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水产业最艰难时刻?陈晨曦:所有企业都值得重做一遍!

文/珠海普乐多系列企业创始人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华南代表处主任陈晨曦

隐退水产江湖多年,与行业主流已较少接触,但今年旧友新朋来访突然多了起来,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水产行业今年之难。从中可感受到整个水产行业面临了前所未有之艰难,行业人员普遍陷入自我迷失甚至怀疑人生。

近日,农牧上市公司半年报业绩相继出炉,牧原、温氏、新希望、大北农、傲农、正邦等巨头陷入亏本泥潭,天马科技、粤海饲料等水产企业也出现亏损,唯独水产双雄海大、通威是能维持持续盈利。在豆粕、鱼粉等饲料原料不断创历史新高叠加猪鸡鸭鱼虾等行情整体低迷的大环境下,我国农牧企业可谓迎来改革开放以来最艰难时刻,尤其是饲料企业也罕见出现连续两年集体亏损,可以预见,行业变革拐点出现了。

上市公司和龙头企业是行业发展的晴雨表,他们的业绩某种程度就代表行业的发展态势,近十年中国农牧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对于水产行业也是如此,但是海大通威争霸的双寡头格局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局?笔者试图管窥一二,与大家探讨学习。

01
龙争虎斗与双寡头竞争

研究中国水产产业,必然优先分析水产饲料业,因为水产饲料业是水产产业链中占比最大、工业化和规模化程度最高之环节。而讨论中国水产饲料业,则不得不思量海大与通威两大集团:

 1、 2009年海大集团成功上市是一个重要时间节点。海大上市之前,中国水产饲料业显现群雄争霸之局面,通威集团在全国水产饲料之市占率最高,尤其是淡水鱼饲料方面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而海大集团则成长性最快,尤其是在华南地区以及特种水产饲料领域傲视群雄。在此之下,恒兴、粤海、澳华等集团化企业以及各区域品牌、各细分市场之领导者均可在各自核心区域、各自细分市场中各领风骚;

 2、 2009-2011年是海大集团在水产饲料市场快速崛起、后来居上的关键三年。中国水产饲料行业由此进入双雄争霸阶段,之后近十年里,虽然历经波折,但海大终究凭借其始终如一的战略定力占据中国水产饲料行业的第一把交椅,并吹响了向全球水产饲料第一进军之号角。

3、 双雄对决必定会殃及池鱼,2012-2016年,海大与通威之争,导致诸多中小型水产饲企纷纷陷入困境,这五年为中小型饲料被迫转型或被并购最为严重的时期,而海大集团、通威集团在此期间的激励竞争中市场份额都取得不同程度之增加。

4、 2017-2021年主要是海大与通威两大集团之间的龙争虎斗,其竞争板块从常规淡水鱼饲料到海淡水特种鱼饲料,再到虾蟹饲料市场,处于第二、第三梯队的腰部企业(集团化饲料与大多数的区域性领先者)深受其影响,水产饲料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许多经营能力不足之规模企业纷纷陷入亏损边缘。海大集团更加稳固地奠定了中国水产企业领先者之地位,与此同时部分新兴企业开始崭露头角,山东海博、江苏铭治、南海杰大、顺德旺海、顺德丰华、珠海德海、湛江东腾等初创或转型成功之新兴企业开始在某个细分市场站稳脚跟并逐步向外围发展。

5、 由俄乌战争导致油价爆升、粮食危机以及汇率波动,大宗原料价格出现前所未有之暴涨,2022年中国水产饲料行业第一次出现整体性亏损,除了海大集团以及新兴饲企之外,绝大多数企业概莫能外出现利润大幅下滑以及大面积亏损,行业哀鸿遍野,原料供应商严格控制资金风险,饲企现金流严重不足。许多企业开始大幅降低配方成本以及人员成本,从而导致产品品质进一步下降。

