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儿推拿︱7种补泻手法 快收藏吧!一般都不告诉你哦

? 提示点击上方"儿推论坛"了解小儿推拿育儿信息

“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是推拿治疗的基本原则。“补"就是补正气不足。”泻“乃泻邪气有余。


凡能补充人体物质之不足或增强某组织功能的疗法,谓之”补“。凡是能直接祛除病邪或抑制组织器官亢进谓之”泻“。两者之间相互联系,对立统一,均是为了调整阴阳不平衡。

一、轻重补泻法

根据推拿操作的力度而言,轻者为补,重者为泻,一般轻手法作用于人体特点穴位,有促进肠胃蠕动、健脾和胃、促进血液循环作用。比如摩腹、按揉肺腧、胃腧、足三里等

而按法、拿法、掐法等多是泻的手法,有息风止痛、发散风寒、清热的作用。比如清肺经、拿风池、掐人中等。另外轻重还要根据患者年龄,病症缓急。如《幼科推拿秘书》云:本缓标急重与轻,虚实参乎病症……

二、快慢补泻法

一般而言,快手法为泻,慢手法为补。”急摩为泻,缓摩为补“。如推三关、揉外劳宫等,用快的手法重在发散风寒,用于风寒表实证,为泻法;用慢的手法轻柔的手法,重在温阳益气,用于虚证,为补。

三、方向补泻法

一般而言在手部穴位,向心方向直推为补,离心为泄。如心经、肝经、肺经、脾经、大肠经等,唯肾经相反。

腹部补泻法:左摩为补、右摩为泻即”左转补兮右转泄“,现代解剖学研究表明,从左下腹开始摩揉腹部逆结肠蠕动方向有健脾止泻作用。从右下腹摩顺结肠蠕动方向能通便消食故为泻法。

顺摩腹、揉脐多用于便秘、腹胀、腹痛、厌食,逆时针摩腹常用于脾虚所致的腹泻、厌食、腹痛等虚证。

四、经络补泻法

顺着经络走向操作为补法,逆着为泻法,如《灵枢》曰:泻者迎之、补者随之。最典型的就是捏脊,脊柱为督脉所在,大椎至尾椎的连线即是督脉,用捏法由尾椎至大椎顺其经络施术为补法,治疗先天不足的一切虚证;逆其经络自上而下为泻法,主治发热感冒等实证。

五、次数补泻法

适当的次数能使疾病很快恢复,若次数少则起不到治疗作用,次数过多则无益甚至有害。一般而言,次数多,轻柔手法为补,次数少手法重为泻法。一般一岁左右患儿,一个穴位推拿300次左右,根据年龄病情逐渐加减。

《推拿三字经》云:大三万、小三千、婴三百、加减良,一般刺激性较重的手法,如掐、捏、拿只需3-5次即可。

六、得气补泻法

得气补泻法,又称推拿感应补泻法。所谓得气即施术手法过程患者所表现出来的”酸、麻、胀、痛、重“的一种感觉。一般而言得气明显者为泻法;得气轻微者为补法。一般对于实证者,应使其”得气“强,以达到泻实的目的;对于隐隐作痛,体弱者属虚证者,宜轻微得气,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七、平补平泻法

是指患儿虚实不是很明显时,或小儿保健时,常用的一种方法。此法常用于手部穴位与腹部穴位。

手穴平补平泻法指在穴位上来回推。如清补大肠、清补脾胃、清补小肠、清补肺经等等。

如《推拿三字经》云:若泻肠、推大肠……来回忙。说明临床遇到小儿腹泻,虚实补明显,可只取大肠穴来回推

腹部平补平泻法,多用于保健,如顺时针逆时针摩腹各半数,临床如遇到腹胀、便秘、虚实不明显时,常用到顺摩逆摩各半。

以上推拿补泻七法,在临床运用时,首先仔细辩证,根据虚实综合运用,如果补泻反了则病情会加重。

夏禹铸《幼科铁镜》云:推拿揉掐,性与药同,用推即是用药,不明何可乱推……病知表里虚实,推后重症能生,不谙推拿揉掐,乱用便添一死。“充分说明了推拿补泻临床的重要性。

  齐鲁儿推论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老中医之路之( 25)杨永璇
何谓“得气”、“针下感”和“候气”?
针刺补泻及补泻手法
我的学习方法和临证体会
按摩敲打拔罐艾灸针灸的补泻方法
王启才教授谈关于针刺补泻的几个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