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慈禧是如何从一个女秘书坐到大清掌门人的?
userphoto

2023.11.01 湖北

关注


年中特惠

点点关注

多多

来源:汉周读书

说到慈禧,

中国没有人不对她一顿臭骂,

这个女人执掌清王朝48年,

只手遮天,骄奢淫逸,

犯下数不清的滔天大罪,

在她的统治下,

偌大中国成了西方列强肆意蹂躏的后花园,

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欺辱和压迫,

她活着的时候,,

被无数革命志士反对,唾弃。

她死后,

也永远是民族的罪人。

慈禧出生于1835年10月,

根据野史记载,

她的全名叫叶赫那拉·杏贞,

小时候家境不富裕,

她的祖父留下一屁股外债,

她父亲是个八品文官,

相当于现在的秘书和翻译,

月俸也不高,

家里有三个孩子需要养,

但又都养不好,

杏贞小时候常常给人做手工补贴家用。

尽管家境一般,

但杏贞小朋友还算聪明才智,

她四岁开始学习诗文绘画,

还写了一手好字。

1852年,

17岁的杏贞参加选秀入宫,

被封为兰贵人。

由于她的家境和其他嫔妃比,

算不上显赫,

所以刚进宫的时候,

并没有得到咸丰的宠幸,

不过她运气很好,

入宫不到三年,

就怀上了龙种,

并于1856年顺利生下皇子载淳,

也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

母凭子贵,

生下皇子的兰贵人晋封懿贵妃,

在后宫中的地位也水涨船高,

她也成为了咸丰最受宠的妃子,

时常被咸丰帝召到身边伺候,

咸丰帝纵欲过度,

身体不咋样,

但对待政务还是很勤奋的,

但凡是有军机大事,

哪怕是半夜,

咸丰也会披上衣服爬起来处理。

懿贵妃近身伺候,

又善于书法,

所以咸丰常常让她代为批阅奏章,

于是,

原本只管理后宫事务的懿贵妃,

便有了参与国家政事的机会,

她的身份,也家庭主妇,

逐渐转变为贴身女秘书,

鸦片战争后,

大清王朝的气数江河日下,

咸丰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

他对自己死后的大清江山很不放心,

所以趁脑子还清醒的时候,

开始安排后事,

而此时,唯一的合法接班人载淳年仅5岁,

咸丰明白,如果处理不当,

一旦他死之后,

大清朝堂必定面临一场皇权争夺战,

要想实现皇权平稳过度和交接,
必须要保证各方势力均衡。

一番琢磨之后,

咸丰做出了两手安排,

一是任命肃顺、端华、载垣等八位亲信为顾命大臣,

共同辅佐儿子执政,

二是找人刻了两枚印章,

一枚“御赏”印赐给皇后钮钴禄氏,

一枚“同道堂”印赐给儿子载淳,

由两人共同行使皇权,

不过由于儿子年幼,

所以同道堂暂由懿贵妃代为保管。

咸丰对自己的安排很满意,

权力相互制衡,

谁也别想独断专行。

可是他没有想想到,

