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芦鸣:《山海经》隐藏着人类迁徙的神秘路径

《山海经·海外西经》从第一国三身国(非洲最南部三角区)开始,沿着西非大西洋海岸线一路走到西欧至大西北(半月形范围),合共十国所代表的很可能是人类最早期的一个文明时代,其时间至少在一万年以上。其涵盖的地区(在西经的零度经线与东西20度经线范围)包括了大西洋岛国及北冰洋岛国;其中的历史传说与可相印证的古迹有世界上最著名的亚特兰提斯传说、UFO传说、四象之一的白虎传说源头、轩辕与乘黄传说以及撒哈拉沙漠岩画(一万年前)、西班牙壁画(一万年前)、法国肖维壁画(三万年前)等。

以笔者的观点,这条路线上的十国恐怕与现代人类的文明起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所谓“西天取经”的源头并不止于印度,而是直指史前文明。那是一个早已消失在地平线上的远古文明,其最初的发源地在大西洋区域,然后席卷全球。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任何时候,地球上的发达文明都是全球性的,而不是局部性的。这就是为什么“轩辕”这个出自《海外西经》的概念会在中国的早期文明中出现的根本原因。同理,《海外西经》第九国肃慎之国被中国人认为是指中国东北的肃慎国也就不难理解了,因为远在西北欧北冰洋的肃慎之国与中国东北的肃慎国是有一定的血缘关系的。

《海外西经》原文说:肃慎之国在白民北,有树名曰雄常。先入伐帝,于此取之。

若要解读这一段看似没头没脑的短句,就非得连接前文的意思,而笔者在上篇文章对第八国白民之国(芬兰北角)与乘黄已作了详解,看过的读者知道所谓的乘黄是一种神秘的交通工具。如果再和白民之国前的轩辕之国及“龙鱼陵居”(水上交通工具)联系在一起,这段文字的意思即可以较靠谱地进行诠释,即:斯瓦尔巴群岛在白人领地芬兰北部,那里有肃慎氏的族谱树,名曰“雒常”(郭璞注,“雄”或作“雒”)。雒常族裔崛起后即从西西伯利亚草原(雄常的领地)乘坐先进的交通工具向外征伐。

翻查中国百家姓,雒(音与意皆与洛通)与常其实是中国古老的两个姓氏,它们的起源都与姬姓有染。关于雒姓,据山东即墨雒氏族谱记载,吾雒氏宗族炎黄一脉,繁衍生息,已五千多年。这个记载加上《山海经》的原文,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山东人有白人基因的传说并非空穴来风,有的甚至还把孔子都说成了白人。另外,雒姓还有一个来头出自陕西西安雒氏一脉的口耳相传,说其祖上乃姬氏武王之后。这时候若深究一下“雒常”的“常”,就会赫然发现,常姓的来头更加扑簌迷离,然追踪其源头却和姬姓联系最深。

常姓发源于今山东西部,最初,常姓是以此地为主要的繁衍中心的。据史籍《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周文王幼子)于康邑,世称康叔封,卫康叔姓姬,名封,是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少弟,卫国的始祖。所以,在史籍《新唐书·宰相世系》中记载:“常氏出自姬姓。卫康叔支孙食采常邑,因以为氏。”另据史籍《姓氏考略》中记载:“黄帝大臣常仪和大司空常先,常氏当此出。”,说的就和《山海经》有关了,但源头依然还是姬姓,因为黄帝姓姬。

黄帝为什么姓姬?据说是因为黄帝住在姬水,但姬水在哪却不可考。以笔者之观点,不如将“黄帝姬水”解读成“黄帝即水”,黄帝与炎帝原本就是水与火的五行符号。这在山东即墨雒氏族谱中也有说明:始祖生于洛水故姓洛。始祖与炎帝是知己朋友。炎帝是太阳神的化身,本属火。人们尊称他是火德王神农氏。吾雒氏始祖姓洛(指黄帝),本属水。

有趣的是,中国少数民族当中的白族也是姬姓,为“鸡氏族”谐音所变。苗族之姬姓,为名字所改。《中国古今姓氏大辞典》云:“据传清朝造册登记时,依名取姓,有祖公奶名’香鸡’者,遂谐鸡音而为’姬’,以为姓。”回族中的姬姓,有的系外国人姓氏所改。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也有姬姓。由此看来,姬姓的来历真的无比复杂,探究起来自然是没完没了的事。

还是回到说《山海经》的话题,谈谈“肃慎”在中国东北的基本史实。

肃慎,据说是夏商时期生活在黑龙江和松花江流域一带的一个古老部族。古籍中把“肃慎”部落领地称为“肃慎国”,与中原王朝有往来;历史学家多认为,秦、汉、隋、唐时,“挹娄”、“勿吉”、“靺鞨”、“女真”等部落均和“肃慎”有渊源。另一说法是舜的时代,他们生活在山东一带,向舜朝贡,后受西周压力北迁。战国、秦汉时称真番,北齐恢复原名,汉四郡中的真番郡可能与他们有关。成为后来的女真人与诸申。

其实,肃慎和中原的联系源远流长,早在传说时代就存在了。《竹书纪年·五帝纪》曰:“肃慎者,虞夏以来东北大国也。”虞,就是“唐尧虞舜”中的舜帝;夏,就是公元前2100年建立的夏朝。如此看来,肃慎的来头就和夏朝一样难考。而肃慎之国在《山海经》里是排在《海外西经》的末尾,处于与《海外北经》开头相连的位置,足见在中国东北方位的“肃慎国”与地球西北角方位的肃慎之国的历史渊源是考古学界绕不过去的基本问题,何况它的前后还和轩辕及黄帝的符号紧密相连?

一个基本常识是,西汉史学家在校订《山海经》时是不可能不知“肃慎”所代表的含义,而肃慎之国在《海外西经》及《大荒北经》的纪录清楚地说明,它的来头在西北角,而雄常的雄起之地则在西西伯利亚草原。

《海外西经》在肃慎之国后出现的第十国是长股之国,它在哪里呢?先看看原文:长股之国在雄常北,被发。一曰长脚。

大家翻开世界地图,看看西西伯利亚草原以北的新地岛岛形是否符合“长股”或者“长脚”的显著特征?

中国首部《山海经》研究国际学术研讨论文集作者:David Bradley 芦鸣 Marco Caboara 陈连山 魏崇新 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研究之三------《山海经》记载的人物与中国上古帝王的联系-帝俊与黄帝
大洪水绝密档案(4)
山海经·海外西经
《山海经》——改变人类历史的地理经象奇
《山海经》古帝史迹浅论
解密山海经(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