 6、 2022-2023年通威集团开始启动“好产品”战略,中国水产饲料行业开始正式步入双寡头垄断竞争阶段,腰部企业举步维艰,新兴饲料企业开始谨慎有效的市场扩张,水产饲料行业从过去四十年的野蛮生长的上半场,正式步入注重技术创新与经营能力的下半场亦是成熟期。     

02
水产产业链其他环节同样面临重大挑战

任何行业快速发展几十年后,必然会面临产能过剩之问题,水产产业链上下游中,除了水产饲料行业,其他环节亦同样面临转型升级之问题:

1、水产种苗

广东鱼类养殖学家钟麟

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取决于水产种苗的全人工繁育之成功,广东鱼类养殖学家钟麟先生在1958年在全球首次实现池塘养殖家鱼全人工繁殖,奠定了中国乃至全世界淡水鱼养殖快速发展之基础。山东海水养殖专家赵法箴院士(黄海水产研究所)、王克行教授(中国海洋大学)等在1982年首次获得中国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之成功,奠定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对虾养殖生产国之基础。

此后各种海淡水养殖动物的人工育苗取得长足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实现人工繁殖和规模化养殖的水产动物品种高达两百多种,但真正实现家系选育并大规模推广的品种却不多,在这方面产业化程度最高的是南美白对虾和罗非鱼,而其他完成良种选育之品种,离真正产业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水产种苗行业竞争呈现一家独大、多强并立之局面。规模化程度最高的是对虾种苗,目前是海大一家独大,海大借助于强大的终端服务能力以及家系选育研发投入,其市场份额遥遥领先于同行;罗非鱼种苗领域的领先者为挪威吉诺玛的中国授权商海南宝路以及有历史渊源的相关罗非鱼种苗企业,但由于罗非鱼行业出口受阻,而国内罗非鱼消费市场正处于培育中,导致罗非鱼整个产业链长时间处于低位状态;虾蟹类以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最大,这一领域以海大集团市场份额最大,除了正大集团拥有种源优势之外,其他中小企业由于竞争受压而向斑节对虾、日本对虾等方向谋求发展;

淡水品种中有一定规模的有传统家鱼(青、草、鲢、鳙、鲤、鲫、鳊)、斑点叉尾鮰、小龙虾、大闸蟹、罗氏虾、牛蛙、生鱼、加州鲈、鳜鱼。海水品种中有一定规模的有大黄鱼、海鲈、金鲳鱼、石斑鱼与大菱鲆。上述品种中大多数尚处于从人工繁育到遗传选育研发的中级阶段,品种选育离完全市场化尚有较长的路要走。其他为数更多之区域性小众品种、新品种主要还是停留在解决工厂化人工育苗的初级阶段。

2、 水产动保:

五年前,由于水产饲料竞争激烈化,许多中小型饲料相继推出一系列水产动保产品,同时畜牧动保企业亦看好水产养殖业而大举进入,市场出现严重供过于求的情况,常规化、标准化、大众化的产品价格竞争日趋激烈。海大利用其庞大、训练有素的服务营销团队、利洋利用遍布全国的专业化直营店与加盟店,两者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于同行。由于水产动保市场个性化需求较为普遍,中小企业在市场尚有一席之地,但常规产品的量利均出现不同程度之下降,生存空间受到不可递转之挤兑。

受饲料品质影响,营养性饲料添加剂需求出现增长态势,新型功能性产品需求量增加,但传统经销商由于受制于存量博弈思维和专业知识结构,无法同步更新其产品与服务。部分动保企业为了打破传统渠道壁垒,采取垂直化厂价直供终端养殖户之直销模式,新兴水产动保企业在直销模式下如何解决销售成本高企之难题,是其必须要突破的瓶颈问题。

3、水产养殖/加工/流通:

