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好课的认识和评价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想,大家也许都读过叶澜教授的文章:《一堂好课有哪些基本要求》。我认为叶教授的观点在这个问题上很有说服力。 基本要求: (1)有意义。叶澜说,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首先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点,进一步是锻练了他的能力,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在发展一步是他越来越会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他说,这样学习,学生才会学到新东西。学生上课,“进来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一切都很顺,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个课呢?换句话说,有意义的课,它首先应该是一节扎实的课。课堂上学生都应该有事情做。 (2)有效率。她介绍,有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而言,这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他们有多少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你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就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 从这个意义上,这节课应该是充实的课。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的能量很大。上课不能完全预先设计。 (3)生长性。叶澜介绍,这节课不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和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哪怕部长听课,也要“目中无人”。 (4)常态性。叶澜说,不少老师受公开课、观摩课的影响太深,一旦开课,容易出现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就拿着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再没有新的东西呈现。当然,课前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及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生成许多新的知识。 她倡导“新基础教育”反对借班上课,为的就是让教师淡化公开课、观摩课的概念。在她看来,公开课、观摩课更应该是“研讨课”。因此,她也告诫老师们:“不管是谁坐在你的教室里,哪怕是部长、市长,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要‘无他人’。”她把这样的课称为平实(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课,并强调:这种课是时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有多人帮着准备,然后才能上。只要是真实的就不会有缺憾。 (5)有待完善。她认为,课不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造假的可能性最大。只要是真实的就会有缺憾,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公开课、观摩课要上成是没有一点问题的,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增加很多心理压力,然后做大量的准备,最后的效果往往是出不了“彩”。 她告诉记者,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待完善,这样的课称之为真实的课。扎实、充实、平实、真实,说起来好像很容易,真正做起来却很难,但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追求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提高,心胸才能博大起来,同时,也才能真正享受到,“教师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可以说,目前,评价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正如叶澜教授所说)有专家总结了好课的特征,也有学者提出了评价课堂好坏的几个维度,当然我们一线优秀教师的一些看法,评价就更多一些,这是因为地域不同,教育水平不同,标准也不尽相同。 既然今天我和大家一块学习叶教授的文章,就是希望和大家共同理解叶教授的观点。我曾说过,我听课、评课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看学生学得怎么样。今天,我还是把它列为第一条。 一、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学论教”是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因此,应以关注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学情,以学生在课堂教育中呈现的几种状态作为评定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1.学生的情绪状态。观察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能否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之中,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否保持较长的注意,是否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在听课中,大家也许会经常发现这种现象:上课教师自己讲得激情扬溢、如痴如醉,而讲台下学生却昏昏欲睡,这样的课不是关注学生学习的课,不是好课。 2.关注学生是否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地参与教与学活动。有经验的老师从不把学生看作容器,而是看作期待点燃的火把。因此,他们的教学活动设计既有高度又有温度,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在他们的课堂里能听到学生的独到的见解。能看到精彩的生成。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就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大胆质疑、独立思考,教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学生的交往状态。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宽松和谐的环境并不完全依靠故事、游戏或生动的情景来创设。教师形象生动、富于智慧的语言,一个含蓄的微笑,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一个激起学生强烈学习动机的探索活动,这些都可以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出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的达成。好课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课堂教学目标达成高度。新课程改革提倡课堂教学目标要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真正统一起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因此,教师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任何割裂三维目标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过去,“教科片是学生的世界”,教师也常把“教教材”作为教学的重点,认为只要把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讲全、讲深、讲透、讲细就行。新的课程观认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新教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善于用教材去教,能依据课程标准,因时因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注重联系社会变革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有的政治老师把我国两会的内容与教材联系起来,提出“为什么政协会总安排在人大会前召开”等系列问题,让学生能利用身边的信息加深对课本中一些观点的理解。 四、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主要是看教师在课堂上能否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对其所教的学科爱学、会学、善学。教学组织策略很多,如:自主性教学策略。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要让学生自学,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学生能自己做的,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做。探究性策略。教师要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地研究性学习,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得更好。激励性教学策略。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情感、态度及时给予有价值的反馈,发挥课堂评价对学生学习的导向、激励、诊断和反思提高的作用。对学生的激励既不形式化,又具体、诚恳。对于出现的错误,也要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纠正。一堂好课的标准有很多。但最基本的要求,还是叶教授说的好:它应该是:一节扎实的课,一节充实的课,一节丰实的课,一节平实的课,一节真实的课。 老师们,我们都希望上好每一节课,但时不时,我们又会在课堂里遇到,或者说面对很多事,烦恼是回避不了,也无济于事的。怎么办呢?不妨,我们看看、听一听北京市海演区中关村第四小学刘可钦老师的做法和说法。 刘可钦老师说,她虽然课讲得不差,但一年一年,每天上课,面对一群孩子,面对教材,曾经产生过一种职业倦怠感。但是,当她理解了教育的本质,看看一个个孩子的成长,她逐渐感到自己生命的价值。她学会了在平和的心态中寻找做教师的幸福。 她对教师的幸福的观点是:这种幸福源于对职业的不断追求和挑战,不是说仅仅将昨天的教案搬到今天的课上就可以的,因此,她把每堂课都看成是献给孩子们的礼物,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生活、共同创造的充满智慧和溢满爱意的家园。 过去有人把教师比作红烛:“照亮了他人,燃烧了自己。”其实,这是一个很不恰当的比喻。任何职业都要为他人服务,社会就是在人们互相服务中组合起来的。教师是在育人过程中既照亮了他人,又使自己的生命价值发光。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在哪里?就在于他对社会作出了什么贡献,对他人作出了什么贡献。 结束语:教师的权威不是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理解、宽容、尊重学生的能力之上。 |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