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博涉古泽 洞悉今浦——李松老师十一届书法国展评论文章

来自《时伊工坊》的微文

十一届国展入选魏碑楷书的总体水平有着明显的提升。表现出作者对魏楷的理解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与把握。

 

突出的有两点:

 

一是,魏楷的基因成分更加纯正。体现在对笔法的驾驭上更加纯粹与精确;结字也更趋生动自然;行气章法的节奏韵律比较明快;其书写性以及墨法技巧的叠加也有长足的进步。

 

二是,对风格的把握与驾驭也明显地有所深化。在古代魏楷遗存的取法上有所分化。这些都是非常可喜的现象。说明我们的魏楷作者在魏楷领域正在做着有效之功。

 

但是,我们也看到有普遍而明显的几个问题存在。

 

首先,是对魏楷领域(体系)的研究探讨还不够深入。

 

我们知道,魏楷领域是一个非常丰富而庞大的体系,其中的风格样式琳琅满目,是一座富矿。可以判定为极具艺术品格的遗存很多,完全可以满足我们对各种审美追求的需要。但是,目前许多的作者,往往只关注一拓一石,尤其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几部经典石刻,如:《张玄墓志》、《张猛龙碑》、《始平公造像》、《爨宝子碑》、《元倪墓志》等等,于是,大家的取法方向集中,其风格必然走向趋同。这种现象已经长期存在,目前还在延续。

 

其次,是唐楷与魏楷融合的作品大量涌出。

 

大家知道,凡是学习书法的人,几乎都在唐楷领域浸淫过。而那些长期坚持主攻唐楷的作者,数量多风格同,投稿的命中率极低。于是在寻找出路上存在具有共性的模式和套路,就是唐楷中掺以魏楷的笔法元素或打入行书笔意,尤其是褚遂良一路加墓志笔法行书笔意已成趋势,近年的大展来稿这类作品比例很高。其实,这样的思路是明智的,是有出路的,也曾经在前几年的大展中有佳作出现。问题是,操此手段者众,作品出手快,都是中楷类,条屏式。于是,风格相似形式一致,必然形成作品“拥堵现象”。

 

再有,是尾随时人的问题。

 

近些年展览频频,学习班遍地开花。人们在速效效应的驱使中纷纷涌向各类国展的冲刺班,具有“作坊式”的作品大量产出,行草书尤其明显,其它书体也不逊色。“作坊式”作品的产生当然有它“特殊”的手段,有的参加一期学习班就能拿出“作品”,虽然,这不是普遍现象,但其危害性不言而喻。大量的急于想加入书协的作者为了寻找出路,于是研究模拟时人成了主要的功课。这类的作品其实常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虽然不尽趋同,往往时人时风的影子随身。

 

值得引申的讨论与思考。

 

我们为什么还拥堵在狭窄的路上?我们是否应该跳出固定思维判断模式?我们是否不被展览(教头或时人)左右?我们能否选择和确定具有独立风格的艺术语言与风格样式?究其原因,其结症就在我们每个人取法的法源上。            

 

 魏楷是座富矿,风格样式很多。一石一品,一品一格。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在魏楷的出版物相当丰富,网络魏楷资源的储量尤其丰厚。所有这些遗存不可胜数,这些遗存当然是我们的总法源所在,是我们可以共享的法源所在。笔者曾戏用一广告语:“总有一品适合你,总有数品适合你!”丰富而又取之无忌的矿源在那里闲置,而我们都偏偏挤在狭洞“淘宝”,这么说都不划算!

 

真正有志于魏碑楷书的人,必须作独立的思考。思考的方向与课题就是本文的标题:博涉古泽,洞悉今浦。

 

博涉古泽,就是对古代魏楷体系作纵横的梳理分析。了解魏楷体系的风格与种类的共性与特性,釐辨出魏楷核心技巧与独特艺术语素。更重要的是梳理出属于自己的主法源。

 

洞悉今浦,有两层意思,一是对自己的审美定势的判断与认定;二是考察近代当代写碑者的风格走向。这两层意思密切相联系,自我审美定势的判断务求准确,并且坚定不移。审美意识系统中的诸多审美品格没有优劣之分,高下之别,不能说秀雅一格胜于雄强一格,它们是互相比较而存在的。

 

个性审美的定势就是我们主法源定位的坐标,依据这个坐标划定自己主法源。

 

关注近现代习碑者的风格走向有三层意思。一是研究他们的法源所在,技巧语素的整合,风格的阐发手段等等;二是研究他们的成功与不足;三是与之拉开距离,不能直取速获。

 

博涉古泽与洞悉今浦不能从一而终,因为所有的参数几乎都是变数。古代遗存不断有出土,我们对魏楷体系的认识不断深入,自己审美的定势会有变化,魏楷的时风会经常转向,等等。

 

恪守魏楷的领地,锁牢自己的主法源,不断提升审美品格,不断调整各类变数,这是我们操魏楷者应该把握的思路。再有,凡是以楷养楷,以篆养篆,以隶养隶的模式都是难以走向成功的模式,必须把行草书的学习纳入与魏楷并驾齐驱的位置,必须强攻行草,因为碑帖本源,褒此抑彼纯属无知。

 

如果我们真正地扎实用功,或许,在时下纷杂熙攘的中国书坛,我们能够走到一处高地。

 

愿与同好共勉。


                                2015/6/25于京华沐斋



李松(木公)

◆1950年生于天津市。毕业于北京首都师大书法本科,师从欧阳中石先生。

◆主攻魏碑楷书、行草书。

◆作品参加全国第三、四、五、六、七、八、九届书法展(第六届行草书、第八届魏碑楷书获“全国奖”);

  全国第五、六、七、八届中青年书法展;第一、二、四届全国篆刻展;

  2005中国美术馆当代名家提名展等全国各种重要展事。

  论文《笔法研究》获六届全国书法理论研讨会二等奖。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担任工作室教学)。

  担任全国九届国展、楹联展等重大展览评委。

  多次受邀参加重要学术研讨、专题展览、书法教学和书法论坛活动。

◆著有《草书技法》、《行书技法》、《楷书技法》、《书法创作大典*行书卷(合著)》等二十多部著作、录像、光盘。

  注重技法理论的研究和书家评论,文章及评论散见国内专业报刊杂志与网络。

◆书法专业网站设有【李松在线】、【李松工作室】等。

◆2015年“书画频道”《名家临碑帖》中主讲“李璧墓志”和“孟敬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一旦恋上魏碑就不愿意写唐楷了?
千唐志斋馆藏《张子温墓志》
于右任的碑体楷书作品
洪厚甜:先学唐楷还是先学魏碑?
魏碑艺术特色分析及其临习指导
4月12日,蓝杰聪老师带你一起探秘魏碑学习向导之《龙门二十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