水产养殖业同样受到供求关系之影响,传统家鱼与罗非鱼等规模以上淡水鱼巿场行情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特种淡水鱼(生鱼、加州鲈等)在历经三五年的快递成长后,目前处于供求平衡的调整期。大宗海水鱼由于其养殖年总量处于10-20万吨之间,尚未到达其50万吨的供求平衡点,未来几年其趋势还是被整体看好!其他区域性品种与新兴品种正处于市场增长状态,所遇之困难在于育成率不足。

水产品加工/流通是水产产业链中最早出现供过于求 、产能过剩问题之领域,传统水产品规模企业,大多数是以满足国外消费者需求的标准化生产,从国外出口标准转向国内个性化需求,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近年政府主导下的预制菜战略发展规划,对于养殖企业是一个低位保障,但这是一个长期的国家战略规划,水产企业如果未能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上取得突破,还是会陷入同质化竞争与劣币驱逐良币之困局,很难短期解决其产能过剩和量利不佳之问题。

03
水产行业的竞争逻辑:

中国水产行业发展至今四十余年,前三十年可谓之为野蛮生长时期,此阶段基本上为相互复制简单抄袭为发展模式,由于市场空间足够大,只要有足够的生产要素投入,企业普遍得到良好的发展机会。但近十年来,当市场一旦进入低速增长时期,优胜劣汰、赢者通吃就成为产业新常态,我们要看清楚弄明白水产行业的竞争现状,首先要认识到产能过剩、供过于求是任何行业市场竞争的最终归宿。

水产产业之业界精英,与其悲声载道,不如回归经营本质、回归企业本我,好好研读一下“竞争战略之父”的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书中为商家人士提供了三种卓有成效的竞争战略,分别是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别化战略和专一化战略。


结合当前水产行业竞争态势,我来试图用波特三种基本竞争理论来梳理一下当今水产产业的本质:

1、就水产饲料行业而言,海大集团与通威集团当之无愧是行业的双寡头,如果说十年前两者是实力硬拼的直接对决的话,现在两者所选择的竞争战略已是截然不同的。

海大集团坚定不移走总成本领先之路,无论是在原材料采购、非常规原料使用以及服务营销上更貝成本(采购成本、配方成本与销售成本)领先优势,在同行普遍亏损之情形下,其依然可以保持其合理利润。而通威集团在十年前市场硬拼、求之不得之后,近年来开始调整其战略,从“标准化生产”到“好产品策略”,究其根源就是实行差别化战略。虽然在战略调整初期会伴随着较高成本代价,但由于其产品品质稳定会让其在市场上享有品牌盛享,从而获得规模化养殖场以及高端专业客户群体之认可,随着规模化、专业化养殖群体之成长,其未来发展潜力将会愈加明显。而江苏铭治、山东海博、南海杰大等新兴企业则采取专一化战略,他们分别在工厂化与小棚虾养殖、加州鲈与鳜鱼等品种的细分市场上建立起市场竞争力。

2、水产种苗业,目前是海大一家独大,其在主要养殖品种中占据规模化优势;而之下则是多强共生共存之态势,其主要原因在于水产种苗生产标准化程度低,其虽有规模化与家系选育之优势,但近期则很难全部转化为总成本领先优势以及市场份额。这就决定在该领域中尚有海茂、正大、海壹、恒兴、粤海等诸强的发展机会,但如果这些企业未能及时跳出与海大之间的同质化竞争,实行差别化或专一化之战略目标,久而久之则会沦陷在总成本竞争劣势的泥潭之中;由于水产养殖品种众多,在一家独大、多强并存的局面之下,尚有更多的企业在特定品种之领域发展其专一化之战略目标,未来发展前景尚为看好。

3、 水产动保业,时下为海大、利洋双雄争先,其后为诸强割剧。仔细观察海大、利洋之产品结构与客户结构,我们就会发现其产品主要是针对散养户与中小规模之养殖场,产品定位大多数为常规产品,竞争手段为利用其团队强大的服务能力与品牌影响力来争取市场份额。

