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家董其昌擅长楷书、行书、草书诸体,尤以行草造诣最高

少年学书,受启蒙老师的影响,对董其昌的人格书风弃之如敝履。老师也主张学生不可学董,他认为董其昌锋芒毕露、品格不高,说他的书法妍媚有脂粉气。老师把董其昌称为“烂董”,还给我们讲了董其昌父子欺男霸女的故事,从那时起我在心里就把董其昌定格为恶霸坏人,后来的日子,“烂董”的书画我看都不想看一眼。

董其昌《昼锦堂记》局部

上了大学以后,教授在中国美术史的课堂上,常常谈到董其昌对中国绘画的贡献,谈到他的艺术理论以及南北二宗的划分…刚开始我是带着深深的抵触感听课的,要是换了其他的老师这样讲,我早就逃课了,但是,讲美术史的老师是我们学校德高望重的教授,五十年代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和当代知名画家范增是同学,他在课堂上经常讲范增洗涮时背诵唐诗宋词的故事,每次上美术史课,共同课教室都座无虚席,教授的讲课水平与学术魅力由此可见一斑。课间休息时,我把从小对董其昌的认识给教授一讲,教授先是爽朗地哈哈大笑,接着从书袋里取出一本董其昌的书帖递给我,“回去好好看看吧,年轻学子要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认识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思考事物,切记不可用耳朵代替自己的生命体验。”

课后,我回到宿舍,怀着复杂的心情打开了董其昌的书法集,按照我读书的习惯先从前言开始。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翁,香光居士,谥号文敏(同赵孟頫),在书法、绘画及绘画理论、书画鉴定、及诗文写作上都有建树。晚明是社会动荡变迁十分厉害的时代,董其昌十七岁学书,初学颜鲁公《多宝塔》,接着又学钟繇、王羲之书帖,二十岁以后学宋人书法得其关要,后来在当时大收藏家项元汴家见到名家真迹,方获领悟,前前后后经过二十多年,方得古人书法。董其昌认为学“晋人书去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韵”,此乃董其昌独到的书学见解,这对后世书学的影响可谓如雷贯耳。

董其昌《宋之问诗卷》局部

董其昌擅长楷书、行书、草书诸体,尤以行草造诣最高。他的书法融合了晋、唐、宋、元各家书风,自成一体,有飘逸空灵、平淡萧散之境。他用笔精到,笔画圆劲秀逸、平淡古朴,常常以“劲利取势,以虚和取韵”;他强调“提得起笔”而戒“不可信笔”,宜点画轻盈秀劲,多用中锋,笔锋正挺,而少偃笔和滞笔。在章法上字距、行距宽绰,笔简意远,各个独立而又错落有致,随笔生势。董其昌书法清润遒丽,最得墨法,每每书写,无不浓淡成趣,秀润淡雅。明清以来,推崇董其昌书者多为学富五车之大家,康熙皇帝都把董其昌书贴作为自己的临本。

那天我一口气读完了前言,已经让我心生懊悔之意,再细细品读其书法之意蕴更使我震撼不已,不禁为自己少年盲从的执拗迂腐感到羞愧。面对着董其昌先生的文气盎然的书法艺术,我频频谢罪,愿冥冥之中的董其昌先生,原谅宽恕我的无知轻狂,与此同时更深深地感恩引导我的教授。

后来,在学校图书馆又借到了董其昌的画册,此时我才如梦方醒,董其昌先生不仅仅是书法家,而且还是中国美术史上大师级的画家。董其昌二十二岁学画,天才俊逸,中年悟出,自成一家。他集前人大成,融会贯通,提出南北宗的画学审美,所达高度与元四家及唐宋各大家争相媲美,从此载入中国杰出文人画家史册,此后各家画派乃至晚清近三百年的画坛皆受其影响。董其昌的画风源承黄公望、董源,其后学古而变新,始成一代宗师。董其昌不仅自身不断学习进取,其交友圈也十分广泛,其好友陈继儒是为白首之交,李日华、项圣谟、莫是龙皆为至交好友,如此高规格的朋友圈自然互相帮助、互相影响,成就了一批书画名家,正如其挚友陈继儒所评:“狮子一法乳,散为诸名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历史上造诣最深的十位书法家
.[轉帖]中國書法流派——清朝
历代20位书法高人“上善若水”大比拼,你喜欢谁?
王羲之等20位大书法家写“上善若水”, 你最喜欢谁?
美!20位大书法家写“上善若水”
历代书法名家作品赏析(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