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毕业季】上海乐队学院的5年成绩单,告诉你什么叫中国交响乐的上海标准!

7月1日,成立整5年的上海乐队学院举行了2017级演奏证书学生的毕业典礼,学院创始人、院长、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给到场的嘉宾包括海内外近10家著名交响乐团团长,展示了一份5年骄人成绩单:5年招收了75名学生,在职业乐团就业的人数达到了52人,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0%(有部分学生仍在读尚未毕业)!余隆称这是“让人难以想象的成果”。

这份成绩单,背后有着更大的意义:作为上海文化品牌又一创新之举,上海乐队学院不负众望地“填补了乐队人才在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空白”,为中国交响乐事业树立一个职业演奏的标准,绘制了一个中国交响音乐事业青年人才培养的蓝本。

“本月19日中国交响乐乐团联盟将正式成立,据统计中国目前有64家专业乐团,其中大部分还在从地方乐团到职业乐团的转变之中。”余隆对参与过乐队学院授课的音乐家们说,“你们参与培养的这些年轻音乐家就是未来的火种,他们将会把你们传授的精神带向所有的乐团之中,带向中国及亚洲的音乐事业中。” 

没想到5年成绩会如此斐然 

时光退回到2014年,在上海乐队学院开幕典礼上,余隆和纽约爱乐乐团的音乐家Cheryl和Cindy一起,带领乐队学院刚入学的第一批学生演奏了莫扎特的双协奏曲。那一刻,余隆和所有人都没想过之后的五年,成绩会如此斐然。余隆曾表示,当时只是探索,毕竟中国完全没有乐队学院的概念。

有上海乐队学院的初步设想,是在2011年冬。当时,中国的古典乐发展越来越迅速,但包括余隆在内的中国古典乐人士却面临这样一种尴尬:演奏员队伍需要扩大,音乐学院刚毕业的学生却又非常稚嫩,舞台经验不足、职业化认知缺失。

余隆担任音乐总监的上海交响乐团,彼时正与纽约爱乐乐团密切接触,而两支百年名团合作的第一大构想,就放在了成立上海乐队学院上——培养人才,对名团而言都意味着责任。

他们积极接触了上海另一家世界级音乐机构——上海音乐学院,作为人才培养的“前端”,上音也正在探索毕业生从学校到职业乐团的转化课题。三方一拍即合,2012年迅速开启了对国内外现有乐队演奏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2013年开启全球招生,2014年9月,首届学生正式入学。 

上海乐队学院辉煌的一页就此翻开。据统计,5年来,毕业生就业的职业乐团既有上海、浙江、湖北、兰州、广州、四川、陕西、福建、内蒙古等国内的团,也有美国、澳大利亚等国际乐团。

更重要的是,有不少人考进乐团都是考取了重要位置。上海交响乐团周平介绍,有19名上海乐队学院毕业生在上海交响乐团就职;广州交响乐团团长陈擎亦表示,在广州交响乐团中,有6名上海乐队学院校友就职,其中4人是首席或副首席。”而上海歌剧院乐队首席陈阳岳彤、上海歌剧院第二小提琴副首席孙敏娴、上海爱乐乐团中提琴首席刘宽、杭州爱乐小号首席姚天浩、贵阳交响乐团大管副首席陈宥安、兰州交响乐团长笛首席/副团长霍定、河南交响乐团圆号首席郎嵩等等,都是上海乐队学院毕业生。

顶层设计加精心调教等于成功 

现在再复盘上海乐队学院5年来的成功,会发现它既是顶层设计的成功,也是上交、纽爱所付出心血的成功。

在考察了欧美的乐队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后,余隆等人发现,德国柏林爱乐乐团卡拉扬乐队学院的“学徒制”,和另一种模式“学位制”,各有利弊。经过反复考察,他们确认将这两种模式结合,在上海乐队学院,有高强度的学习,有首席们的实战训练,当然,最终,也有学位证书。

这在中国果然很受欢迎,但这也意味着,上海乐队学院是有一个不低的门槛,能考进来,就等着脱胎换骨的改造吧。 

刚刚收到贵阳交响乐团大管副首席聘书的学员陈宥安,至今都记得两年前入学后的第一堂专业课,给她授课的是上交大管首席成敏。印象深刻,是因为她第一次见到了优秀学生和职业演奏员之间那道看似细微实则巨大的鸿沟。“我想着开始一定要给老师一个好一点的第一印象,所以做好了心理准备,深深吸气,”她选择了吹莫扎特的大管协奏曲,结果吹完第一个乐句,成老师就叫了暂停,“她跟我说要轻拿轻放。第一个乐句就有这么多的细节要处理,90分钟的上课时间甚至都不够用了。” 

从那一刻开始,陈宥安知道了两年的学习时间,将会有多紧凑。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乐队学院5年来,“上海交响乐团首席授课达30000课时,”周平说,首席们也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很多老师“拖堂”,工作人员告知“超过课时上限没有报酬,老师们仍然愿意为学生们加课”。

除了“主力军”上交的首席们,纽约爱乐乐团每年近30位演奏员分四批次抵沪教学,共提供近500课时专业课和室内乐指导,5年来也已经上了约2800个课时。此外,乐队学院还经常邀请世界各名团的演奏家来上海开大师课,5年来已经开设了1028课时的大师课。

“既然是注重职业演奏员的培养,那自然不仅仅是上课,实战机会也同样重要,”周平说,5年来,乐队学院给学员们提供了23场次国内的校外实践、86场次国外的校外实践,参与校外实践演出曲目套数高达77套,这还不算上海交响乐团作为base,每年提供的130多套音乐季演出,“这个数量甚至超过了很多交响乐团的正职演奏员!”

上海交响乐的贡献是确立标准

5年过去了,乐队学院当年设计的这套人才培养系统,被证明是精密、完善的。余隆也颇为欣慰:“上海乐队学院诞生的意义,远超过它5年来共培养了多少名学生,它的影响是巨大的、且源源不断的——未来乐队青年演奏人才怎么培养?它帮助中国交响乐事业确立了一套标准体系,这套体系,甚至也在影响着欧美。这也是上海交响乐团这些年来国际化、职业化的重要成果之一。” 

上海乐队学院更大的意义,在于它不是单纯给上海交响乐团培养人才,而是给整个中国交响乐事业都提供了范本。余隆说,学院通过邀请各省乐团青年演奏员来沪交流、教师前往各省乐团进行教学这一模式,带动全中国的乐团共同成长。 

中国交响乐事业越来越红火,甚至被欧美认为“古典乐的未来在中国”,然而,中国交响乐不能只有上海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想要像德国那样有“德国无弱团”的美誉,或者像美国那样,有多支乐团能跻身“世界十大名团”,中国各地乐团的演奏水平必须大幅提升。“为什么说上海乐队学院的诞生,意义重大,因为它确立的人才培养标准化体系,不只是局限在上海,”余隆说,学院还通过邀请各省乐团青年演奏员来沪交流、教师前往各省乐团进行教学这一模式,带动全中国的乐团共同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乐队学院首届毕业生全部就业,为全球交响乐领域输送新鲜血液
上海乐队学院迎来第100位毕业生:出发,创造中国交响乐的未来
亚洲最古老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新生活(2)
上交新乐季开幕,140周年庆典音乐会请回老首席
中国音乐团体(十一) 上海交响乐团
“我(乐队长宋国强)的上海交响:乐工春秋五十载”--新书首发式完美告捷 | FantasticClassics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