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家专栏】阎纲散文杂感(插图)连载58:质疑电视剧《历史转折时期中的邓小平》


微风读书会ID:weifeng279965337

质疑电视剧《历史转折时期中的邓小平》

 文/阎纲

1996年,中央电视台开办《读书时间》专栏,主持人李潘在首期的《读书时间》上推出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邀请周明和我出面讲解,地点设在徐迟姐夫、中顾委常委伍修全的家里。

周明几乎参加了从作者采访到作品写作的全过程,他们的作品组如何定选题,怎样把陈景润说服并请到《人民文学》编辑部,张光年主编如何拍板公开发表,如数家珍,把听众带到风云际会的大转折时期,发人深省。

我主要介绍《哥德巴赫猜想》发表后轰动一时,我们那期《人民文学》发行量竟达上百万份,各行各业竞相争看。我着重指出,《哥德巴赫猜想》不能仅仅从文学的角度看,还应当从思想解放的高度看——它紧随刘心武的《班主任》之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之前,大胆控诉和质疑文化大革命,其胆识和创新精神极为可贵!

陈景润(左)与徐迟(右)

2014年8月,中央电视台热播电视剧《历史转折时期中的邓小平》,又见陈景润,重提《哥德巴赫猜想》,不尽的联想。

影片第八集里:1977年8月初,邓小平让田某代表他看望陈景润,陈景润蜗居在漏雨的锅炉房里,不予理睬,冷冷地说了句他不关心政治。8月4日召开的推倒教育界“两个估计”的座谈会上,邓小平说陈景润之所以缺席,是因为他正在住院。8月8日座谈会结束后,田某带上徐迟到医院探望陈景润,说:“小平同志让我带上徐迟采访你,方毅同志请作家徐迟写文章宣传你。”陈起先冷淡,说他不知道什么作家,后来慨然应允。

唉?到底是谁首先发现陈景润并且带上作家徐迟采访他的?我当年在《人民文学》,事情的经过说法不一啊!

中央决定1978年3月18日召开“全国科学大会”,预示科学的春天即将到来,《人民文学》编辑部拟组织作家赶写报告文学大力配合。听说陈景润攻克世界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的学术论文惊动了国际数学界(其实,1977年10月3日《人民日报》已经发文介绍陈景润的“陈氏定理”),但是陈景润慑于文革中对他所谓走“白专道路”的严厉批判和打击而与世隔绝。他一度想到自杀,但挺了过来,冒着风险,埋头潜心于论证,将自己封闭在一间仅仅六平方米的宿舍里,趴在床上日夜演算,反复印证,悄悄地攻关。讨论时,《人民文学》的同志们一致认为:“就写陈景润吧!”

找谁来写好呢?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徐迟。周明挂长途电话到武汉,寻找久违了的诗人。几天后,徐迟风尘仆仆地从扬子江边带着滚滚的涛声赶来。

一个艳阳的秋日,周明陪同徐迟到了北京西郊中关村的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支部书记李尚杰带进来一个个头儿不高、面颊红扑扑的年轻人,就是小陈,陈景润。

周明特意向他介绍说,我们特约徐迟来采访你如何攻克“哥德巴赫猜想”难关,登攀科学高峰,然后写一篇报告文学报导。陈景润紧紧握住徐迟的手,说:“徐迟,噢,诗人,我中学时读过你的诗。哎呀,徐老,你可别写我,我没有什么好写的。你写写工农兵吧!写写老前辈科学家吧!”

徐迟笑了,告诉他说:“我来看看你,我是来写科学界的,来写‘四个现代化’的,你放心好了。”小陈笑了,天真地说:“那好,那好,我一定给你提供材料。”徐迟问他“哥德巴赫猜想”攻关最近进展情况如何,他说:“到了最后关头,但也正是难度最大的阶段。”他说他看到叶剑英元帅最近发表的《攻关》一诗,很受鼓舞。说着说着,便顺口背诵起来:“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背毕,充满信心地说:“我要继续苦战,努力攻关,攀登科学高峰。”

我们编辑部把陈景润请来见面,济济一堂,主编张光年异常兴奋,有照片为证。

《人民文学》编辑部邀请陈景润做客 前排左2徐迟、左4起:张光年、陈景润、李季、柯岩、刘剑青 后排有:周明、王南宁、阎纲、王朝垠、崔道怡、涂光群等。

徐迟动情地悄声对周明说:“周明,他多可爱,我爱上他了!就写他了。”

几日后,俩人走进陈景润那间六平方米对外封锁的神秘小屋,室内一张单人床,一张简陋的办公桌和一把椅子。墙角放了两个鼓鼓囊囊的麻袋,一个装的换洗的衣服,另一个全是计算题手稿和废纸。办公桌上除了中间常用的一小块光亮的地方外,其余的桌面上布满了灰尘。他有时不用桌子,习惯将床板的一角褥子撩起,坐个小板凳趴在床上思考和演算。

徐迟经过深入采访,反复斟酌,几番修改,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终于完成。《人民文学》以醒目的标题刊发在1978年1月号头条,人民日报2月17日全文转载。

到底是谁首先发现陈景润的?有没有让方毅请作家徐迟宣传陈景润?初次见陈景润他是否像《历史转折时期的邓小平》里渲染的那么冷淡,甚至不知道徐迟是什么什么“作家”?

2014年8月,中央电视台热播《历史转折时期中的邓小平》之后,胡耀邦百年寿辰的2015年11月20日,播放电视片《胡耀邦》第一二集,其中写道,早在1975年,胡耀邦被派往中科院制定科学发展规划的过程中,激动地说:“陈景润不是‘白专’!他研究的“哥德巴赫猜想”被国外誉为‘陈氏定律’,怎么是‘白专’?”

哪个是信史?

邓小平倒霉时,千人唾、万人踩;一朝复出,溢美之词不绝于耳。“颂圣文化”根深蒂固,天厌之、天厌之!

顺便提提,不想较真儿。

从1978到1996,再到2014,多少个年头过去了,《哥德巴赫猜想》的暖流又涌上心头。

阎  纲,1932年生,陕西咸阳礼泉人,1949年参加工作,1956年供职中国作家协会,后调文化部,编辑家兼评论家。后期以散文随笔著称。著有《文坛徜徉录》《神·鬼·人》《冷落了牡丹》《文学警钟为何而鸣》《我吻女儿的前额》《美丽的夭亡》《阎纲文化之旅》等二十多部。

《中国报告文学》杂志2018年第2期推出魏锋专访《柳青:深入农民生活的人民作家——对话著名作家阎纲,柳青女儿刘可风》(附视频)

(微风读书会ID:weifeng279965337)

本文为微风读书会 〡原创文章

本期特约名家:阎纲

如需授权转载请移步微风读书会 〡后台留言申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哥德巴赫猜想》诞生记
科学的春天、陈景润与徐迟的报告文学作品
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
1996年12月13晨,《哥德巴赫猜想》作者,82岁的徐迟从武汉
纪念数学家陈景润院士逝世18周年
《哥德巴赫猜想》因何常青(梁鸿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