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导航都搜不到的洞子口,藏着老成都的绝版记忆!

原创: 蘑菇 成都同城会 今天

在成都,没有任何一个地标像洞子口。

时钟在这里仿佛按了暂停键,平凡无奇的表面下,舒展出老成都独有的复古姿态,通向市井烟火的活色生香。

地图上的洞子口,府河与沙河穿镇而过,在历史上形成了水运码头。而新与旧,就像这条饱经风霜的河流,形成泾渭分明的分水岭,将百年老街和林立的高楼一分为二。

如果不是饭点,这里更像是一片被时光遗忘的棚户区。古老的门排铺掩映在青葱高大的梧桐树影中,过滤掉车马喧嚣,给一切都换上了柔焦。

不到1000米的洞子口老街,一草一木,都是城市的记忆,收尽过往的繁华。被时间模糊了的路牌,依稀可辨的泰山路和福德路,还保留着老洞子口的模样。

叮铃作响的自行车驶过,交织着沿街叫卖的声音,在这里留下短暂的足迹,挨家挨户灶台飘出的饭菜香氤氲着洞子口的日常。

如今,洞子口之于老成都,更像是一片待字闺中的美食自留地,包围在工地和楼群中,藏着味蕾的眷恋。

1

这里有着几代洞子口人的绝版青春

出生在洞子口的小孩,大多在和平幼儿园上学,班里的同学就是别人口中发小,一起天真无邪的玩着就长大了。

许多从幼儿园毕业的小孩,小学去了隔壁的和平小学,兜兜转转,时光在这一片打转。

校门口开了10年的文具店在去年易了主,而那些五颜六色的玩具和贪食的小零嘴构成了一代人快乐的童年。

金泉路32号的四十四中,孕育着无数人的青春气息,是属于洞子口的青春坐标,据说44路就是专门为四十四中开的。

仅20平米的展望书店,朴素的没有多余的装饰,四十四中的师生是店里的常客,在这里打印买书的日子,一晃就是十多年。

2

洞子口的百年烟火留在了这条老街

和隔着一扇门就是两个平行世界的钢筋森林不同,斑驳的两层小楼,巷到里四处晾晒着五颜六色的衣物,墙壁上满是岁月走过的痕迹,承载着被时代选择后的记忆。

空地上搭建而起的临时菜市场,有着原生质朴的模样,升腾着属于洞子口人的烟火气和生活气。

原先的老菜市已被居民区替代,曾经1、4、7热闹的赶场日,成为了老一辈口中的回忆。

在那个没有百货大楼和超市的年代,供销社就像是一个百宝箱,代表着老百姓心中最牛的单位。那时对每个柜台的具体位置和每样商品的摆放如数家珍。如今却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被新涌现的综合体遮蔽。

这家开了30多年的干杂店,店主夫妻以老习惯生活在洞子口,还能看出曾经老洞子口的味道。

洞子口的生活节奏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喝杯茶、搓个麻将,拉个家常,承载着街坊邻里实实在在的茶馆生活。

西门外的洞子口和北门外的天回镇算是老成都的斗鸟重地,当年的热闹已无法亲历,唯留下像曾氏、华成这样的鸽粮店

当年在洞子口附近有很多木材厂,那种繁华景象是老一辈口中才能听得到的历史。

十几平米的理发厅,陈设还是90年代的模样,桌台上堆着电推剪和烘发机。

在那个烫个爆花头,穿个喇叭裤的年代,时装店装满了回不去的芳华。

小时候最爱的水闸,游泳、钓鱼、抓螃蟹承载了几代人的童趣。

晨练的老人、跳广场舞的阿姨、嬉笑打闹的小孩、初次牵手的少男少女,都在沙河公园留下了足迹。

3

无数人堕落长肉的青春都留在了洞子口

陈氏凉粉

作为洞子口的王牌老店,陈氏凉粉是唯一坚守在洞子口的凉粉店。洞子口的土著透露资格的凉粉店就赵凉粉和陈凉粉两家,那时扁担担着买的经典味道现在再也吃不到了。

店里卖得大多是家常菜,没有菜单、菜品自取,没有什么创新或者特别,但凭借着稳定的味道和朴实的价格,成为了很多人记忆的根据地。

用三轮车传菜的习惯,早已成为陈凉粉独特的风景线。

加上整整两排的调味料,搅拌一通就香气四溢,独特的“豆豉卤”叫人直想流口水。8元一盘的价格,物价像是停在了从前,一盘吃完就是恰好的饱腹感。

春光面馆

春光面馆作为15年的老字号,早已成为了师生心中的早餐首选地。山东的阿姨和四川的叔叔经营着这家店。

它家的红烧牛肉刀削面有着山东的劲道Q弹,有带着四川的麻辣酱汁,入口饱满,一天下来,店里面碗摞的比人高。

九香源川菜馆

对于四十四中的师生来说,他们有自己的隐藏菜单,比如藏在巷口的九香源川菜馆,早已成为日常聚餐的打卡地。

经典的脆皮豆花,外表像是煎出了焦焦的外壳一样,把豆花的香气都封闭在里面。外酥里嫩的滋味,好吃的舔手指。

咬上一大口鲜炸好的茄饼,内馅儿的清香混着着肉香,裹上椒盐,那股美好的滋味在口中化开。

土桥牛肉馆

从簇桥的老店搬迁到洞子口的土桥牛肉馆,是出租车司机口中津津乐道的老店。

无论是粉蒸还是凉拌和红烧,店主自有一套秘诀,厚厚一层红光泛着香,想必在过程中下足了功夫。

明园饭店

开了15年的明园饭店,香的口水直往肚子里咽的藿香鲫鱼,是无数人口中最难忘的记忆。

富顺豆花饭

秋冬天的时候,远远就能看见锅里升腾而出的热气,在这里吃碗豆花饭,饱腹暖胃。

传统杂酱面

比起它家的杂酱面,更值得一尝的是秘制鸭脑壳,吸饱了卤香麻辣的汁水,每一口都成了忘不掉的经典滋味。

特色藿香大鲫鱼

提起来就令人垂涎欲滴店,鱼肉又嫩又入味,打底的配菜都吸满了汤汁,也是下饭的狠角色,每一口都是长胖的不归路。

蹄花汤

这里是夜宵的好去处,一碗热气腾腾的蹄花汤端上来,一扫疲惫,温暖轻易就被填满了。

4

小编日记

感谢采稿过程中热心的干杂店爷爷,爷爷拿着去年吃货团的稿子作为范文,耐心的给我们讲着洞子口的记忆和故事。有时候作为编辑的意义大抵就是用文字触摸着当地人的心,走进当地人的生活。

即便旧貌逐步在消失,但洞子口人,永远都在。在我们的记忆深处,仍有一片空间属于洞子口,仍有一段记忆叫洞子口镇。

你对洞子口有什么印象或者记忆呢?

期待后台你们积极的留言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成都最火的凉粉店,文殊坊洞子口张凉粉,每天卖几千碗
一支钢笔,一个本在成都洞子口写生,画出另一种精彩
成都这条全是烂瓦房的苍蝇馆子一条街,来一次能吃9顿!
甜水面文字版
这家凉粉店称第二,那绝对没人敢称第一
这是一份正经的成都甜水面研究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