处于第二梯队的饲料集团之动保企业以及成立较早之企业,基本情况亦颇为雷同,在当下产能过剩的情况下,量利下滑亦在所难免!如果把上述企业归纳为实行总成本领先战略的话,山东宝来利来与龙昌等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实行的则是专一化战略,其生存空间与未来发展应该比前者更大。

随着常规产品的竞争更加激烈与扁平化,动保市场将会进一步分化,未来三五年将会进入优胜劣汰和赢者通吃的阶段,中小型动保企业惟有放弃原有的大而全的产品路线以及传统的业务员 经销商渠道路线,通过向上整和资源性产品和技术领先之产品,通过代理、分包分销模式,通过互联网平台以及数字化转型来实现最高效的市场目标,真正实现差别化和专一性战略转移,才能获得更多的市场生存机会。

4、 水产养殖业/加工/流通:在水产产业链上下游中,水产养殖业是生产周期最长、经营风险最大之环节,这也就是其市场集中度最低、最难以产业化规模化的原因所在。而水产加工业在水产上下游产业链中,是除了水产饲料之外的规模化、产业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主要受益于水产品加工出口黄金期,当年我国是最大的养殖生产国与出口国,当我们变成全球最大的水产品净进口国和消费国之后,产能过剩、供过于求的问题尤为突出。分析水产业的现状与未来,必须从其市场行情长时间走势来审视与预测。

纵观过去十多年来水产品市场走势,传统四大家鱼(青、草、鲢、鳙)与大宗淡水鱼(罗非鱼、鲤、鲫、鳊),由于其产能过大和市场消费需求大幅下降,导致其长时间处于行情低迷状态。罗非鱼主要是受出口萎缩而国内消费市场开发进展缓慢之影响,其他品种则是由于其肌间刺或口感或购买场景而导致年轻人对其失去消费兴趣,同样重要的因素是其市场供应量太大、消费者认知度高,餐饮机构很难自行定义其产品价值,从而未能对接新兴消费市场。另外一个原因在于其出肉率和加工难度大,难以通过加工处理而进入终端消费市场。部分特种淡水养殖品种(大闸蟹、生鱼、加州鲈、斑点叉尾鮰、鳜鱼)在过去多年得到快速发展后,一旦其产量超过50万吨后,市场供求关系基本上趋于平衡。而小龙虾、牛蛙则是近年来发展最快并最具规模之水产养殖品种,其成功在于终端消费驱动,从而突破传统水产品的消费定义,突破养殖生产供应之极限,成为不可多见的爆品!

金鲳鱼

 而大宗海水鱼(大黄鱼、海鲈、金鲳鱼、石斑鱼)近年来发展迅猛,其产量快速从10万吨左右上升到20万吨,虽然某一阶段会出现供过于求,但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展,其行情在未来3-5年仍被看好。而红鳍鲷、尖吻鲈、蓝子鱼、罗氏沼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梭子蟹、青蟹等小众品种以及其他区域性品种,由于养殖技术尚未完善、育成率较低,导致产业化程度低、供应量尚少,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04
后双寡头时代的生态系统

水产产业四十年前从无到有,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都获得长足发展之机会,只要企业有相应的生产要素投入,大多数都可以获取很好的发展并且成为风光无限的品牌,在这个初级发展阶段,由于当时之市场空间足够,长时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投资可以驱动增长,企业之间更多的是相互模仿和复制;十年前,由于市场增长缓慢,行业进入优胜劣汰阶段,大企业开始进入产业化上下游投资与发展阶段,同时对中小企业进行赢者通吃的并购整合;五年前,同质化竞争的中小企业基本退场或转型,中大企业之间的硬拼对决大幅降低行业的利基,时至去年水产行业出现整体性的亏损,中国水产行业真正步入双寡头时代。海大集团与通威集团利用其综合实力,不同程度进入产业链上下游之中,试图在产业中构建起其水产帝国宏伟蓝图,水产产业真正步入成熟期或后寡头时代。

