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阿来《云中记》 里面有提到五小叶槭

  这是一本有气味的书。
  
  草木之味
  
  在阿来的《云中记》中,主人公阿巴闻到马匹汗水腥膻的味道,“阿巴已经有四年多时间没有闻到这令人安心的味道了。以前的他,身上也满是这种味道。”很难想象这是怎样一种腥臭却令思乡人满足的味道。
  
  四川省岷江边上一个小小的山村,名为“云中村”,经历了汶川地震的浩劫后涅盘,却并没有重生,滑坡的灾难时刻警醒着它。它深情,不言不语,送走了村里所有人,默默流泪。
  
  云中村当然是有味道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天地之间,是泥土的味道,阳光的味道,木头的味道,飞禽走兽的味道。是大自然的味道。阿巴回忆在地震中死去的妹妹曾经抹头油的样子,他记得妹妹“抹的是用动物油脂自制的头油,散发着动物身上的某种气味”,而到了移民村后,阿巴却发现:“女人用头油时,都到超市去买”。渐渐的,家乡的味道已消散。新的生活虽然富足,却总少了那么一股草木之味。
  
  有人说,家是心的归属地,它随着心的跳动而搏动,逐渐成了回不去的远方。每个家都有专属的味道:爷爷房间的味道;妈妈炒菜的味道;爸爸的烟味儿;高墙青瓦的味道……对阿来说,家乡的味道永远是那样独特,他让阿巴循着气味回到了家乡,让阿巴裹挟着“云中村”的味道,他与阿巴都把这种味道视为安宁和永恒。
  
  阿来说:“故乡是让自己抵达这个世界深处的一个途径,一个起点。”写作三十载,他从未忘记故乡。他的每部作品,都充盈着川藏地区的灵秀之美。在那里草木皆有灵:老神树因不忍看到地震爆发而提前死去;美丽的鸢尾花寄载了死去亲人的灵魂;罂粟花和鹿儿的回归象征着某种奇迹……
  
  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它使文字充溢着草木的香气。书香与大自然的香味混合,形成一种使人落泪的家的味道。
  
  柴米之味
  
  山神、牛羊、青稞、幡、美丽的河流、神圣的信仰……提到川藏你会想到什么?
  
  那里是藏民的居住地,是一座座如流水般生动的山脉,是人们历代繁衍的烟火气息。那里是云中村。阿来虚构出这么一个位于半山腰的村落,并赋予了这座村庄美好的传说。
  
  2008年5月12日,大地发出疯狂的怒吼,过万人死亡,几十万人受伤。这是人类历史上悲痛的一天。血肉化为天上的泪水,美好与希望成为泡影。
  
  也许是伤痛太过绝望,阿来没有选择直面伤痛的角度来写《云中记》,而是选择了回忆。时隔四年,阿巴重返成为废墟的云中村,房屋倒塌,生命不再,只留下关于过往生活的回忆。如果说草木之味是吸引他回家的向导,那么关于生活的柴米之味则是他脑海中无法割舍的念想。
  
  紧紧抓住孩子的手死去的老师姑娘;在地震中失去了一条腿的爱跳舞的央金姑娘;不务正业的祥巴一家;在牧场隐居而被人遗忘的谢巴一家……书中的人物似乎都有原型,又似乎与现实中的遇难者略有不同。他们都曾活着,不管是书中的人,还是现实中的人,他们都在那烟雾缭绕的俗世中活过。他们砍柴、烧水、做饭、喂马、相爱、道别……他们离开后,云中村柴米香气也随之消逝。
  
  然而,在阿巴的回忆中,烟火气永不会消逝,它已经变成了身体的一部分。于是,这些烟火气,这些柴米之味,也给予了文字灵魂。打开《云中记》,熟悉的怀念味道扑面而来。这种味道,给失意的人温暖,给思乡的人热望。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世界,每一种生活都有它专属的柴米之味。
  
  灵魂之味
  
  据说,灵魂是有重量的。如果灵魂已被具形的话,那么灵魂有味道吗?
  
  阿巴是一名祭师,是一个不信鬼神的“与神通话者”。他不顾死亡的恐惧回到荒废的村落,不止为了思念,不止为了被山神拥入怀,更是为了寻找那若有似无的灵魂气味。
  
  当我们痛失至亲至爱,我们总希望灵魂是存在的,希望灵魂能像气球一样,在空中飘荡一会儿,再在我们身边萦绕一会儿。似乎这样,我就能与亡人多待一会儿。也许这种陪伴是虚妄的,是我们给自己的安慰剂。那么还有一种也许:灵魂真的存在。
  
  西方哲学讲主体与客体。如果在哲学意味上的客观世界里,灵魂真的存在呢?只是我们作为主体,被头脑、眼睛、双手蒙蔽了视线,我们看不到客观世界里那些真实的美好,我们看不到永恒。假如真是这样的话,死亡是否不再那么让人恐惧,而活在这世上的人是否也不会那么痛苦。
  
  阿巴为了让生者安宁,让死者安息,执意前往已成为一片废墟的云中村陪伴亡灵。那一天,云中村的全体移民送阿巴归乡。送云中村的祭师回乡。
  
  有人要流泪,阿巴说:不许悲伤。
  
  有人想说惜别的话。阿巴说:不许舍不得。
  
  那我们用什么送阿巴回家?
  
  用歌唱,用祈祷。用祈祷歌唱。让道路笔直,让灵魂清静。
  
  鸢尾花开了,他狂喜,以为妹妹的灵魂注入花中。夜晚不见鬼魂,他失落,以为云中村死者的灵魂都离开了,或者,根本没有灵魂。
  
  他为着“存在或不存在”犹疑不定,却始终守在废墟中,以安慰灵魂为借口,最终与云中村一起滑落江底。实际上,这是他对生活完满的“献祭”。他把自己“献祭”给了山神,“献祭”给了死去的村民,“献祭”给过往的生活。当神圣的光芒注入他的身体,他突然觉得完整了。他的灵魂变得丰盈,视线变得清晰。他走完了这条救赎之路。
  
  灵魂到底是什么味道?或许只有阿巴知道。
  
  合上书,一切气味烟消云散,仿佛做了一场梦。某个瞬间,那些花草天地又都活了起来。此时此刻,有没有灵魂,灵魂有没有味道,已经不重要了。
  
  一切都不重要,只愿一切安稳。
  
  愿道路笔直、灵魂清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阿来《云中记》:理解灵魂对主体的凝视
感召被遗忘在家园废墟上的灵魂(上)——读阿来的《云中记》
《云中记》:返魅的书写与有为的文学
和千年古村一起陨灭
晨曦、余雪绛霞:读《云中记》笔记
在废墟上歌唱生命的伟力和无限可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