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考生你怎么超常发挥?

一年一度的中、高考进入了倒计时。不少即将走进考场的学生及他们的家长,往往会将这次考试视为人生的一场“大考”,越是临近考试,心理变化越大,甚至会出现一些焦虑不安的情况。中、高考,不仅仅是考生知识、能力的较量,更是考生心理、体能的比拼。如何定义这一场较为重要的考试?考生如何轻松迎考,发挥出应有的实力?我们特邀请专家针对具体问题,为您提出指导意见,希望对备考、迎考的同学和家长有所帮助。

江苏省南通中学符小彬:

如何在高考中做到正常发挥乃至超常发挥?

被高度关注的中、高考,实质上是智力、体能、心理等方面综合素质的竞争。通过十几年的学习,考生已经基本达到了应该有的智力水平,而体能状态又和心理状态密切关联。因此,调整好了心理状态,就能遇见更好的自己,就在给考试加油!

一般说来,考试的临场发挥有三种状况:失常发挥、正常发挥、超常发挥。失常发挥就是考砸了,学的多考出来的少,发挥出来的知识只是平时的50%以下,它的行为表现往往是思维迟钝、记忆丧失、思路混乱,从心理学的角度归因,往往是过于紧张焦虑;正常发挥就是考好了,平时学的,考试中遇到的,基本用上了,发挥出来的知识是平时的60%——90%,它的行为表现常常是思维、记忆清楚、有效,从心理学的角度归因往往是自信镇定;超常发挥就是考绝了,考出来的知识水平是平时所学的100%——120%,也就是说考的比学的还多,行为表现往往是记忆敏捷、思路畅通,心理学归因是心理流畅。

那么,考生如何在高考中做到正常发挥乃至超常发挥?

首先,要正确定位高考与自己人生的关系。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令人难忘,考上心仪的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接触到优秀的导师与同学,在潜心研习的前提下,人生有可能驶上快车道。

但是,上大学不是唯一的成才之路,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和继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更为重要。睁开眼睛看周遭,不难发现,有不少名牌大学毕业生,并不一定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有些一般大学的毕业生甚至没有上过大学的人却成了优秀人士。著名国学大师、学富五车的钱穆先生填表格时,学历一栏永远填着“无”,而专长一栏却填着“经、史、子、集”,他没有上大学,不是科班出身,可他几乎读遍了中国的优秀典籍,出了一本又一本的学术著作,他是成功的。这当中原因固然很多,但优秀人士总有一个共有的特点,那就是:不断地学习,从书本中学习,从实践中学习。

大家需要认真思考:“万一考砸了,怎么办?”父母亲回避式的“不要瞎想!”和违心的“没关系!”都有可能让孩子出现心理学上的“瓦伦达心态”。“想赢!不怕输!”是最好的心态!要知道当下是个多元时代,上大学,上重点大学很重要,但是上大学,上重点大学不是唯一的出路,我们需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继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

其次,要把握良好的应试策略。

第一,要相信自己。心理学有一个研究成果,就是相信你自己能行,哪怕你事实上并不太能行,永远比也许你很行可你认为自己不行,要强百倍。

心理学原理中有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就是如果一个人坚信某件事情会发生,就会产生一种力量,努力去实现这一预言——心想事成。身体和内心,一直在倾听着思想和意志的决定。大家平日的行为,有些在意识层面,比如看书、演讲,受意志支配。有些在潜意识层面,比如你并不能控制心跳的速度,也无法决定夜间睡眠做不做梦,身体里都有一套程序自动控制了。这些部门尽职尽责,主动地配合着你。如果你对自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们也会殚精竭虑地为此努力,将身心调整到最好的状态。如果你三心二意,它们也就真的懈怠了,以为这才是为你服务。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人说:“我就担心那个倒霉的事情会发生,果不其然,它发生了。”原因就是他一直担心,这是消极的心想事成,大家需要积极的心想事成。“我一定能学好数学!我一定能考好语文!”