这样的安排,

却造成了三方势力对立的局面,

一方是以皇后、懿贵妃、载淳为主的新皇帝势力,

二是以八大顾命大臣为首的辅政大臣势力,

还有一方,

是以恭亲王、醇郡王为首的皇室兄弟势力。

1861年8月22日,

咸丰皇帝在热河驾崩,

年仅三十一岁,

10月9日,

独苗儿子载淳在热河宣布继位,

改年号为“祺祥”,

尊皇后钮祜禄氏为慈安皇太后。

尊生母叶赫那拉氏为慈禧皇太后,

自此,

27岁的慈禧走上历史舞台。

不过,

慈禧距离真正的掌权还有一段距离。

咸丰死后,

尸体还没凉透,

慈禧和八位顾命大臣的政治斗争就开始了,

八大臣一上位,

就给慈禧来了个下马威,

以不合祖制为由,

不许慈禧参加自己老公的葬礼,

然后,

又对两位太后说,

拟旨,批阅奏章这种事,

你们妇道人家就不要掺和了,

由我们顾命大臣拟定写好,

你们只管盖章就行,

至于谕旨上写了什么,

你们两个女人也别管。

这下可把慈禧给惹怒了,

老娘当了几年贴身女秘书,

又给先皇生了儿子,

好歹也算大清王朝的半个女主人,

你几个辅政大臣再牛皮,

那也只是皇室的奴才,

如此僭越皇权,

分明是欺负孤儿寡母!

反击,必须反击!

于是,

慈禧找来好姐妹慈安,

两个女人一商量,

很快达成共识,

搞他!

咸丰的遗诏中写了,

八大臣只是赞襄政务,

也就是个参谋的职务,

出出主意,

从旁辅助皇帝,

根本没资格拟旨拍板,

慈禧抓住这一点怼了回去,

遗诏上白纸黑字的明白,

八大臣也没办法再狡辩,

最后两方商量决定,

谕旨文案由八大臣拟定,

然后交给两位太后过目,

太后们同意了,就盖章,

不同意,就拿回去重写,

如果需要皇帝朱批签字,

那就等两位太后过目盖章后,

再用玉玺加盖一个章就是了。

另外,

官员的人事任免,

也由八大臣推荐报名,

然后交给两位太后定夺。

双方第一次交锋,

慈禧完胜,

还额外获得了人事任免权。

不过她还高兴不起来,

历史告诉她,

政治斗争只有你死我活,

不可能有岁月静好,

你不搞他,他就搞你,

你不整死他,他就整死你,

所以,必须彻底铲除八大臣,

否则等到别人再反击,

孤儿寡母可能就没了好下场。

对手太多强大,

要想搞掉八大臣并不容易,

首先得找帮手,

此时,

太后以及八大臣一众人都在热河,

周围除了一众女眷,

其他都是八大臣的人,

要想事成,

就得从外面找帮手。

此时,

慈禧想起一个人来,

他就是恭亲王奕䜣,

此人是咸丰的六弟,

当年也是咸丰继位的主要竞争对手,

咸丰在位这么多年,

一直防着这位亲弟弟,

也没怎么受重用,

所以不在顾命大臣之列。

此时,

奕䜣正在北京和洋人

协商北京条约的善后工作。

于是,

慈禧让自己的亲信太监安德海,

悄悄跑回北京去叫小叔子奕䜣,

来避暑山庄商量大事,

慈禧又怕这位小叔子不来,

于是又求好姐妹慈安给奕䜣写了一封信,

信的内容也很直白,

我们孤儿寡母正在热河受欺负,

如果你不想看到先帝一宾天就内乱,

就赶紧来!