在后寡头时代,中小型企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的确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话题。若干年后我们再回顾,也许今年就是中国水产业从野蛮成长的上半场,真正步入尊重科技、注重企业经营本质的成熟期和下半场,也是水产行业步入可持续发展之元年。个中原因主要是之前所有的非科学发展和短期主义,在行业利基下塌到底部时,能够生存下来或新进入之企业,惟一出路在于及时放弃存量博弈,再以技术创新或创新技术合作为核心,以精准企业战略选择为基础,以量力而行、精耕细作、长期主义为手段,在差别化或专一性的细分市场中去谋求自身发展空间与发展机遇。

水产业相比较于畜牧业甚至其他类别产业,养殖品种繁多,区域性特征显著,品种和品系复杂多样,这就注定该行业具备各种类型、各种定位企业之共存空间,当今中小企业之所以处于生死存亡之秋,关健问题在于其长期以来只是抄作业,而没有明白远离竞争、从一元化的市场竞争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市场。近年来江苏铭治、南海杰大等新兴企业在市场惨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正是上述结论之有力佐证。

成熟之商业社会,必然是一个多元化的产业结构。不论是双寡头垄断的水产饲料行业,还是一霸多强的水产种苗行业、水产动保行业,或者从分散养殖逐步进入家庭农场式养殖、公司化集团化养殖企业,或者是以水产出口为主逐步建立国内市场的水产加工企业,最终发展的结果就是从有序到无序,再从无序到有序的行业生态集群中。未来的产业生态圈,必然会出现这样的结局,少数超级大企业会在大众化、规模化、标准化之巿场与品种中占有绝对竞争优势和较大巿场份额,实力较弱之企业必须要远离这类市场竞争,回避过度竞争出现之企业风险;中等数量之中型企业应在审视自身技术实力、人才结构以及地域优势的基础上,选择走差别化或专一性之战略目标,通过持久、专业、精耕细作来成为特定领域之领头羊;为数众多的小微企业则应该选择专一性的战略,在更小的市场领域,采取多方合作之方式,在该细分市场成为专精特新、小而美的企业。

未来5-10年,从企业数量上,水产产业的生态圈必然是金字塔型的产业结构,在水产产业链上下游的的每一个行业中,三两家超级企业处于金字塔顶端,10-20家中型企业处于金字塔腰部,50-100家小微企业处于金字塔底部,而养殖行业/动保行业由于地域跨度大/产品差异性大之行业特性,数量也许会适稍微超出,其数量主要看国家对尾水排放以及食品安全政策的规管程度。而市场份额上,水产产业的生态圈必将是倒金字塔型,超级企业在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高的市场占有绝对的市占率,中小微企业则在专业化、差异化的细分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一旦该细分市场成长到一定容量,超级企业进入其中开启赢者通吃的竞争,却是必然的结果!这是中小微企业务必要关注的焦点。

05
从业人员遭遇生死劫与未来出路

两年水产企业之艰难已众所皆知,在企业遭遇困难与危机之后,水产从业人员之难,亦已成为焦点问题。如果说在十年前水产业者还可以从容选择再就业的话,现今当下却是业界精英最艰难之时刻。毫不夸张地说,未来的三年,水产业者将会遇到职业生涯中的生死劫。过去三两年中,大多数企业已经停止大量校招,这在过去二十年中是绝无仅有的事情。从去年开始,许多企业已经开始降低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甚至裁员,而这一趋势将会愈演愈烈,未来3-5年,为数最多的销售人员,除非业绩相当优秀且年轻在35岁以下,否则会很大程度存在被裁员或调岗之可能性,其他非技术岗位同样面临着这个问题,技术型人才稳定性相对会好一些。倾巢之下,焉有完卵,对于业绩欠佳之企业,此种情况会更甚。所以对于35-50岁年龄层的水产业者,在过去已经将10-20年的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献给水产业,而如今却不能不深深思考如何度过这个人生生死劫,不能不重新思考未来出路,这是不能不说是一个艰难困苦的过程。

