和朋友建立亲密关系;成年期和恋人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

在儿童时期,尤其是婴幼儿时期,孩子和母亲之间的关系特别亲密,这种依恋类型的孩子来看,他们和父母的十分亲密关系使他们在未来的成长中更加擅长处理各种人际交往,能够信任他人,更好的展现自我。

到了青少年时期,和我们最亲密的人也发生了改变,往往不在是父母,而是朋友,我们身边的小圈子开始出现,朋友成了我们分享和沟通的亲密的人。

成年期,爱情渐渐地来了,新家庭也逐渐建立了起来,亲密关系再次发生转移,我们会将更多的心思和心理精神关注到自己的另一半身上。当我们为人父母时,亲近程度将和孩子更加深重,孩子将是自我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因此,我们和他人的亲近程度会根据年龄的改变而变化,这种变化不是毫无规章而言,而是具有一定的阶段性、过渡性的。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是,60岁之后,谁才是最亲的人?从心理学角度看,答案其实很简单。

优先保证自我的社会适应

我们每个人认知资源与心理空间不是无底线的,不能够把每个人全部当做自己的一部分。每个人都会先解决自己的事情,因为一切活动正常进行的基础与前提是保证自我的社会适应。

因而,亲密关系会扩增我们的自我概念,使我们不在是个体,而是一个小团体,在这个小圈子中我们可以互相给予关心与照顾,使我们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这是种具有生物进化的发展意义。

心理实验证明,'恋人'和'母亲'这类词汇,我们的反应速度就像和自己有关的词汇一样迅速;但是对那些和名人有关的词汇以及普通词汇,我们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这便是'恋人参照效应'或'母亲参照效应'。我们往往会把恋人与母亲这些亲近的人变为自己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但是我们一生会有很多的重要的人,伴侣、父母、孩子、朋友这些都会纳入到我们自我概念当中,我们的心理容量有那么大吗?不是,是他们在我们的大脑里也有着主次之分。成年后,我们有自己的家庭,忙着自己事业,父母和我们的关系将会逐渐疏远。

而在我们年纪老了以后,孩子也会慢慢淡出自己的生活,因此,60岁左右的人最重要、最亲近的人就是自己的伴侣。因为这是陪伴自己最为长久的人,而且你们之间有相似的生活经历,又是共同成长的人,是携手走过几十年漫长岁月的伙伴

因此,我们要珍惜身边人,孩子或父母都有自己的生活和家庭,只有你的伴侣陪伴你的时间最为久远,所以伴侣才是陪伴你的亲密人。

参考资料:《亲密关系心理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亲密关系心理学:七十岁之后,谁才是最亲的人?
70岁之后,谁才是最亲的人?当你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
如果你的伴侣经常吃你的醋,说明他对你爱的深沉
60岁之后,谁才是最亲的人?当你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
心理学:爱情里有许多人都需要,却一直不知道的一个重要诉求。
有品||你是渣男(女)收割机,看看你在感情里属于哪一种类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