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顺流指向未来的洪荒之力,找寻撬起地球的支点

如果未来是可见的,你会如何操控当下,达到理想的那个未来?

未来是可以预见的吗?

预言、先知、占卜、数据推演。
不管生活在什么时代,科技如何发展,人们总是热衷探寻未来。

有人说,未来是可塑的,只要努力人定胜天;有人说,未来是不稳定的,任何一个小事件都会对它产生变化;有人说,未来是天机定数,人力不可逆改。
或者在大多数人眼中,未来是尽人事听天命的顺其自然。

然而有一个人,他引领一个全球久负盛名的机构,精准预测了数百次大变革。他说——未来是可见的。你可以学会理解未来的技能,让它帮你塑造你的未来。

给你一个机会,你愿不愿意听他说一说《理解未来的七个原则》?


什么是理解未来

作者在开篇明确指出,理解未来的本质是理解趋势

理解未来所应用的技能,名为“闪现的远见力”,他构建在五感、直觉、以及时间维度基础之上。理解未来的远见力是一种感性认识,是可以经由开发、细化、强化得到的技能。

在25年的系统研究和应用下,作者发现并整理出它的七个触发器:

1、从确定性开始2、洞察先机3、变革4、跳出你面临的问题5、反其道而行6、重新定义和再创造7、主导未来

不得不说,作者确实是一个逻辑非常严密的未来学家,全书正是以这7个触发器按照顺序构成目录。每个触发器之间逻辑结构层层递进,虽然作者本人也说,未必每一次闪现的远见力都会运用到所有这些触发器,但清楚理解他们就好像认识旋律的音符一样,我们早晚会用到他们。

从确定性开始——使用硬趋势预测将会发生什么

像巴菲特一样炒股

春去秋来,潮涨潮落,是典型的自然界周期变化,论到人类社会,也有“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言论。纵观历史,政治、经济两界似乎有更多证据证明,只要掌握了事物的周期变化规律,就能预测未来。
可惜,人们如果单纯的以周期变化作为目标指引,很可能会像著名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那样,面对破产重组危机。

周期规律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作者提出,虽然深谙周期性变化是远见力的一大重点,但并非最关键要素,因为它并不全面。世间有一种截然不同的变化模式——线性变化。线性变化只往单一方向发展,并不循环往复,比如年龄。
简言之,远见力就是要认识线性变化,并发现其与周期变化的关系。

趋势正是这两种变化的反映。

人们往往利用趋势预测未来,通常这种预测时准时不准,所以人们同时质疑趋势。
经过研究,作者发现趋势实则分为两种——软趋势与硬趋势。
股神巴菲特正是掌握了周期变化规律,以及硬趋势走向,才在证券市场引领风头数十年不败。

所以,理解未来的第一步,从确定性开始——使用硬趋势预测将会发生什么。



远见力的力量——找出硬趋势,就能看到未来;找到软趋势,就能打造未来。

洞察先机——基于你所知的未来,确定策略

及时反应就太晚了

“灵活主动”是人们近来很喜欢的一种特质,然而世界变化如此剧烈的今日,知识也好,技术也好,更新迭代的速度几乎以天来计算,“主动”已经落伍了。
试想一个商业场景,如果发现问题时才主动迎击,其实已经是面对被动局势,所做的一不能确认行动是否正确,二以亡羊补牢之势弥补,已经所有损失。
所以作者提出要超越主动做到“先发制人”

先发制人意味着洞察先机,从主动反应到洞察先机,似乎有种疲于奔命的即视感,但事实是,我们要先放慢脚步——停、看、听。
好像俗语里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在行动之前可以静下来思考,最明显的好处就是避免显而易见的错误,防微杜渐,不给问题的到来留下机会。再者,通过倾听和分析,引导未来的远见力也会在这个阶段不断受到训练。

作者特别在这个篇章里提到催化时代的知识、信息、科技几何增长背后的几股确定性硬趋势,并通过举例告诉人如何通过它们洞察先机。

它们分别是:

科技进步的八大路径:
  • 去物质化
  • 虚拟化
  • 移动化
  • 产品智能化
  • 网络化
  • 互动化
  • 全球化
  • 汇聚化
三大数字化油门:
  • 运算处理能力
  • 带宽
  • 存储容量

