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站桩可以提高技击力量
正在朗读文字
2017-12-19 武术与搏击
武术与搏击

wsybji

我们每日更新最劲爆的武术搏击视频、武术和养生知识。您可以免费下载武林秘笈和武术教学视频。我们带您领略不一样的武林世界,赶快关注我们吧!

    这也许是目前最不争的也是争论最多的话题。不争是说,所有练习大成拳的都认同站桩可以相当高效的提高技击力量--否则干嘛要练呢?

     争论最多是说,几乎所有练习大成拳的都会在一定阶段遇到站桩效率偏低的情况---因为不知道为什么站桩会提高技击力量,所以不知道应当如何站才对,于是站桩成为了五花八门的东西,各种各样的论调此起彼伏,却很少有明确、有说服力的---比如有人称:站桩不在时间长短,关键在于站对与否---可是如何才算站对呢?又拿不出来标准东西!或者拿出来的东西是什么“站透”、“用意”或者像“辽东服膺”先生所述的“绝妙的”力量体系......等等。然而你实践一下试试就知道还是没用。


     所以站桩应当从解释为什么可以获得积极力量说起,继而明确应当如何站才对。

     为什么站桩可以获得技击力量呢?

     首先应当了解大成拳所说的技击力量是什么。应当肯定的是,大成拳所说的技击力量和散手、拳击及其他技击类型有明显区别。主要区别如下:


      1、大成拳技击以触觉活力为核心;其他技击类型以隔空击打为主旨。现在很多人离开了这样的基本特征去分析大成拳的技击力量,于是就陷入了逻辑悖论:站桩获得的技击力量本来是为着触觉活力服务的,却被用来和那些专门为着隔空击打服务的散手、拳击比较。所谓触觉活力,根本的特征是,该技能主要体现在双方搏斗中从接触后到有效打击之间的那段范围内。因此王芗斋先生在大成拳论中对所有用蛮力、尚方法等练习方式的害处的论述,都主要是针对损害触觉活力获得来说的。而“制人不制于人”、“打人容易放人难,放人必须控在先”,以及大成拳的臂、手运用,搏击方法等,都是为了使用触觉活力的。

      2、触觉活力运用的目的主要是实现控制中击打;其他技击类型没有控制(泰拳的搂颈膝击有此特征,但不是其主要技能)。控制中击打的核心是对对方重心的控制。也就是在控制住对方重心后击打对方。所谓控制重心,本质上是指对方重心因我方施加的力量而处于不稳状态,相反己方重心完全可控并处于主动状态----王选杰称:没有明劲暗劲只有得劲,就是此意。

      3、击打时由于没有戴拳套并可以运用指尖、指关节等,因此同样的力量压强大,损害大;另一方面由于针对友谊较量而主要采用控制发放的方法,因此隔空击打力量无法体现;由此,也就造成大成拳训练者普遍较为忽视隔空击打力量的训练--在戴拳套的擂台竞技中因为即无法发挥控制能力特长,也无法因隔空击打力量占优获胜,所以成绩必然不好。

      4、触觉活力由于主要运用在站立双方对对方重心的破坏上,而这样的情况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可知,重心被破坏所遇到的阻力又主要取决于该对手的体重。因体重乘以摩擦系数等于摩擦反作用力,双方的摩擦系数又因在同一场地而相同,所以除对手体重特别大外,一般双方接触后的作用力合力差距不大--所以,在相触破坏对方重心的较量中,力量的灵活就是主要的获胜因素了。

      5、在接触中破坏对方重心的较量中,全身的整体应变能力是关键素质。而整体应变能力取决于:1全身整体联动水平,2对对方力量的感觉--判断能力,3对对方力量的应对水平。


      第二,应当明确上述的力量素质的获得条件。


      全身整体联动水平--站桩的静止方式,是获得整体联动素质的最佳办法---全身可以在站桩中细致的获得相互关联的素质;感觉--判断水平---只有发挥自身的灵敏素质才可以获得,而自身灵敏素质只有在站桩的松静中发掘身体的灵性中获得;应对能力---更要依靠“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的“本能”方可能成功;而这样的“本能”也需要从站中体悟。


      第三,应当明确站桩是如何获得这些素质的---或者说,是站桩中哪些因素使得上述素质获得成为可能并且效率最高。


      1、从神经体系的“静力定型”规律来看,时间是关键;正如“动力定型”中重复次数是关键一样(本质是时间,次数是以时间为根本的)。

      2、从肌肉感觉--判断能力的获得来看,消除意识控制和影响是关键。王芗斋先生没有现代科学知识,但是却敏锐的发现人体有着超越自己意识控制的更神奇的能力。比如,手触烫物可以不经意念支配就迅速抽回等。在拳术训练中发挥这样的能力,王老先生认为关键是破除传统中方法、形式、蛮力等固有的误区,所以在大成拳论中反复论述这些的害处而没有过多的阐述站桩为主的训练方法,就是此意。尤其是在后来去掉“意”的影响,改意拳为大成拳,也是此意。良好的感觉需要在长时间中保持没有任何人为的影响(也就是意的影响)下获得---而去掉意的影响本身就需要长时间的训练,让习惯性的意念影响逐步自动消除。

      3、从肢体接触后的应对上来说,更是要发挥人体“本能”的优势--尤其是重心,人体在跌倒时会自动校正重心,这样的“本能”,就是大成拳训练需要获得的主要能力。而站桩,无论是从其形态(正是站着与对方就重心竞争的),还是去掉后天习惯,长时间保持没有人为影响的状态等等,都是最佳的方式。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站桩能够获得触觉活力的关键因素是:

      1、站的形态(站立,静止);

      2、时间(时间是获得神经系统固化的主要因素);

      3、去掉人为影响(主要是意念),发挥“本能”(不由意念支配的那些适合触觉活力的能力)。  

      但是,站桩只是获得了触觉活力的基础素质,只有在实际对抗中去锤炼,才能真正获得有用的触觉活力。但是这不是站桩要解决的问题。


      综合上面所述,站桩能够获得触觉活力。而获得触觉活力的关键是长时间、去人为的站桩。

      由此可以确定,站桩的基本要领就是:

      第一,给身体一个对称、和谐、适当静力负荷;

      第二,以去掉所有意念为目的去对待意念;

      第三,在没有意念影响的情况下,长时间站桩,获得本能的展现。

      真正的理解站桩获得触觉活力,还需要在微观机制上去分析。

阅读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成拳矛盾桩及其应用
太极推手的要诀
意拳发力
5《散手十二论》之论肘
姚承光先生谈意拳桩功
大成拳断手(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