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药材详解⊙祛风湿药——川乌头

川乌头
 【处方用名川乌、草乌、乌喙、鸡毒。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母根。

【药性】味辛、苦,性热,有大毒。归心、肝、脾、肾经。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止痛,溃坚祛腐。

应用 

1.用于风寒湿痹。

    木品辛热升散苦燥,“疏利迅速,开通关腠,驱逐寒湿”,善于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有明显的止痛作用,为治疗寒湿痰证之要药。用治风寒湿痹,肢节疼痛不能屈伸,常配甘草、麻黄、黄芪、白芍等,方如《金匮要略》乌头汤。若痹证日久,兼夹痰瘀,四肢麻木、拘挛,或半身不遂等,可配地龙、僵蚕、全蝎、乳香、没药等同用,以搜风通络,化痰逐瘀,方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小活络丹。本品亦可外用以治痹,如中成药伤湿止痛膏即以本品配川乌、马钱子等制成,外贴用于风湿、扭伤等所致肌肉关节疼痛,有通痹止痛之功。亦可研末外敷病变局部。

2.用于心腹冷痛,寒疝腹痛,牙痛等。

    本品辛散温通,散寒止痛之功显著,故常用于阴寒内盛之心腹冷痛,可起到麻醉作若治阴寒内盛,心阳痹阻,心背彻痛,常配附子、干姜、赤石脂、蜀椒等同用,方如乌头赤石脂丸;若寒疝腹痛,可单味煎服,或可配桂枝、乌药、青皮等理气散寒止痛药同用;若感受风寒牙痛,本品可与附子配伍和丸置牙痛处,可速起止痛效果。

3.用于阴疽、瘰疬、痰核等,以漫肿不溃者较为适宜,用生品配生半夏、生南星研末敷贴;肿毒欲溃未溃,久不出头,可配木鳖子水磨外涂,能消肿溃坚。

    此外,还可用于半身不遂,头风头痛。若卒中神昏,不省人事,口眼嗝斜,半身不遂,痰气上蒸,喉中痰鸣者,多配生南星、生附子、木香等同用。若用治寒湿阻滞,阳气被遏之头风头痛,可单味炒黄浸酒服,或配天南星、生姜等煎服。

    近年来将本品作为局部表面麻醉药,用于皮肤黏膜麻醉及外科术前麻醉止痛,多配闹羊花、蟾酥等同用,方如《医宗金鉴》琼酶散。

用量用法

内服:煎汤,1.5?6g,宜先煎1小时;研末服,1?2g;或为丸服。外用:适量,研末调敷。内服制用,外用生用。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者及孕妇忌用。本品毒性强于附子,内服须经炮制,生者只宜外用,不宜内服;用量宜小到大,不宜骤用大量,且须先煎1小时以上,否则易引起中毒。本品反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白及、白蔹;畏犀角。

验方举例

1.治风痹,荣卫不行,四肢疼痛(《太平圣惠方》)

    川乌头60g(去皮,切碎,以大豆同炒,候豆汁出即住),干蝎15g(微炒)。上药捣罗为末,以酽醋熬成膏,制丸如绿豆大。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下7丸。

2.治风寒湿痹,麻木不仁(《本事方》川乌粥法)

    川乌头(生),去皮、尖,为末,用香熟白米半碗,药末12g,同用慢火熬熟,稀薄不用稠,下姜汁一荼脚许,蜜三大匙,搅匀。空腹啜之,温为佳。如是中虚,更入薏苡仁末6g,增米做一中碗。

3.治小儿慢惊,搐搦涎壅厥逆(《婴孩宝书》)

    川乌头(生,去皮、脐)30g,全蝎10个(去尾)。分作三服,加水250ml,姜7片煎服。

4.治偏正头痛〈《卫生易简方》)

    川乌、天南星等份。为末。葱白连须捣烂调末,贴于太阳痛处。

5.治牙齿龋疼痛(《普济方》乌头丸)

