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要让“用意不用力”成为一句空话

纵观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描述,如:纵观太极拳各种拳论,处处可见对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描述,如:“以意领先,先在心,后在身”、“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命意源头在腰隙”、“意动身随,势势存心揆用意”、“意气君来骨肉臣”、“彼之力方挨我皮毛,我意当先”、“在意不在气,在气则滞”等等。足见“意”在太极拳习练中的重要性。

有了“用意不用力”,才能使太极拳各种劲法与技法(如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等)完全是通过意念的变动和想象而产生的结果。有了“用意不用力”,以腰胯带动四肢才能自然到位。有了“用意不用力”,才能练出虚实转换“内动不令人知”的功夫。有了“用意不用力”,高度协调的“内外相合”与“周身一家”,才能落实到行动上。但是,不宜过分迷信意念的能量和“用意不用力”的功效。

太极拳来源于生活。“用意不用力”是太极拳的技术要求,也是人类先天的潜能,但不宜把它神秘化,片面追求“意”、“气”,而排斥“力”。否则,就会把意念引导动作割裂架空,从而将中华民族的国粹变成玄学,这对太极拳的推广与发展非常不利。一般的用“意”,可以理解为理想、想法。太极拳中“用意不用力”的用“意”,而非空洞的意,是指“以意运气,以气运身”的“意”。用“意”为手段,目的是不使有分毫之蛮力拙劲,这样就能“意到则气到,气到劲自到”了。“用意不用力”中的“不用力”,显然是相对的说法,并不是物理概念的力,物理学中所指的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指相互接触时作用力要达到最小,它的含义是:一是不用蛮力拙劲,二是少用力气,能用10%的力可完成的动作,决不用11%的力量。比如弓步后脚向前蹬的横力就是拙力,而自然下沉中开裆的直力才是真太极的劲力。杨氏太极拳名家李雅轩先生谈到“搂膝拗步”时说:“练拳当以沉劲为主,不可着意前推。”这种练法体现了用意不用力的特点。太极拳宗师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说十要”中明确指出:练太极拳要“用意不用力”,此乃太极拳爱好者修炼的座右铭。追求“用意不用力”,其实就是要由“用意不用力”而修炼得到“极柔软,然后极坚刚”真太极的内劲内功。

为了不让“用意不用力”成为一句空话,须知以下问题:

心静体松是“用意不用力”的前提与基础。欲要“用意不用力”,先要心静体松;欲要全身肌体、筋骨、内脏等放松,先要排除杂念、意念专一、精神饱满、情绪安祥,使大脑得到净化,来调整为心理和生理状态的平衡。心静了,“用意”才能明晰准确;全身放松、毫无拙力、不使肌肉紧张是“不用力”的前提,体松了,肢体各部位关节、韧带、器官及肌肉松弛舒展,身体的内外部位才听命“意”令的调动使唤,才能以意念引导动作的进行。

“用意不用力”以自然为师,以婴儿为师。练拳心态贵在自然而然,不要强求,不要刻意这样刻意那样,心态越像婴儿,练拳效果越是出其不意,妙境第至。心态的自然,不是故意做出来的自然,而是真自然。初学者学拳,心总是从不自然开始的,练习太极拳的功课,就是身心双修。一个刚刚诞生不久的婴儿,其后天知识几乎为零,此时除了自己的意,有力吗?没有!小小婴儿,既不知道自己有手,足,头,腰,胯,但是,完全可以运动这些肢体的,其运动方式,便是用意。婴儿通过这种发自天性的运动方式,是我们学练太极拳中“用意不用力”的方法。

“适中”的恰到好处是“用意不用力”的原则。“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有心有意都是假,拳到无心方为真。”这是上乘功夫的写真。在练功习拳里面,用“意”少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用“意”多了则带来负效应,所以有“意过则滞”之说。持衡适中的用“意”,不少不多,合适就好用。比如:缓、深、细、长的呼吸,配合熟练的拳架动作,有自然、舒服的感觉,对练拳功效就会促进;如有憋胸气闷、呼吸跟不上拳架动作的感觉,则对养生健身不好,亦不利于行拳走架。所以说,呼吸配合动作,宜恰到好处,自然过渡。

不宜过早过分强调用意不用力。近日,有个练了二十年太极拳的外地爱好者在Q上对我说:“我练郝式太极拳,您是一位难得的明师,一个扣胯让我改了拳架。以前只是你推推我我推推你,练时是太极拳应用时不是太极了。扣胯让我分清虚实。我师傅去世了,以前听说扣胯用意而是不用力。” 我对他说:“出现劲力是初级阶段的正常过程,较高层次的用意不用力是进阶功课;如果没有初级阶段的功夫去谈进阶的东西,那是空话一句。”一层功夫一层理,用意不用力也有其阶段性,它是就一定阶段一定层次而言的。运用扣胯去转换虚实,也是用意念引导动作的,只不过是没注意基本功与拳架动作的特殊性差异而已。扣胯功是练扣胯的最大值功夫,扣得实腿的沉劲越大越好。拳架中用扣胯去转换虚实是追求恰到好处的“适中”功夫,既沉稳又不失轻灵。同理,对于初学者而言:应把注意力集中于记忆动作的路线和要求,当动作记熟后,可把注意力转注于动作的细节和变化。姿势动作在初级阶段追求自然顺畅、圆活舒缓、轻灵沉着,若过早过分强调用意不用力,会使初学者无所适从,练不出太极拳应有的功夫和技艺。有些人听了拳谚中有“内家拳意气为上,不重外面”、“太极拳重意不重形”的说法,在练拳时就不重视形体训练了,对拳势的身法、手法、步法也不讲究了,这是错误的理解,必然误入歧途走弯路。太极拳重意不重形,指的是拳艺练至上乘功夫,在技击中以用意为主,而不再强调动作之外形。太极高手,动则为法,“凡此皆是意,不在外边”,与人较技时“彼之力方碍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里”,你还没看清他的动作,对方早被打出去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关于太极拳的用意问题 作者:关振军
太极拳进入高层次的三个阶段(伍殿荣)
太极拳经典论著大全
庞明:太极拳系列讲座之一
练拳感悟精选
习练太极拳,意念不能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