奕䜣收到嫂嫂的求救信,

不敢怠慢,

带着醇郡王奕譞,

以给哥哥吊丧的名义,

立即赶往热河避暑山庄,

咸丰刚死的时候,

八大臣就以先皇遗诏的名义,

给留守北京的皇室宗亲们下旨,

叫他们不必来。

如今奕䜣众人要来吊丧,

八大臣也不好拦着。

奕䜣赶到热河,

烧完香磕了头,

又和两位嫂嫂密谈一了夜,

第二天,

就借口北京公务繁忙,

要回去,

八大臣也没把他当回事,

就放他回了北京。

奕䜣回到北京后,

立马以两宫太后的名义,

召集驻防北京的部队军官开会,

宣布京师戒严,

同时,

派人通知正山东前线与捻军打仗的僧格林沁,胜保等将军,

要他们立即带兵回京勤王护驾。

1861年9月23日,

咸丰死后一个月,

他的棺材启程返回北京。

慈禧多了个心眼,

这时候,

八大臣不许她参加葬礼的理由被她用上了,

她对肃顺等人说,

皇帝年纪小,经不起路途折腾,

而她自己又没资格参加咸丰的丧事,

所以要和咸丰的梓宫分开走,

肃顺不知有诈,

同意了慈禧的要求,

当然还是不放心,

又派载垣、端华几位大臣跟着监视,

和大部队分开后不久,

慈禧的亲信荣禄就带着禁军赶到,

当场就将监视慈禧的载垣、端华等人抓了,

并且连夜赶路,

提前四天回到了紫荆城,

接着,

两宫太后伙同恭亲王等皇室成员,

罗列了八大臣三条罪状,

一是处理外交失策,导致圆明园被烧,

二是伺候先皇不周,导致咸丰病死热河,

三是假传圣旨,专权枉法,欺负孤儿寡母。

另一边,

前线打仗的胜保也带着部队赶回了北京,

一切安排妥当,

只等肃顺自投罗网。

9月30日,

护送咸丰棺椁的肃顺回到北京,

还没搞清楚怎么回事,

就被捉拿下狱。

哪怕当的官再大,能力再强,

一朝沦为阶下囚,

就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儿,

八大臣的末日到了。

在慈禧的撺掇下,

肃顺被判处死刑,

命丧菜市口,

据记载:

行刑当天,

肃顺破口大骂,

骂的很难听,

骂的史书都不敢记载。

又不肯下跪,

被刽子手用铁棍打断了腿,

才跪下砍了头。

载垣,端华两人被赐到宗人府自杀,

褫景寿、匡源、杜翰、焦祐瀛被革职查办,

穆荫被发配充军。

为了笼络人心,

慈禧赦免了八大臣的家眷,

没有株连九族乱杀人,

这一招很高明,

不但的得到了其他大臣的好感,

稳定了政局,

还为垂帘听政打下了舆论基础。

随后,

她废掉了祺祥年号,

重新改元同治,

同治的字面意思,

就是共同统治的意思,

按照慈禧的话说,

有四种解释,

一是两宫同治,

二是两宫与亲贵同治,

三是两宫与载淳同治,

四是两宫、载淳与亲贵同治。

然后,

在一众亲信大臣的吹捧下,

清廷颁布垂帘章程,

慈禧正式开始执掌大清权柄!

不过,

等慈禧真正临朝听政的时候,

才知道这个国家已经是千疮百孔了,

外有列强虎视眈眈,

内有太平天国,捻军等叛乱四起。

慈禧这种女人,

搞内斗撕逼是一把好手,

但要治理国家,却是个外行。

还是得依靠其他皇族大臣。

然而局面很尴尬,

信得过的没能力,

有能力的又信不过,

思来想去,

也只有一个恭亲王奕䜣可用。

于是,

奕䜣的权力越来越大。

逐渐成为大清朝廷

仅次于两位太后的实权人物,

他一人身系议政王,

首席军机大臣

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大臣等多个要职。

换句话说,

就是大清朝的行政,军事,外交,通商,

都是恭亲王一肩挑。

爵位越来越高,

权力越来越大,

人也越来越膨胀,

心眼也越来越多,

再加上其他看不上慈禧的大臣奉承,

恭亲王奕䜣慢慢开始惦记起了两个嫂嫂手中的皇权!

这还得了!

权力这种好东西,

一旦尝到了甜头,

就绝不可能再拱手让人,

哪怕是小叔子也不行,

不仅小叔子不行,

儿子,孙子也是不行的!

谁要动歪心思惦记老娘的权力,

就必须撕他!

