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学本草——黄连
userphoto

2023.06.08 江苏

关注

黄连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味连、雅连主产于四川、湖北。云连主产于云南。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干燥,撞去残留须根。本品气微,味极苦。以切面鲜黄,味极苦者为佳。生用或清炒、姜汁炙、酒炙、吴茱萸水炙用。

黄连(来源:来源:HKBU)


中药故事

从前,在土家族居住的黄水山上,有一位姓韩的名医,由于医术高明,远近都有人来请他去治病。因韩大夫出门时间多,故而请了一位帮工来管理种草药的园子。

韩大夫有个女儿,长得聪明、活泼又漂亮,老俩口视如掌上明珠。闺女也喜欢种花种药材,有一年正月后的一个早上,寒霜未化,冷气袭人,闺女来到种草药的园子,见到花儿未开,草未萌芽,就沿着后门小路往山上走。忽然她看到路边有一朵油绿色的小花开放了,便蹲下来把它连根挖起,移栽到园子里了。帮工看到这株在天寒地冻的正月开花的野草,也很喜欢,在他的精心照料下,那草越长越茂盛,后来结了籽。第二年,园子里绿色的小花开得更多了。

不料,韩大夫的闺女得了一种怪病,满身燥热,又吐又拉。三天就瘦得皮包骨了。韩医生外出未回,母亲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不时为女儿的病伤心落泪。

帮工看在眼里,也很焦急,忽然他想起那绿色的小花,这种花能不能做药呢?前几个月自己喉咙痛,偶然摘下一片叶子,嚼了一下,虽然苦得要,但过了两个小时喉咙就不痛了。姑娘这病,不妨试一试。想到这里,他就连根带叶拔了一株,煎成一碗汤药,给姑娘喝下,谁知早上喝药,下午病就好了。再喝了两次,病居然全好了。

这时韩大夫回来了,一问经过,便连声说:“谢谢你,我女儿患的胃肠胃热重,一定要清热解毒的药才治得好。这开绿色的小草,看来对清热解毒有特效呀!”韩大夫并不知这小草叫什么名字,而这位帮工姓黄名连,为了感谢帮工为他闺女治好了病,韩大夫就将这草药定名为黄连了。


中药介绍

【药性】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应用】

1.湿热痞满,呕吐,泻痢 本品大苦大寒,清热燥湿之力胜于黄芩,尤长于清泄中焦脾胃、大肠湿热,常用治湿热泻痢、呕吐,尤为治泻痢要药。病轻者,单用有效;或与黄柏、秦皮、白头翁同用,如白头翁汤(《伤寒论》);若配木香,可治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如香连丸(《兵部手集方》);若与白芍、木香、槟榔等配伍,可用治湿热泻痢,下痢脓血,如芍药汤(《医学六书》);治湿热下痢脓血日久,可与椿皮、乌梅等配伍;若与葛根、黄芩等同用,可治湿热泻痢兼表证发热者,如葛根芩连汤(《伤寒论》)。本品治湿热蕴结脾胃,胸腹痞满、呕吐泄泻,常与厚朴、石菖蒲、半夏等燥湿行气药同用,如连朴饮(《霍乱论》);或与黄芩、半夏、干姜等同用,如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2.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 本品清热泻火力强,尤善清心火,对心经热盛所致多种病让均有较好疗效。治热病扰心,高热烦躁,甚则神昏谵语,常与连翘、牛黄等同用,如黄连解毒汤(《外科正宗》);治心火亢盛,心烦失眠者,常与朱砂、生甘草同用,如黄连安神丸(《仁斋直指方》):若配白芍、阿胶等滋阴养血之品,可用治心火亢盛,热盛耗伤阴血之虚烦失眠、心悸怔仲,如黄连阿胶汤(《伤寒论》);若配肉桂,可治心火上炎,心肾不交之怔仲不寐,如交泰丸(《四科简效方》)。

3.血热吐衄 本品苦寒清泄,善于清热泻火解毒,治疗邪火内炽,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常与大黄、黄芩配伍,如泻心汤(《金匮要略》)。

4.胃热呕吐吞酸、消渴,胃火牙痛 本品善于清泻胃火。治胃热呕吐,常配伍半夏、竹茹、橘皮,如黄连橘皮竹茹汤(《温热经纬》);若与吴茱萸同用,可治肝火犯胃,呕吐吞酸,即左金丸(《丹溪心法》)。治胃热炽盛,消谷善饥,烦渴多饮之消渴证,常与麦冬、芦根、天花粉同用。治胃火上攻,牙龈肿痛,常与生地黄、升麻、牡丹皮等同用,如清胃散(《兰室秘藏》)。

5.痈肿疗疮,目赤肿痛,口舌生疮 本品既能清热燥湿,又能泻火解毒,尤善疗疗毒。用治痈肿疗毒,多与黄芩、黄柏、栀子同用,如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外用可与黄柏、栀子等配伍。治目赤肿痛,赤脉胬肉,可与青葙子、决明子等同用。若心火上炎,口舌生疮,或心热下移小肠之心烦、口疮、小便淋沥涩痛者,常与栀子、竹叶等药同用。

6.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本品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以之制为软膏外敷,可治皮肤湿疹、湿疮。取其浸汁涂患处,可治耳道流脓;煎汁滴眼,可治眼目红肿。

【用法用量】煎服,2~5g。外用适量。黄连生用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多用于目赤肿痛、口舌生疮;姜黄连善清胃和胃止呕,多用治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功善疏肝和胃止呕,多用治肝胃不和之呕吐吞酸。

【使用注意】本品大苦大寒,过量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苦燥易伤阴津,阴虚津伤者慎用。


更多中医知识学习,请点击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林下种黄连 药苦日子甜
【学术】黄连: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黄连
中药小故事——黄连
黄芩黄连 >>中医中药秘方网
每天学习一味中草药清热药 3清热燥湿类之二-------黄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