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进道教】17岁的流星划过,是时候学习下用道家思想教育孩子了

1

近日,上海发生了一起小编不愿用文字再次描述的悲剧。

17岁的流星划过,暗淡了父母亲人的星空。

痛定思痛,反思中,我们可能是办公室里心平气和的金领白领,我们可能是商场中笑对他人的普通导购,甚至我们可能是手握权力却平易近人的行业领袖…

总之,我们是成年人,我们对待他人富有虚心耐心常常和颜悦色饱含同理心…

唯一的例外,却反而是面对自己孩子时。

孩子面前,我们暴躁我们焦虑我们指责甚至我们能破口大骂还把巴掌狠狠地印在孩子娇弱的身上…

17岁的流星划过,为人父母的我们感同身受。

2

南华真人庄子在《南华真经》至乐篇中讲述了一个叫“鲁候养鸟”的故事。

从前,有一只美丽的海鸟停留在鲁国国都郊外,鲁王非常爱惜这只海鸟,将它饲养在宗庙里,还给它敬酒,演奏音乐,准备牛、羊、猪肉作为它的食物。可海鸟萎靡不振,不敢吃一块肉,不能喝一杯酒,三天后就死了。

鲁国国君的这种做法,就是用供养自己的办法养鸟,不是用豢养鸟的办法养鸟。

这个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并不复杂,那就是我们不能以自己的喜好投射于他人,以至于做出违背自然、违背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的荒唐事。

想想我们在教育孩子时,是不是常同鲁王一样,按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培养孩子、期望在他身上达成自己未能满足的梦想呢?

这个过程中,我们恰恰忽视了孩子本身。

3

道祖老子在《道德经》第十章中开示众生:“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大概意思是:道生成了万物,但不占有万物;替万物做了所有的事情,但不以此要求回报;帮助万物成长,但又不主宰万物。这就是最高深的“德”啊。

高速发展的时代里,每天要在奔波拼搏的我们,每每读到道祖这几句话,似乎暗觉有点不合时宜,因为焦虑的我们时刻都希望拥有更多,习惯主宰更多,想要控制更多…

面对孩子时,同样如此。

可对孩子而言,我们父母越是以“这是我孩子”角度来思考,就越忽略孩子自身的存在:从小到大,帮他穿衣服,刷鞋,挑选兴趣班、选择学校等。事事依赖惯了,平日里都是父母帮我,今天没有帮,我没做好,都怪妈妈!都怪爸爸!

这样教育下,孩子慢慢变得失去了独立与担当,也始终学不会对他人感恩。

有时候,爱要学会放手,教育孩子也如是。

最后,小编决定用纪伯伦的一段诗歌节选以作结尾,因为我竟从中读出了“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母必读】应提倡“以子育育子”
鲁侯养鸟留给我们的教育思考
“道法自然”对教育的启示
从“鲁侯养鸟”说开去
最好的教育,是跟孩子一起成长!
杨阿敏:郑板桥的仁者情怀 | 门外杂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