1865年,

一个叫蔡寿祺的翰林小官,

从太监安得海那里听说,

慈禧和恭亲王有矛盾,

于是动了献媚女主,

寻求富贵的歪心思,

上奏弹劾恭亲王奕䜣,

弹劾的折子洋洋洒洒写了三千字,

还罗列了恭亲王贪污,专权,徇私枉法等罪状。

蔡寿祺所罗列的罪状,

其实很可能是慈禧派人教他的,

因为这哥们只是编修署的一个小官,

平时根本没资格上朝,

可能连恭亲王的面都没见过几次。

这份弹劾奏章让慈禧很高兴,

她立即叫来恭亲王,

要他给皇帝和太后一个交代,

面对莫须有的罪名,

恭亲王当然知道是有人在故意整他,

当场大喊冤枉,

并扬言要弄死这个蔡寿祺,

恭亲王的态度让慈禧很生气,

于是召来大学士周祖培,吏部尚书朱凤标,

要他们给恭亲王定罪处理,

周祖培和朱凤标一看也知道是咋回事,

但一面是当朝太后,

一面是皇族大佬,

谁都得罪不起,

于是二人以查无实据回绝了慈禧,

眼看周祖培和朱凤标不上套,

慈禧又出一招,

她哭着向大臣们卖惨,

说恭亲王结党擅权,目无君上,

已经威胁到了太后和同治小皇帝,

诸位大臣看在先帝咸丰的份上,

千万不要怕让他得逞啊!

一定要追究他的罪责啊!

大臣们看着慈禧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控诉恭亲王,

但也不敢给自己找麻烦,

于是对慈禧说,

太后你自己拿主意吧,

我们照章办事就行。

慈禧等的就是这句话,

于是从怀里摸出一张提前写好的谕旨,

要求吏部按照旨意上的罪状,

对恭亲王革职查办。

但恭亲王毕竟是皇室大佬,

又主持清朝和列强的外交工作多年,

关系人脉还是很广的,

听说他要被罢免处理,

一堆皇亲国戚,公爵大臣,

都纷纷上书替恭亲王求情,

包括好姐们慈安太后,

也觉得对小叔子的处罚太重了。

列强各国也放话,

如果撤了恭亲王的职,

那么与清国的外交工作也进行不下去了,

一切后果自负。

再内外舆论压力下,

慈禧不得不妥协,

恢复了恭亲王的行政和外交工作。

不过,经过这件事,

恭亲王也彻底知道了这个嫂嫂不好惹,

从此之后收起锋芒,

毕恭毕敬的乖乖听嫂嫂拆迁了。

再说,这个蔡寿祺可就惨了,

这哥们本以为上了慈禧的船,

从此可以飞黄腾达光宗耀祖,

没想到最后落了个革职,勒令回籍的下场。

丢了铁饭碗的蔡寿祺觉得回老家太丢人,

于是就赖在北京不走,

但也从此穷困潦倒,

蔡寿祺有三个女儿,

大女儿名叫泽苕,

许给汉阳袁侍郎的儿子袁晋,

但还没结婚,袁晋就病死了,

泽苕还是嫁到了袁家守寡,

俗称望门寡,

他的三女儿叫泽芝,

嫁给江夏知县彭祖寿的儿子彭元善,

嫁过去不久彭元善也死了。

夫死无子,寡妇很难在婆家生存,

所以出殡那天,她就喝了毒药,以死殉夫。

面对两个女儿守寡殉夫的不幸,

蔡寿祺却觉得很光荣,

到处求人题字歌颂赞扬,

做人到这个份儿上,

也真是够不要脸的!