第二,要有适度的紧张。适度的、短暂时间的紧张——心跳略微加快,呼吸比平时略显急促,能使人积极地处于临战状态,能调动大脑集中思维,增强感觉功能,提高效率,甚至会急中生智,做出平时能力不及的事情。这对应对考试是有利的。唐代诗人卢纶写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当次日清晨大家去寻找“死虎”时,发现卧在地上的不过是一块像老虎的巨石。再看那枝箭,箭镞竟然深深地埋进了石头里。李广也暗暗称奇,随即再引弓射石,无论使多大的劲,箭都再也射不进石头了。人在受到惊吓或精神紧张、亢奋时,会迸发出超常的能量,不只是飞将军李广!

第三,消除过分的紧张。如果一提到考试就烦躁、慌乱、吃饭不香、睡觉不实;甚至考试时,会突然间脑子里一片空白,出现思维呆滞、错觉等现象。这就是过分紧张、焦虑了。

还有同学会心理问题躯体化,表现为感冒、肠胃不适、拉肚子等症状。排除了生理原因(着凉、吃了不卫生食物等),可以考虑是心理原因造成的。这样就不必要乱吃药,只需要解决自己的心理紧张,生理上的症状就会消失了。

大家首先需要关照好自己的身体:做一做深呼吸。另外水是最佳的消解紧张和焦虑的饮品,喝一小口水,慢慢地咽下。香蕉也是快速提供能量,消解焦虑的最佳水果。接着,感知并接纳情绪,跟自己的情绪呆一会儿,而不是回避它。昏昏欲睡,玩游戏,和父母、老师争执……都是通过打岔的方式来回避紧张、焦虑。你越想撇开负面情绪,越是撇不开,索性指认它、接纳它、认可它,情绪反而放下来一些了。然后再想“我跟自己说了什么让自己这样的紧张?”“我说的一定对吗?”然后作用于自己的认知:“上大学上重点大学是很重要,但不是唯一的出路。”“我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不要只盯着这一次。”最后,用深呼吸法、紧张放松法、想象放松法等帮助自己放松。

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能让你拥有有强大的内心,从而消解过分紧张的情绪。早晨起床后、晚上睡觉前,跟自己说:“我也许能考取——我能考取——我一定能考取!”

有同学会出现失眠。要明白,对失眠后果恐惧的副作用远远大于失眠本身。大家正是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候,到了考场,一兴奋,照样能大脑清醒思维敏捷。

当紧张到不断要去洗手间时,怎么办?考试期间饮食要清淡,不吃油腻的食物,这样就不会太有口渴的感觉。口渴可以吃一些水果,尽量少喝水。如果有去洗手间的欲望,一般是心理紧张造成的。考试前可以静静地在考场休息室独处,让自己和自己的情绪感受呆一会儿,也可以做做深呼吸、放松操等,离考试还有二十分钟时,可以去一下洗手间。

情绪会传染。家长和老师更要拥有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不把负面情绪传染给孩子。在行为上,不改变原来的生活节奏,不过分关心孩子。选择把手头没有做完的材料和练习发给学生,可能是老师消解焦虑的方式。但考试前学生拿着大把的压根儿来不及做的练习,常常会增加焦虑。老师需要相信自己,相信学生,给时间让学生查漏补缺,让他们做自己需要做的,而不全是老师规定做的事情。

怎样才是心理流畅的巅峰体验状态?就是处于一种高度忘我的、专注的、享受考试的状态,即凯撒大帝的那种“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的豪迈感觉。这种状态可以通过练习心理暗示、心理放松而获得。

高中三年苦读,大家已经拥有了相当的文化资本,也拥有了更多的“心理资本”——自我激励与有效管理自己的能力。相信借高考的机会,磨炼心智,调适心理,我们一定会遇上更好的自己!

祝福你,每一位考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考前焦虑怎么办!心理学专家支招!
六月高考季 各位小朋友准备工作可做好?
距离高考不到一个月,做到这些事半功倍
摆正心态
贵阳晚报特别策划|“心”启程·迎高考——从容不迫,让生活一切如常
在线心理咨询师:三类高考生及大学毕业生的心态分析与焦虑对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