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慰剂效应的10件趣事

安慰剂效应的10件趣事

安慰剂效应在临床医学当中是个十分常见的现象,医生经常会给患者开一些特别的药剂,告诉他们这种药疗效甚好。许多患者在服用过这类药后确实觉得病痛得到舒缓。然而,人们觉得病情有所好转,其实只是缘于心理和生理上的暗示,这些药剂对疾病本身没有任何作用,而是基于病人心理上对康复的期望。今天就带大家了解神奇的安慰剂,看一看它和病人们之间的趣事。

1.初见安慰剂

医学上首次出现安慰剂效应是在18世纪后期,一个叫伊莱莎·珀金斯(Elisha Perkins)的美国医生申请了一项医疗器械的专利——牵引棒。珀金斯发明的牵引棒是一根大约3英寸长的金属棒。珀金斯介绍称这根棒子由特殊材料制成,但实际上只是钢铁和黄铜的简单混合。珀金斯还说把“牵引棒”放在病人的疼痛部位来回滚动20分钟,就可以缓解疼痛,同时身体其他部位的疼痛也能得到缓解。参与体验的病人在使用过“牵引棒”后,大部分都觉得疼痛减轻。珀金斯因此大赚了一笔。

然而其他医生对“牵引棒”的功效半信半疑,随后英国的一位医生约翰·海加斯用不同材料(比如骨头、石笔或烟管)进行了相同的测试,结果竟和珀金斯的“牵引棒”一样。由此他得出结论:病人们觉得病情有所好转,只是心理作用。

9.生理、心理双重安慰

安慰剂效应只能在心理上缓解病痛?权威调查结果证明它确实能改善患者身体状况。2005年,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14位年轻人身上进行一项安慰剂性能鉴定试验。研究人员给试验对象注射生理盐水,以此来缓解病痛,注射完毕后再告诉他们药物马上就发挥作用了。随后这些试验对象表示疼痛有所缓解,并且对疼痛的承受力也有所提升。研究人员通过扫描仪对试验对象身体进行检测,发现他们的大脑中分泌内啡肽(体内产生的一种镇痛作用的荷尔蒙)的区域异常活跃。

在2001年的一项研究中,试验对象服用的是掺有阻碍内啡肽分泌药物的安慰剂。结果显示他们在服用过后并未产生安慰剂效应。虽然这两项研究仍在继续,但从实验结果中我们不难发现,内啡肽对安慰剂效应的产生发挥着特殊作用。

8.剂量越大,效果越佳

生病需要治疗,打针当然是个快捷有效的办法。研究人员认为,如果药片可以起到安慰功效,那么直接注射安慰剂效果应该更明显。1956到1965年以及2000年到2006年,人们曾先后两次通过实验比较注射安慰剂和口服药片的疗效。人们发现,在所有研究中,使用医疗器械治疗要比口服药片效果好得多,例如给患者打针注射就比服药疗效更快更明显。试验证明,注射作为普遍的器械医疗手段,在安慰剂效应中发挥的作用尤为重要。

7.安慰剂助孕

安慰剂还可以助孕!一个医学研究团队曾计划帮助55位患有多囊卵巢综合症(polycystic ovarian)的女性受孕。他们先将这55名女性进行分组,其中33位注射安慰剂,另外32位则服用受孕药。在接受安慰剂治疗的女性中,有5位试验对象成功怀孕,而服用受孕药的32位女性也有7名成功受孕,这份实验数据似乎不足以说明什么。但在其他测试中,通过安慰剂成功受孕的比例高达40%。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女性在服用安慰剂后,状态更为放松,因此受孕成功的几率也大大提升。

6.反安慰剂效应

在许多安慰剂试验中,接受测试的对象都想弄明白这些“假药”或者“假治疗”对他们的病情是否真有帮助。如果患者认为这些药物对病情毫无作用,那么安慰剂不但不能发挥效力甚至还会产生副作用抑制其他药物的疗效。德国和英国的一些研究人员也做过类似试验,他们给患有头痛症的患者进行治疗。试验中给他们服用同一种止疼药,但会告诉其中一部分人说他们服用的是特效止疼片,同时告诉另一部分患者他们吃的是没有任何疗效的安慰剂。测试结果显示,那些知道自己服用的是止痛药的人有明显缓解的迹象,而认为自己服用的是安慰剂的患者,止疼片发挥的效果微乎其微。由此看来,积极的心态有助于发挥药效,而对药物的期望值越高疗效也会越明显。