    乌头(炮裂,去皮、脐)15g,五灵脂30g。上为末,以醋一升,煮大枣20枚,醋尽为度,取枣肉和药,丸如绿豆大。用绵裏1丸,于痛处咬,勿咽津。

6.治痈疽肿毒(《僧深集方》)

    川乌头(炒)、黄柏(炒)各30g。为末。唾调涂之,留头,干则以米泔润之。

7.治久赤白痢及泻水(《太平圣惠方》)

    川乌头2枚(1枚豆煮,1枚生用)。为末。上以黑豆15g,入水同煮,黑豆熟为度,与豆同研烂,丸如绿豆大,每服,以黄汤下5丸。

临床报道

1.治胁痛

    生川乌、生草乌各等份。共研成细末,用医用凡士林适量调成软膏状备用,每张药膏含生药粉3.5。选痛点贴上,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胁痛游走不定者,可选贴章门、期门、京门、日月等穴位。治疗33例,其中属慢性肝炎并发胁痛者27例,胸膜引痛者3例,肿瘤胁痛3例。结果:除肿瘤胁痛3例无效外,其余30例均在用药1周内疼痛消失。5例复发,再用药又有效。【湖南医药杂志,1982(5):封三】

2.缓解晚期癌痛

    制川乌15g,蜂蜜30g,分2次服用,亦可一次煎2?3日量,存冰箱中备用。观察58例,与哌替啶组(每次肌内注射100mg)比较,效果相似。治疗中未见不良反应。对消化道癌肿止痛效果更好。【中药通报,1983,(2):27】

3.治癌症

乌头注射液2ml(含乌头总碱0.8mg)每日肌内注射1次,30日为1疗程,可连续给药3个疗程。洽疗10例,其中胃癌8例,贲门癌1例,胰腺癌1例。用药后,近期有效6例,稳定不变2例,变化2例。未见明显毒副反应。【北京中医,1986,(3);27】

4.治肩关节周围炎

    用川乌、草乌、樟脑各90g,研细末。用时以适量药末加老陈醋调敷患处,厚约0.5cm,治愈22例,显效8例,好转4例,无效1例。一般用药3次即可见效,平均用药7次。【上海中医杂志,1987,(1):29】

5.治跟骨骨刺

    生川乌30g(此为1个足跟用量)将川乌研细末,以白酒适量,调成糊状,夜间睡觉前,用温水冼净脚,将药糊平摊于足跟疼痛处,外以塑料布覆盖,包扎。每次敷药24小时。一般连续用药2?3次,疼痛即可消失,并注意痛止即停,不可久用。【山东中医杂志,1987,(6):42】

实验研究  

1.化学成分

    含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塔拉胺、消旋去甲基衡州乌药碱、并塔拉定、新乌宁碱、去甲猪毛菜碱、川乌碱甲、川乌碱乙等多种生物碱。另含尿嘧啶,乌头多糖A、B、C、D等。

2.药理作用

    川乌头有抗炎、镇痛、镇静、局部麻醉等作用。川乌头生品及炮制品水煎剂对离体蛙心有强心作用,但剂量加大则引起心律失常,终致心脏抑制。煎剂可引起麻醉犬血压呈迅速而短暂下降,但心脏无明显变化,降压作用可被阿托品或苯海拉明所拮抗。乌头多糖A有降血糖作用,其降糖机制不是通过对胰岛素水平的影响,而在于增强了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有抗癌作用,乌头注射液于200mg/ml浓度对胃癌细胞有抑制作用,并随生长增加而增强。对小鼠肝癌实体瘤的抑制率为47.8%?57.4%,对小鼠S180的抑制率为26%?46%。

注意:以上一些处方必须是专业医师开取,根据病情轻重程度不同药量有加减,切不可私自使用。以上处方都是医师基于实践得来,仅供大家参考,不可私自使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川乌(附图片)
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常用药——川乌
川乌和草乌有什么区别
中药——制附子、熟附子、淡附子、黑附片、黑顺片、白附片、炮附子、生附子、乌头、川乌、草乌
川乌的功效
113川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