斗倒了八大臣,

恭亲王也变成温顺小绵羊,

虽说还有慈安太后分享着皇权,

但她向来都很比较低调忠厚,

也不善搞宫斗权谋这一套,

慈禧觉得她对自己构不成威胁,

而且人家也是正牌的嫡母皇太后,

轻易是不敢动的。

寡居多年的慈禧,

平时除了与大臣们勾心斗角,

其余的精力都用来折腾儿子,

可怜年幼的同治,

幼年丧父,

亲生母亲又专心于权力斗争,

对自己根本没什么关爱,

慈安倒是对他宠溺,

不过也不能太过亲近,

毕竟孩子亲妈还在,

所以同治小朋友不仅没有快乐的童年,

更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他不过是母亲手里的一枚棋子而已。

所以母子两感情淡薄,关系紧张。

按照惯例,

清朝皇子14岁就应该选妃结婚,

而一旦结婚,

就意味着已经成年,

同治就该正式临朝亲政了。

这当然是慈禧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少不了在慈禧的干预下,

同治直到17岁才大婚。

当时同治的皇后有两个人选,

一个是慈安太后推荐的户部尚书崇绮之女阿鲁特氏,

另一个是慈禧推荐的刑部员外郎凤秀的女儿富察氏,

慈禧对这个阿鲁特氏非常讨厌,

因为她还是八大臣之一端华的外孙女,

原本她是没资格参加选秀的,

但因为又与慈安太后算是房亲戚,

所以在慈安的推荐下才能入宫参加选秀,

小姑娘出身书香门第,

从小知书达理,

长的也很清秀端庄,

最重要的是不会搞阿谀奉承,甜言献媚那一套,

按现在的话说,

就是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所以慈禧对她非常不喜,

而这个富察氏,

也长的漂亮,性格温顺,

最重要的是她能够迎合慈禧太后,

会按照慈禧的心意去办事,

因此慈禧对她很满意。

不管两个太后再怎么满意,

皇后人最后还是得同治自己定,

同治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个大自己两岁的阿鲁特氏,

所以最后立了阿鲁特氏为皇后,

封富察氏为慧妃,

这个结果让慈禧非常不爽,

为了找回颜面,

慈禧有事没事就拿宫廷礼仪找儿媳妇的麻烦,

好在有慈安的关系,

而且同治也对她宠爱有加,

日子还算过的去。

大婚第二年,

18岁的同治开始正式临朝亲政。

刚开始,他满怀激情,

想要有一番作为,

上班第三天,

就下令整顿财政税务,

严查鱼肉百姓的贪官,

广开言路,选取人才,

……

同治这边干劲儿十足,

慈禧那边却不高兴了,

因为自同治亲政以后,

他坚持独自办理朝政,

单独召见大臣商量国事,

遇到政务大事独自裁决,

再也不向慈禧请示汇报了,

再也不听取慈禧的意见指导了。

这让早已习惯于权力顶端生活的慈禧很不开心,

但她又不好明着擅权干政,

于是,

这位寡居多年,又正值更年期的婆婆,

开始变着法的找皇后儿媳妇的麻烦,

一会说这儿媳妇不懂礼数啦,

一会又说儿媳妇太黏老公啦,

总之哪哪都不顺眼。

同治和皇后阿鲁特氏也不搭理她,

照常卿卿我我双宿双飞,

这让慈禧非常恼火,

她开始干涉儿子的婚姻生活,

派太监监视,

偷偷查看儿子与嫔妃们的同房记录,

一旦发现同治与皇后同房,

第二天就把两人叫来训一顿,

要求他们节欲,

并且更加变本加厉的打压皇后,

一边给同治说皇后阿鲁特氏的不是,

一边又极力推崇慧妃富察氏,

搞的小两口非常郁闷和难受,

为了让皇后少受罪,

同治一气之下干脆搬到乾清宫一个人住,

