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铁岭历史沿革
辽宁省北部,松辽平原(东北平原)中段..铁岭县资源丰富,物阜粮丰。全县地貌呈“五山一水四分田”,山水村田兼有,耕地平坦肥沃,历来是辽宁省较为发达的农业区。境内水源充足,辽河及其8条支流纵横交汇,建有16座大中小型水库。东部山区有广茂的森林,大量的林果产品,以及山野菜、中草药等资源。
地名来源
铁岭县名源于铁岭卫,史称富州、银州。明洪武二十六年 (1393年)置铁岭卫于银州 (今铁岭市)。清康熙三年(1664年)废铁岭卫置铁岭县。

    铁岭地名的由来
    铁岭是一个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城。以前这个地方不叫铁岭,以铁岭为名是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明朝以前这里曾先后有过银州和新兴等名字。银州是辽代所设,《辽史》中有“银州本渤海富州,太祖以银冶更名”的记载,说的是银州之前曾名富州,但富州不在今辽宁而在黑龙江。银州是辽代将原在黑龙江流域的富州更名南迁的名字。辽灭亡后到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中间经历金、元二个朝代,金朝废银州改新兴县,新兴县亦被称为古银州。明朝建立后的第26年,这个被称作古银州的地方开始有了铁岭这个名字。
    明朝为什么把古银州改成铁岭呢?这须对明朝的军事体制稍加说明,因为铁岭这个名称主要缘于明朝的军事建制。
    铁岭原为“铁岭卫”的简称,如同天津原为天津卫,沈阳原为沈阳卫一样,原来都是明朝军事组织的名称。
    “卫”和“所”都是军事单位,其中“所”又分为千户所和百户所。从人数上看“卫”相当于现今的师,千户所大约相当于现今的团,百户所大约相当于连。按明初的编额定员,大致5600人为一卫,1120人为一千户所,112人为一百户所,通常每卫辖五个千户所,每千户所下辖十个百户所百户所下辖二总旗,十小旗;每总旗50人,每小旗10人,卫所设卫指挥、千户、百户等官。
    卫所的军士全都别立户籍,且分有土地,称作军户。军户都是专职且世袭,一经签派为兵就不能脱籍。平时卫所大部分军户种地,屯田自养,少部分军户训练并担当防务,军饷大部由屯田所得自养。
    卫所之上设都指挥使司,通称都司;明初全国共设17个都司和3个行都司。中央设中、左、右、前、后五军都府专门管理都司和卫所。洪武26年,全国设内外卫329个,单独的千户所65个;明建国之初大约有军队180多万,这些军队全部编制在卫所之中,铁岭卫就是其中之一。
    初置辽东都司时,辽东地区与朝鲜的边界依习惯分于鸭绿江。洪武21年,朱元璋诏命辽东,依元朝时期疆界为大明与朝鲜的边界,并任命刘显到原元朝时期的边界古铁岭建卫,名铁岭卫。古铁岭在今朝鲜江原道元山南,距平壤150公里;元初时曾为中朝边界,后为高丽夺回,将边界推至鸭绿江,古铁岭成为朝鲜腹地。因而,朱元璋依元朝旧疆置界的决定遭到朝鲜的顽强抵制,后经朝鲜人的长期交涉,明朝做了让步,并于5年以后即洪武26年将铁岭卫迁到古银州城,从此这里便以铁岭这个名字名世。)

历史沿革

铁岭县春秋战国时为东胡族活动区。

秦、汉时属辽东郡。东汉时属玄菟郡。三国魏时因之。

东晋元兴三年(公元404年)被高句丽割据,直至隋末唐初。

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属安东都护府延津州地。

五代十国时为契丹所据。

辽为银州地,属东京道。

金属咸平府。元复称银州,仍属咸平府。

明治铁岭卫,隶属辽东都司。

清康熙三年(1664四年)废铁岭卫,置铁岭县,属奉天府。

民国初沿称铁岭县,属奉天省辽沈道。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

1937年12月增设铁岭市。

1945年“九·三”胜利后,建立铁岭县民主联合政府。

1946年三月国民党进驻,设铁岭县政府。我县人民政府迁至今法库县蛇山沟。

1948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我军解放铁岭县,县人民政府迁回银州镇,属辽西省,

1954年划归辽宁省。
文物古迹
 
青龙山山城
铁岭县催阵堡乡张楼子村西南1.5公里处的凡河南岸,是辽东地区最靠近辽河东岸的一处高句丽山城。青龙山山城大致可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西部地区是一条南北向的狭长沟谷,是比较封闭的“城中城”;东城区以中间一道东西向的马鞍装山梁将其分作南北两部。整个山城有南、西、北3个城门。城内有瞭望台、“点将台”、蓄水池、城内盘道、“高丽坡”等遗迹。山城基本呈椭圆形,城墙全长2213米。
古城

