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键盘教育家,你们凭什么苛责一个劝学的父亲?

今天富贵围观了一场单方面骂战,一位父亲被骂得很惨。

5月4号河北衡水中学的开放日,下面这位父亲带着10岁女儿来参观,孩子正发烧输液,父亲就帮她举着药瓶。 

父亲对着镜头说:“我们没文化,但是希望孩子能有文化。一定要考上(衡水)!”

父亲眼中闪着光,语气中带着骄傲,能把孩子带进衡水参观,对他而言应该是一件骄傲的事情,毕竟衡水中学创造过很多升学神话,这里是他们的憧憬之地。

只是,他或许不知道自己正被人骂“没文化真可怕”“人渣”“智障”。

孩子生病却被带到户外确实不妥,看得出网友很愤怒。

大家不能容忍一个父亲在孩子感冒时带她体验高考加工厂,更不能容忍一个无能的父亲把自己的期望强加在女儿身上。

可是在富贵看来,一位没文化的父亲,除了不合时宜把孩子带出去,他到底做错了什么呢?

错在督促孩子好好学习?

如今家长只要公开表示期望孩子出人头地,尤其当他们还是普通人的时候,就会被冠上这样的骂名↓

自己不努力改善命运,凭什么让孩子努力。

网上人人都是教育家,在他们看来每个父母对孩子都该温文尔雅、和风细雨,在优雅的环境中孩子成才水到渠成,自然而然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真是美好的图景。于是任何对孩子的苛刻,都容易被指责成毁童年的人渣行径,都是人生失败的父母,将赌注压在孩子身上,以求晚年翻盘的功利行为。

可是怎样的父母才有资格督促孩子呢?看学历,还是看财富?

从1977年到2017年,我国的本科学历人数只有9000万,还有几个亿的低学历父母,他们显然算不上成功人士,难道就不配督促子女学习?

希望孩子更加优秀,多数父母的人之常情。

前两天,富贵看过一段董卿的访谈,董卿介绍父亲对她的苛责超出想象,不允许孩子照镜子,不让妈妈给她买新衣服,不能参加任何文体活动,从高中开始就要董卿在假期出去打工,即便每天只能赚一块钱,也要学着自谋生计。

如果发生在今天必定会被网友怼地体无完肤。董卿也说现在还经常会出现自卑情绪,“我要做的比别人好很多很多,我才觉得踏实”。

富贵看到主持人问,这是不是你成功的原因?董卿不置可否,可见父亲的严苛对她的影响之深。

这样的严苛过于极端,不适合每一个人,也并不一定值得,毕竟有人在痛苦磨练中成功,也有人倒在克服痛苦的路上,即便成功的人,也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去克服记忆创伤。

但是富贵也知道,在我们社会实现阶层跨越向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在童年有人督促你去上进,对普通孩子来说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看到衡水中学的新闻,还有董卿的经历,富贵想到了一部纪录片——《出路》,是导演郑琼花费六年跟踪记录了三个阶层少年的成长历程。

给富贵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甘肃会宁山沟中的女孩马百娟,在纪录片中刚出场的时候,她迈着行军步,皮肤黝黑一脸笑容,穿着不合身的衣服,但眼中带着光。

因为她喜欢读书,在作文中她写过自己的理想就是到北京读大学,毕业后去打工,每个月要挣上一千块钱,给家里买白面,因为家里的面总是不够吃,还要给家里打一口井,因为家里的水总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拉。

纪录片开拍的时候是2009年,马百娟全家一个月的生活费不会超过50块。每天早上马百娟会用冷水泡馍,扒拉几口就赶紧去上学。

放学后还要喂猪做饭收米谷,干完活才能认真读书写作业。

但是小女孩一直行动利落,走路带风,因为生活有盼头,在书本上,能看到自己的未来。

可是三年后,当摄制组再看到她时,那份光彩已经黯然无踪。

15岁的马百娟已经辍学,她的父亲说女孩子迟早都是别人家的,读书多了没用。在封闭的环境中,所有人都在给她灌输一个思想,女孩长大了要靠丈夫,生了孩子什么工作都干不成。

马百娟只能外出打工,一家酒店的工资是每月一千块,可是马百娟学历低电脑都不会用,甭说服务员,连刷盘子的资格都没有。

被人问起为什么不上学,这个曾经一心苦读的孩子,笑容苦涩。

马百娟还嗫喏着进了几家快餐店求职,都碰了一鼻子灰,在回家的路上,她坐在桥边不停摇头,没人知道她在想什么。

她来自底层,生活中跟蚂蚁一样讨生活,没有一对父母催促着她好好学习,纵然她很想学习。

纪录片中马百娟的故事,以她嫁给表哥终结,当时她在跟几个怀孕的同龄人聊天。

因为看过马百娟的故事,所以当富贵看到父亲带着女儿参观衡水中学,纵然孩子有些懵懂,但从父亲的眼光中,富贵有些欣慰,能想办法为孩子创造学习环境培养孩子的学习意识,在很多父母来说已经是难得的品质。

理想中,孩子的童年就是充满阳光快乐的生活,欢笑着明媚着,可并不是每个父母都可以让孩子从小上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初中高中,无需高考也能绕开层层障碍直接人生晋级。

起码,看到衡水中学就两眼放光的父亲做不到,人生至此,他只望孩子努力学习。

一个劝学的父亲有错吗?

他们苦心督促,才能勉强让孩子的人生不至于如自己一般窘迫,多少父母即便趴在地上谋生活也要供孩子读书,他们不相信没上过大学也能取得成功,学历不高依旧能获得不错的生活,那些偶然侥幸的或者本就生在罗马的幸运儿,不是他们能比的。

这些父母,不该被指责“自己无能,凭啥让孩子努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董卿一句话刺痛无数中国父母:你不逼孩子,将来生活会逼他
废掉一个孩子最快的方式,就让他用喜欢的方式过暑假(转给家长)
董卿:感谢父母的严格教育塑造了我
教育路上不要指望孩子自觉,父母严厉坚持,是他前进的“指明灯”
那些从小被骂大的孩子,长大后怎样了?
【一点资讯】董卿谈到爸爸泪流满面,差点被父亲逼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