索性连皇后和嫔妃的寝宫都不去了。

眼见儿子羽翼渐丰,

也越来越不把自己当回事,

慈禧回忆起了从前大权在握呼风唤雨的日子,

但要从亲生儿子手中夺权,

最起码得要个正当理由吧,

很快,

这个理由就由同治亲手送上门了。

为了让这个烦人的亲妈离自己远点。

1873年8月,

刚刚亲政不满一年的同治,

以孝敬两位太后为名,

突然下令重修圆明园,

首期工程计划三千间,十年完成。

消息一出,震惊朝野,

各地巡抚官员,朝廷大臣纷纷上书劝阻,

理由很简单,

国家对外刚刚经历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欠各国列强一屁股债要还,

对内又经历太平天国和山东捻军大动乱,

搞的尸横遍野民不聊生,

国库实在拿不出钱来修这个中看不中用的破屋子。

但是我们这位精神小伙同治皇帝不听,

将劝阻的大臣们统统骂了一顿,

说现实的不行,那就来迷信的,

大臣们再次上书,

说圆明园是被洋人烧掉的,

这地方修房子不吉利,

又说彗星显现天生异象,

不能大兴土木。

内外大臣们联合起来,

来来回回上书劝谏了两次,

但同治还是不听!

1874年1月,

在一片反对声中,

圆明园重建首期工程正式动工,

没材料,

同治就下令让全国各省份出力往北京送,

没钱,

同治就下令叫全国官员富商捐款。

众大臣官员眼看劝阻不住,

那就只好想别的办法,

俗话说上有政策不下有对策,

拖延撒谎是天生的伎俩,

要木材石料,

四川官员说木材被天平军烧了,

陕甘官员说天干雨少拿不出钱,

闽南官员说雨季路滑运力困难,

要求捐款,

大家也都娟了,

你200,我300,

也就恭亲王最大方,捐了1万两。

同治就像个要饭的乞丐,

七七八八凑了点钱和物资就开始动工了。

这哥们大概是因为以前被老妈控制的太厉害,

憋坏了,叛逆期来的比较晚,

导致亲政以后就比较放纵,

再加上心爱的老婆又不能太亲近,

一身旺盛的精力没处使,

所以,

小伙子常常借巡查施工为由,

跑到圆明园去烧烤野餐,开party,

这个事儿被载澄不小心告诉了他爹恭亲王,

于是,

恭亲王奕忻就跑来劝同治,

说,

大侄子啊,你刚亲政不久,现在国家内忧外患,

你别光顾着耍,要勤于政务,要发疯图强啊!

精神小伙儿同治一听很生气,

以前被老妈管教,现在又要被亲叔叔教训,

心里觉得十分憋屈,

因此对恭亲王大脾气,

“要不这位子让给你?”

搞的恭亲王只好闭口不言。

这事儿没完,

圆明园那边就出事儿了,

准确的说,

是修圆明园的木材出事儿了。

原来,

有个叫李光昭的广东木材茶叶贩子,

在京城闲逛时遇到了内务大臣诚明,

听说皇帝修圆明园需要木材,

于是说他手上有一批从各省收购的上等木料,

可以提供给皇帝修圆明园,

同治得知了这个消息很高兴,

大手一挥,

将大臣门拼凑的几万两银子拨给了李光昭,

并要李光昭十年提供价值十万两银子的木材。

这个李光昭拿了钱,又自己私刻了一枚公章,

跑到云贵川去一顿坑蒙拐骗,

却没有收购到一根木料,

于是这位老兄花了十元定金,

从法国人那里购买了一批木材,

法国人把木材运到天津,

这个李光昭以木材尺寸不对为由,

拒绝支付全款。

无奈,

法国人只好找到领事馆出面,

法国领事照会天津官员和海关,

要求严查李光昭并赔偿损失。

几根木材搞成了外交纠纷,

事情闹大了,

同治觉得很丢人,

立即下旨直隶总督李鸿章彻查,

李鸿章一查,

才发现这个李光昭是个骗子,

这位老兄不只坑洋人,也坑皇帝,

从法国人购买的木材只价值五万,

他却向内务府报价三十万!