催阵堡高句丽山城位于铁岭县东南,凡河北岸,是高句丽中期具有代表性的军事城。大约建于公元前37年至公元668年,位于凡河北岸东西走向山脉中部的瓮型山谷中,属簸箕型山城。山城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2公里,南北长1.5公里,周长5200米,至少可容纳一个万人大军。山城有南、北两个城门,城墙以土、石混筑,最高处可达6至7米。现城内有拦水坝、蓄水池、角台、营房等遗址,是东北地区保留的最大的一座高句丽山城。

 古墓

李成梁墓址位于催阵堡乡新坟村,墓前曾有石碑、石人、石马,但因年久失修,已埋入土中;李如松墓在催阵堡乡小屯村,墓前尚存部分石人、石马、石羊、石人装束仍可见,石马石羊形态仍可辨。

李成梁(1526~1615),明朝名将。字汝契、朝鲜族、铁岭人。两次任辽东总兵,在镇辽期间,屡获战功。

李如松(1549-1598),字子茂,号仰城,辽东铁岭卫人。辽东总兵李成梁之长子,明朝名将,万历中期援朝鲜,以其抗倭成就名垂千古,其中犹值得赞叹的是他指挥的闻名世界的壬辰抗倭战争,出任辽东总兵,后在与蒙古部落的交战中阵亡。
 
 
历史事件

明清十五堡之役

十五堡之役是继抚顺之役以后,后金首领努尔哈赤试探性进攻明朝的第二大战役,此役中曹雪芹太高祖父曹世选被俘沦为正白旗包衣奴,此役后清军正式征明,依次攻占辽北、辽南和辽西等关外明土,后入主中原,统一全国,关东曹氏家族曹世选一支也随清军回迁关内,成为清皇室内务府世奴。十五堡之役的导火线是明朝禁止并驱逐在明边墙内柴河、三岔儿、抚安等地耕种的建州女真人。据《清太祖实录》载,努尔哈赤于1618年5月17日统兵征明。是役,攻克铁岭凡河流域堡城15座,招服1座,俘获明朝人口30万,其中包括曹雪芹太高祖父曹世选和高祖父曹振彦。

 
 
 
 
 
 
 
 
 
 
 
 
 
 
 
 
 
 
铁岭历史悠久,远在70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生息活动。有文字记载历史约4000年。
夏、商、西周时期,铁岭地区境域属青州。
春秋战国 时期境域南部属辽东郡,北部为东胡辖地。秦、两汉时期,境域大都属辽东郡。东汉三国西晋时期境域南部属玄菟郡,北部开原、昌图属扶余。
东晋 时期境域属玄菟郡。南北朝时期,境域处于契丹领地。
隋   时期,境域属高句丽辖地。
唐朝时期境域南部属安东都护府,西北部属枯漠都督府,昌图曾归渤海鸭
铁岭原在朝鲜半岛北部
绿府、扶余府管辖,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唐渤海大氏取越喜地改富州,即今铁岭城。
917年,辽太祖在此地冶炼银子,故将富州改为银州,辽朝时期境域大部分属东京道辽阳府。金朝时期,境域南部属东京路咸平府,西部属北京路,东北部属上京路会宁府。元朝时期,境域西部属中书省会昌路,其余属开原路咸平府。
明朝时期,在银州设铁岭卫,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徙铁岭卫于沈阳、开原间古银州之地,境域南部属辽东都指挥使司铁岭卫,西部属辽河套扶余卫,北部属三万卫。
清朝时期,清初顺治元年(1644)清军入关,先后在东北设奉天、吉林、黑龙江将军,于奉天设奉天府。康熙三年(1664)废卫设县,铁岭、开原县属奉天府辖地,时铁岭境域东北部(西丰)被封禁为大围场,西部、北部为内蒙古科尔沁部。清朝的后期境域内建置比较多,光绪三年(1877)改昌图厅为昌图府,光绪三十三年(1907)废奉天将军,设置奉天巡抚,改为行省,铁岭境域属东三省总督。清朝末年,境域内铁岭、开原、昌图、康平、西丰五县属奉天省。

民国2年(1913)实行省县制,境域南部属奉天省辽沈道,西部、北部为洮昌道。民国17年(1928),张学良举行东北易帜,1929年2月5日改奉天省为辽宁省,铁岭境域属辽宁省。民国21年(1932),伪满洲国成立后,改辽宁省为奉天省,铁岭隶属奉天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铁岭境域属辽西省。1954年9月1日,辽东、辽西两省合并为辽宁省,铁岭境域隶属辽宁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辽宁铁岭县懿路石塔(明)
【辽宁省县名志】铁岭县名来源
大明--中国真正的伟大疆土
关于《辽史》中有关渤海国富州与辽代银州的考证
铁岭:三方匾额见证铁岭古城历史
赵本山眼中的大城市铁岭,其实并没有铁,而是因为朱元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