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腊月二十六到正月初十都要注意什么?

 

旺!旺!旺!新年到,真热闹!又是一年春来到,过年的习俗、禁忌你知多少?

腊月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腊月二十三了,俗称“小年”,传说今天是灶王爷上天汇报工作的日子。让灶王爷嘴甜如蜜,去玉帝那里汇报时,多说好话,家里来年也都甜甜蜜蜜,幸福顺吉。

腊月二十四

“二十四,扫尘日”这是传统习俗里扫房子的日子,在这一天扫尘,把家里平时不经常打扫的边边角角的尘土,蜘蛛网打扫干净,也有扫除晦气和不顺的意味。

腊月二十五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腊尽春回,漫长的冬天即将结束,马上就要到新的一年。另外还有“接玉皇”的风俗,玉皇大帝于腊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我们在这一天里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腊月二十六

“腊月二十六 ,杀猪割年肉”,这一天要筹备过年的肉食。以往人们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也叫“年肉”,又称“炖大肉”。吃“年肉”讲究要吃红烧肉,因为肉本身就代表着富裕的意思,而红烧肉则更能表示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的富裕十足。

腊月二十七

“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这是赶集、采购的日子。这次的赶集应该是一年里最热闹的一次,也是买的类别最多的一次,如鞭炮、春联、香烛、烧纸、牛羊肉、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礼品等。

腊月二十八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 今天是传统节日里发面、做馍的日子,各家各户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了。除了要发面以外,还要“贴花花”也就是贴年画、贴春联和贴窗花。是寄托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腊月二十九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这天除了筹备年节中的各种衣食祭品,还有极其重要的活动“上坟请祖”。对于祖先的崇拜,在中国由来已久。祭祖不仅仅是一种向祖先的告慰,也寄托了后人对祖先的感恩与思念。

大年三十

“大年三十,除夕”,传统民俗活动有贴门神,放爆竹,给压岁钱,吃年夜饭,送财神等。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这一天都是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大家的任务就是吃好、喝好、玩好,还有守岁的传统。

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即春节,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日,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这一天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拜年,为长者拜贺新年。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日子,因为给长辈拜年后会得到压岁钱。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大年初二

这一天的风俗是祭财神,回娘家。这一天中国民间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

大年初三

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统习俗认为这一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招惹口舌是非,所以多呆在家中祭祀神明。

大年初四

大年初四又称为羊日,是中国民间迎神的日子,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还有传说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

大年初五

大年初五俗称破五节,中国民俗认为之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而得名。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在以古代这一天的禁忌就特别多,在这一天必须吃饺子、不能用生米做饭、不准妇女串门等。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家家户户都吃饺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

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传说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 12 岁的男孩,因为12是6的两倍,这叫六六大顺。同时这天还要清扫室内,把垃圾收集堆到一处,这也是中国民俗中说的“扔穷”。

年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

年初八,是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年初九,民间习俗是玉皇大帝的诞辰,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向天公祝寿,并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健康。

年初十,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正月十二~十五,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有童谣说道“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了,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这一天少不了还要吃元宵、汤圆。

正月十六夜则是小孩的节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灯笼对着别人的重重一撞,这个叫做「碰灯」。讲究的是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必须以「碰灯」的方式销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腊月小百科,你知道多少?
农村过年前有哪些习俗?这10大老传统不能丢,来年日子越过越红火
盘点年关的那些各种节日的习俗
关于过年的一些习俗,都在这里了,建议收藏
【转载】春节的传统讲究与忌讳
赶集资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