之前给他的银子也被挥霍一空。

坑人坑到皇帝头上,

同治帝非常恼火。

很快,

皇帝被坑的消息传遍全国,

野游圆明园开趴体的事也被曝光,

全国上下议论纷纷,舆情大哗,

搞的同治小伙子怒火中烧又没地方发泄。

这时候,

全国各地的官员们又联合起来,

再次上书劝谏皇帝停止重修圆明园,

这次,

恭亲王也加入到了劝谏的队伍,

他拿着劝谏的折子跑去找大侄子,

谁知这位大侄子一肚子泻火正好没地方发泄,

一怒之下,将恭亲王撤职降爵,

并下旨吏部尚书文祥,

要治罪处死恭亲王。

好家伙,

事情越闹越大,越闹越离谱,

众大臣只好去找两位太后,

毕竟这圆明园也是以孝敬太后的名义修的,

慈禧,慈安两太后一看舆论风向不对,

于是也赞成停修圆明园。

就这样,在两位太后的干预下,

重修圆明园工程停止了。

同治很郁闷,但也没办法。

最开心的应该还是慈禧,

因为借此机会,

她以“不得已的苦衷”,

重新参与到了朝政国事中,

经过这件事,

朝中大臣们也达成了共识,

凡是在同治皇帝这里谈不明白的事,

就去找两位太后,

最主要的还是找慈禧,

于是,

这位刚刚亲政不到一年的同治皇帝,

再次成为了一个傀儡。

政事无人找,老婆不让碰,

这位精力旺盛的同治帝,

非常郁闷,非常不开心,

在恭亲王儿子载澄的引诱下,

这位18岁的大清皇帝,

开始流连于八大胡同的酒肆和妓院。

为了避免撞见王公大臣,

他又不敢去高级的地方,

只能混迹于偏僻的暗娼小座,

久而久之,荒淫无度,

终于染上了花柳病,

朝廷也知道得这病丢人,

因此只对外宣传皇帝得了天花,

那年月,即使是在皇家,

医术和医疗资源也是贫乏,

咋治都不好,

终于,

公元1874年10月30日,

精神小伙同治皇帝一病不起,

37天后,在养心殿东暖阁,

结束了他19年短暂而痛苦的人生。

同治驾崩后,

慈禧立即命令李鸿章带兵进京给她撑腰,

等一众亲信大臣到京后才宣布同治死讯。

紧接着就是谁来继位的问题。

刚开始,宗亲们希望选一个已经成年或即将成年的皇室子弟来继承大统。

但提名了几个人选都不合适,

有的是不务正业的花花公子,名声太臭,

有的族系太远,资格不够。

最主要慈禧认为,选半大孩子继位,

品性已经基本定型,不好管教,

到时候她这个太后的权力可能会被架空,

因此慈禧提议,选她妹妹的儿子载湉入继大统,

她妹夫是奕譞,也就是道光的第七子,

所以载湉的血统还算名正言顺,

最重要的是年纪小,可以好好教育(控制)。

就这样,年仅4岁的载湉继位,也就是光绪帝。

而光绪从此在名义上也成了慈禧的亲儿子,

他称呼慈禧为亲爸爸,一叫就是一辈子。


年中特惠

最新阅读

    排行榜

  1. 中国式剩女之耻:令9000万单身女性窒息的问题,终于有答案了

  2. 哪些领导人逝世,会下半旗致哀?

  3. 疾控中心首席专家去世!年仅60岁,死因披露,最后露面照不忍直视

  4. 复旦教授:许多研究几乎毫无现实意义,只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

  5. 「克格勃」女间谍X训练大揭密

  6. 以前养儿防老,如今养老防儿?

  7. 央视紧急叫停李幼斌反腐剧《守望者》,两集下架引发舆论热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慈禧太后一生阅男无数,为何最爱这个男人?他死后慈禧伤心落泪!
恭亲王奕䜣有实力铲除顾命八大臣,为何没有铲除慈禧呢?
他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同治皇帝重修圆明园 后来怎么样
溥仪亲口讲述:咸丰帝死后,慈禧斗8位顾命大臣,凶险无比
同治没有子嗣,去世后慈禧给出一个大臣无法反对又居心叵测的建议
慈禧为何一定要罢黜恭亲王? 恭亲王说: 她怕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