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恼人的“梅核气”

在门诊工作的医生,常会遇到这样的患者,自诉咽中不适,如有物梗喉,咽之不下,咯之不出,胸中窒闷或兼胁痛、心悸、呃逆、恶心等症状,特别是当精神抑郁不乐或疲劳时,喉间哽塞更加明显,但是吃饭时却并不感到有吞咽障碍。如果请五官科医生检查或钡剂食道透视,也不会发现明显病变,这种病就是大家俗称的梅核气。

梅核气
////

现代医学将梅核气称为咽喉神经官能症,有人称其为“癔球”,它实际上属于一种神经性的感觉过敏。特别是患有慢性咽炎的患者,因局部的炎性刺激,更容易出现梅核气的症状。据统计,此症以中年妇女发病率最高,而且往往病程较长且缠绵难愈。此症特点是易受情绪波动的影响,在情绪波动与精神专注于咽喉局部时哽阻异物感更加明显。而在工作忙碌、专注于工作以及睡眠后症状减轻或消失。调查研究表明,近年来,这种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大多是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心理压力增大,精神紧张抑郁焦虑造成的。


中医认为,此证属郁证范畴,病机多为情志失调,肝郁气滞痰凝,咽部痰气互结所致,故治疗应以化痰、降气、镇逆为主要治疗大法。如张仲景早在《金匮要略》中就记载:“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此方为治梅核气之祖方,后世之四七汤、七气汤等都是由此加减而成。笔者也多以半夏厚朴汤为主方加减治疗。方例:清半夏12克,厚朴10克,茯苓12克,陈皮6克,紫苏梗12克,枇杷叶10克,竹茹10克,桔梗10克,甘草6克,生姜3片。旋覆花、代赭石、郁金、香附、玫瑰花、绿萼梅、佛手、柴胡、浙贝母、白芍等常随证加减。此外,中成药橘红丸、沉香舒气丸等也可选用。

厚朴

临证表明,上方除气滞不舒外,以舌苔白腻或腻滑为用方关键。若平时患有慢性咽炎,表现为肺胃津伤、虚火上炎、咽干红肿、舌红少苔者,则不宜应用上方。正如《金匮要略》指出:“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麦门冬汤主之。”笔者多以此方与玄麦甘桔汤合用治之。方例:麦冬10克,玄参10克,桔梗10克,沙参12克,石斛10克,白芍12克,陈皮6克,生甘草6克。此外,连翘、金银花、浙贝母、黄芩、乌梅、玉竹、金荞麦、锦灯笼、太子参等可随症加减。总之,此类病症应根据病情变化,应用化痰、理气、开郁、降逆、养阴等法综合治之,不可过于拘泥,徒守一法。

此证多以情绪波动为诱因引发,所以,保持平和乐观愉悦的心态,减少与避免不良精神刺激,及时宣泄缓解心理压力,在精神上不过于关注此病,以及戒烟少酒、少吃辛辣刺激性食品、注意及时饮水等,对防止与减少此症的发作,都有重要意义。若抑郁情绪严重,还可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梅核气与半夏厚朴汤
梅核气的症状是什么?
张仲景的名方,适合慢性咽炎,情绪郁结,咳吐吞咽不舒的人
梅核气证治
经方治疗梅核气一例
医案分享(5)---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