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 | 小心工程项目材料采购4大漏洞,远离成本超支!
       材料采购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投资成本,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项目材料采购存在较多漏洞,要想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前提是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1
采购信息不能共享、采购成本较高
       采购方与供应方之间、项目采购部门与其相关部门之间以及管理者与实施者之间,由于信息私有化,未经集成,采购信息不能实现及时、有效的共享。

       目前工程项目基本上是以项目为单位进行采购,使材料不能形成批量采购。同一公司,材料使用情况基本相同的多标段,具备合并招标条件,仍然以项目为单位进行材料采购,小批量采购在经济成本、工程进度、工作效率等方面都会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影响整个工程效益;其次,市场单价波动频繁,合同单价不能一次性锁定,造成频繁调价;再有采购过程中,存在采购人员工作态度不认真,未能多方比较,使所购材料无法享受最优价格,材料采购成本高。

2
供应商选择不全面,片面强调价格因素
       仅以价格高低作为供应商选择的唯一标准,或在供应商选择环节掺杂个人情感倾向,未全面衡量供应商的经济实力、供货能力、材料质量及信誉状况,无法客观评估供应商的能力,造成供货过程中无法满足施工需要,材料供给不及时,材料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甚至施工后期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将严重影响工程项目施工的正常运行。

3
项目采购合同预见性较差,未能充分享受优惠条件
       由于工程项目施工进程受天气、周边环境、行业政策、市场自动调节等变化的影响,不可避免的出现工程量、工期、施工顺序和安排等的变更,对于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变更现象,项目采购合同预见性较差,未能充分考虑和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不能在合同中有所体现和进行有效的事先沟通和协商,故不能充分预见和利用可能出现的有利因素,避免不利因素,从而不能使工程享受最优条件,提高了施工成本。

4
采购管理制度制定和执行不严格
       要实现工程项目采购的规范化进程,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更要对已有制度严格执行。但目前存在项目对主要材料的采购管理制度不明确,对供应商的选择、合同的鉴定、价差的调整、进场材料的数量和质量验收等过程缺少监督程序,如个别项目材料采购不公开,少数采购者暗箱操作,与供应商合作,从中谋取一定的利益的违反制度规定的现象,不仅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影响工程项目进度和质量,并且破坏了材料采购的健康环境。



来源:《工程经济》2016年 第3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消防工程中降低成本及技术的管理
关于对施工企业实行材料集中采购管理的探讨
[分享]施工项目现场材料管理
工程项目物资采购管理制度
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材料采购成本的管理与控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