5.价格影响安慰剂效应

辛辛那提大学的研究人员也曾为11位患有适度晚期帕金森氏综合症的患者进行过一个小测试。研究人员给每位患者一粒(无药物作用)安慰剂,并告诉他们,这些药片价格昂贵比普通药物高出整整十五倍,都是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的特效药。最后研究表明,这些服用价格昂贵的药片的患者比那些服用相对便宜药剂的患者恢复更快。而在另一项测试中结果类似,参与测试的人在服用更贵的安慰剂后有67%病情改善的非常明显。但也有试验对象说虽然服用了较便宜的药片,但是也觉得病情得到缓解。这些测试显示出了我们在药品治疗上有多大的期许。这表明患者的一种普遍心理,谁都希望在花了更多钱交换的商品会比普通药物疗效更好。

4.专利效应

影响安慰剂药效的不只有顾客的感知成本(译注:perceived cost,感知成本,也称感知利失,指的是顾客在消费产品或服务的整个过程中涉及的时间、金钱、体力、精力、心理等成本的总和,而不仅仅指顾客实际支付的商品价格)。多项研究表明:尽管专利药与非专利药在名称、颜色、形状、大小以外的其他方面完全一样,人们还是会认为专利药比非专利药更有效。

由于制药公司在专利药的研究、开发及营销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因而专利药价格更为高昂。而在专利过期后,即监管机构批准专利15年后,非专利药就得以发行。所以,在专利过期后再开专利药,对保险公司和病人来说简直是浪费钱。专利药更有效只是因为人们这么觉得而已。并不是说它们的药效更显著,而是我们总会把专利跟品质联系在一起。

3.安慰剂效应愈发普遍

研究人员发现,安慰剂效应越来越普遍,尤其是在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和止痛药的研发中。这一怪现象对制药公司来说反而不利,因为这使得通过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的审批难上加难。有一种理论认为,现在的人对医生和药物更有信心。在药物研发过程中,试药者会得到开药医生的一对一关照。找医生看病本身就会让患者从心理上觉得病痛减轻,如果医生开的又是病患所熟知的药。我们的期望值提高了,安慰剂效应也变得更明显,二者可以说是相互促进的。

2.明知无用依然奏效

还有一部分人在心里是认可安慰剂的,认为这种药剂能够改善病情,所以他们服用安慰剂依然能够起到治疗作用。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对80位患有肠易激综合征 (IBS)的病人进行试验。其中有一半病人不服用任何药物,另一半服用安慰剂。实验开始前,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安慰剂是一种惰性物质,就像糖片。对疾病不会产生直接的治疗效果。但在在临床研究中确实证明它可以调节病人的自愈能力,从而改善IBS症状”(这里和上面第六条所说的不太相同,第六条中接受试验的病人在心里是否认安慰剂作用的。进入第六条,注意区别,病人被明确告诉安慰剂是没有用的)。有些制药公司甚至直接把安慰剂成分,作用标注在包装上。

测试结束时,服用安慰剂后觉得身体好转的病人是对照组的两倍之多。神奇的是,尽管人们已经知道这是安慰剂对疾病没什么直接作用,但事实是它对病人产生的疗效竟和IBS的特效药相同!

1.安慰剂手术

吃安慰药片和注射安慰剂区别不大,但做手术值得单独说一说。大量研究显示,许多患者在接受安慰剂效应的手术后身体逐渐恢复甚至痊愈。芬兰的医生曾给软骨撕裂的病人做修复手术。其中一半患者接受真正的手术,而另一半只做简单麻醉,模拟手术流程,让患者以为他所接受的就是修复手术。奇妙的是两组患者病情都得到好转。

另一项研究发现安慰手术对脊椎破裂的伤者同样奏效。一部分测试对象接受椎体成形手术,重建椎体。另一部分接受安慰手术。两组实验结果都证明,安慰剂效应在疾病治愈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巨大。然而,对于安慰剂发挥作用的原理,医学研究者们依然存在许多困惑。相信原因会在更多的试验,探索中得到揭晓。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类生理反应,但亦有人认为这是医学实验设计所产生的错觉。这个现象无论是否真的存在,科学家至令仍未能完全理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假冒“神药”有时候真的管用?
赵若舟:中药都没有经过双盲实验吗?
安慰剂效应和疗效的“金标准”
如初枳实饮-第8期 | 临床试验中为什么有“假药”?
[原创]新编中老年人自身要学点心理学知识(3一8一13)安慰剂效应
药物的洗脱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