这几股自古至今一直存在的趋势,数十年前还不被人所重视。好像长河发源地的细小水流,看起来不成任何气候,然而随着时间积累与地势变化,这些水流不断积存,汇聚,终于在20世纪末,他们汇聚成一条巨浪,以铺天盖地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作者说,21世纪远见力的主要动力就是技术进步的硬趋势,我们正生活在这条垂直上升的潮流之上。


主动,是因为反应灵活;先发制人,是因为洞察先机。

变革——利用技术驱动型变革发挥你的优势

改变游戏规则的苹果

苹果公司带来的变革是前人的无可想象。

ipod出现之前,没有人想得到传统唱片业会以如此速度衰败;iPhone出现之前,没人想得到智能手机可以没有按键。
人们说乔布斯是创新的天才。
只是,一切创新的起点原本摆在所有人面前——上文提到的科技进步的八大路径,以及三大数字化油门。
不可否认苹果公司确实存在一批创新的天才,但他们成功的核心在于利用技术发展趋势,驱动变革,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乔布斯不但看到未来的趋势,同时更利用这个趋势引领了市场的变革。

根据《新牛津美语词典》,“变革”表示“进行了彻底或巨大的改变”。变革意味着做一些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事。

当然,一味变革并不能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因为市场毕竟是大多数普通人的,所以这里作者又引出一条重要的远见力原则,它支配着数字化变革在现实世界中发挥作用:兼容并包原则



限制已被打破,从一只鱼缸变成一片汪洋,你准备好去自由遨游了吗?

跳出你面临的问题——这并非真正的问题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本章节内容颇有这首诗的意味,智者谓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或许就是作者提到的跳出眼前问题的迷惑
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政策,很多时候面对威胁到生死存亡的问题,如果仅仅因为紧迫感只看到眼前采取行动,难免会解读到错误的趋势。
有意思的是,作者这里再次提到趋势,但没有否定趋势的正确性,而是针对当事人的解读方向错误。

要解决最棘手的问题,关键在于认识到,摆在眼前的并不是我们面临的真正问题,他们可能是只来干扰我们视线的,真正的问题则隐藏在错认为的问题之后。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
核心问题正是解决危机的支点,但错误的思考方向就好像有色眼镜一样,让视力正常的人变成色盲,如何找到隐藏在表象问题背后的核心问题,作者提倡使用“剥洋葱”的方法来思考。

很形象的比喻,就像洋葱一样,核心问题被眼前纷杂的信息重重包围,找到它就要先慢下来,利用“停、看、听”。(这里又联系上一章内容了,作者的逻辑结构是多么严密)



找到那个让你撬动地球的支点——核心问题

手握通向未来的钥匙

作者以第一个触发点——找出确定的硬趋势为基础,利用第二个和第三个触发点——洞察先机+变革作为远见力的发酵活化,再到第四个触发点——找寻核心问题为关键,已经帮我们画出了一条通向未来的节点图。

全书接下来三章,同时也是理解未来的剩下三个触发器,着重指导人如何活用前面得出的结论引导具体行动,这三个方法如下:

  • 反其道而行——看向没有人关注的方向,做没有人做过的事
  • 重新定义和再创造——用强有力的新方式识别并利用你的独特性
  • 主导未来——否则别人就会指给你一个未来

至此,作者已经把通向未来的钥匙——远见力的七个触发点——交托至我们手中。

理解未来,需要不断根据这套方法训练自己,正如书的开篇写到:

使用远见力的触发器就像走路。当你将走路的过程分解,会相当复杂。所以,婴儿开始学步的时候都很难。
远见力也是这样。
开始的时候你要有意识地锻炼全部七个心理过程,一次一个,慢速仔细。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变得更自然,并最终流畅运用,几乎毫不费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理解这七个原则,你也可以预测未来。
掌握了这7个原则,你便拥有“预测未来”的能力
理解未来的 7 个原则
想要有远见,实现看到不可见,做到不可能?翻开这本书就知道答案了
如何能预测未来?
掌握这七点,你也可以成为一个有远见的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