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什么都会一点,怪不得你这么平庸

作者/若言


读书不思考,不如不读。

假期3天看完《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有很多感触。

“斜杠青年”很火,但我想给它泼一盆冷水。


1.“什么都会一点”跟“什么都不会”,没有本质区别

“斜杠青年”绝对是2016的热词之一,很多人内心暗爽,终于找到最贴切的词语形容自己,也很多人在这个年度热词的冲刷下迷失自己。

“如何成为一名斜杠青年”成为了很多年轻人的职业规划。

就连我自己,刚听到“斜杠青年”这个洋气的词语时 ,也觉得特别酷。立马给自己制定了一三五练习写作,二四学PS,周末两天学摄影的计划。

跟我一样努力的年轻人不在少数,同时在摄影、写作、英语等微课班穿梭。

每天自带鸡血、激情澎湃。

但坚持一段时间之后我就发现问题了,每天都在赶场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留给消化和练习的时间并不多。

根据遗忘曲线,9小时内不及时消化巩固,到第二天能记起的知识就只剩35%了。

应付下考试还可以,但对于需要大量实操才能熟练掌握的社会技能来说却是最致命的。

就像这本书提到的,在《数学与心理学杂志》上的论文表明,人在才能上的学习积累通常呈现出S形曲线的特征。


如果你不专注,同时开始几件事情,就很有可能永远处在“缓慢起步期”。

从写作的缓慢起步期跳到画画、摄影、设计的缓慢起步期,无法进入快速提升期,也别妄想迎来高原期。

“什么都会一点”在某种层面上等同于“什么都不会”,直接带来的后果是你要跟大量同处缓慢起步期的人竞争相对初级的岗位,获得较低水平的收入。

2.“木桶理论”在职场上水土不服,没有突出的长板才最危险

大家都知道“木桶理论”,说的是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木桶理论很适用于团队管理,但却不适用于个人。

因为如果一家公司信奉木桶理论,它必定要求所属的每一块木板都尽可能长,不允许特别短的木板存在。也就是每一位员工都要足够胜任岗位,不允许能力平平的员工出现。

由于企业里的分工非常明细,一个岗位对应一种核心能力,所以你最需要打磨的是本岗位核心技能,而不是面面俱到的能力。

“斜杠青年”也好,“T型人”也罢,都是难能可贵的人才。

但很多人看了不同领域的书,学了五花八门的课程,却都学成了三脚猫功夫,没一样拿得出手,这样在求职和事业发展中就会特别被动。

要想成为“T”型人,你得先做好纵向的那一竖,在某一领域足够专业、出彩,站稳脚跟,再求那一横也不迟。

而且在一个领域深入钻研后,在其它领域也更能触类旁通。

这样做的另外一个好处是,你在某个领域提前积累的口碑、信任、人脉等资源,会直接迁移到你正在尝试的新领域。

比如秋叶大叔,当他把PPT做得足够出彩,被贴上“PPT教父”的标签后,他再尝试开发的Word、Excel课程,以及出版的各种书籍,主导的知识训练营,都会直接收获一大批的拥趸,从而赢在了起点。

3.采用“杠铃策略”,平衡自己的短板

你心里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明知道自己的短板却还置之不顾,不做任何补救吗?

如果一个明显的职业短板,让你在做某些事情时力不从心,你可以采用塔勒布提出的“杠铃策略”,专注一个既定领域进行学习,另外抽出较小的一部分时间进行其它领域的尝试。

比如你一周有10个小时固定学习时间,那你可以在其中的8个小时专注于主业,在余下的2个小时里学习一些小而美的技能,从而补上自己的短板。

书中还提到一个更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通过与人合作来平衡自己的劣势。

秋叶大叔在他的公众号上提到过,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是钉子型的,擅长某一特定领域,同一时期只能固定一个坑。

而他是“锤子型思维”的人,凡是他不擅长的事,他都会去找钉子合作。

他把自己做成一个平台,运营小而美的“69社群”,整合各种钉子资源,聚拢的钉子越多,做事就越得心应手。

最后,奉劝所有前途迷茫,拼爹无望的年轻人,在资源匮乏的条件下,把为数不多的资源(时间、精力、金钱等)聚拢起来,专注投入到一件事上,先做好出彩的“一杠”,切勿贪多求快、心浮气躁。

END

《精进》是一本好书,但对于没有太多知识积累的大学生或职场新人,读起来会比较枯燥。

我将会挑出本书最精华的部分,结合个人感悟进行领读,让你省钱省力地吸收全书精华。


PS:如果喜欢,可以不打赏,但一定要点赞哦,谢谢!!

作者 | 若言,90后干货、鸡汤写手

把小小的坚持当作生活本身。2016,每天看书2小时,一年读50本书,制作20份读书笔记PPT,坚持每周≥1次更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木桶效应与自我提升
珍珠理论
什么是新时代的人才结构,用这个木桶就够了
木桶理论
成功一二三魔式精彩剖析让你醐醍灌顶
反短板理论木桶的容量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