在时代跃迁的时刻,每个人都要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抉择,是否能给余下之职业生涯做出精准选择,关键在于自身之认知能力以及对行业发展底层逻辑之感知,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并认知到行业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未来行业生态集群是何种情况。对于水产业者个体而言,学习却是能让自己走出迷茫、重塑认知惟一途径,而真正有价值之学习,不应是单点技术或技巧性知识的学习,而是系统化行业认知能力、创新性甚至覆盖性技术研修以及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管理能力。

在上述情况下,水产业者未来之路不外乎以下几种可能性:

其一是谋求在现有企业之稳定发展,因为在行业整体利基下滑的时候而自身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轻易调整调整职业轨道是要冒较大风险的,哪怕是忍辱负重,也应利用现有的条件提升自身之新认知以及新能力培养;

其二是关注新技术、新产品以及新兴企业,未来几年将是新兴企业诞生或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技术型企业或跨界企业将会接涌而至;

其三是在充分调研市场发展变化的趋势以及自身技术或市场资源优势之下,选择在新兴养殖品种或者技术领先之动保产品和技术领域进行创业;

 其四是对具有技术优势和市场潜力之项目进行股权投资。

06
未来行业机会点:

当前水产行业陷入困境之原因,主要是传统产能过剩而新需求开发乏力。任何时代跃迁和产业转型升级,其主要的驱动力均来自于技术创新与市场变迁。在中国水产业四十多年之发展历程中,政府与企业已在其中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了各个层面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虽然在过去二三十年的研发重心在于如何降低成本,但不可否认的是广大科研人员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科研成果与创新技术,有些是可以转化为提高效率和客户价值之成果。当时未能产生市场价值,其原因在于行业普遍需求为降低成本而不是创造新动能,而如今水产产业转型升级之际,新动能之开发已成将燎原之际,同时国际上具有覆新性技术与产品正在蜂涌而至,准备全力开发全球最大的中国水产市场;市场变迁源自于人口变迁导致的消费群体之变迁,80后90后逐步成为中国水产产业的生力军以及主要消费群体,这即将催生了新一轮的产业革命。

中国水产产业即将面临新的时代跃迁,而水产企业与业者精英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在水产产业消费升级、新动能即将来临之际,中国水产产业的所有企业都值得重做一遍。俗语常说船大难调头,中大型企业面临的主要是存量博弈,对于市场升级与产业变革,首先都会抱有谨慎欢望之态度!新兴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即将成为本轮变革的中坚力量,这些企业更能在新一轮的产业升级中获得快速发展之机会。

综合分析,本人认为未来中国水产行业存在以下发展机会点:

1、由于水产饲料价格竞争,常规化、大众化之饲料普遍品质下降,显著成效之功能性饲料添加剂与营养免疫功能之原料将会作为新兴水产动保保健品直接进入养殖终端,某种程度解决饲料产品营养缺失导致的养殖动物营养性疾病与养殖动物之健康问题;

2、国内外具有独特功效之动保产品、颠覆性技术与产品将会由于其企业品牌和产品力快速得到高端养殖户之青睐,尤其是著名跨国公司、全球领先的企业,从而获得快速发展之巿场机会,如能获得该类产品之国内代理或者排他性合作,将是一个非常良好之发展契机;

3、当前由于厂家与养户之间的信任感缺失,高端养户正在自行添加生物饵料、营养素添加剂或者某种高效功能性产品,借此解决养殖中存在的问题。但这只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过渡性行动,长期而言,企业能生产与推广此类更具针对性的功能性配合饲料(非复古饲料或高值饲料),将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商机。

4、国内水产养殖品种高达上百种,而专业化规模化选育之品种只有少数几个品种,大多停留在初级人工育苗阶段,真正使用专业化饲料的品种只有几十种,大多数在使用其他品种饲料替代或使用冰鲜饵料,此类品种从育苗、养殖到饲料加工都是属于一个有待开发之蓝海,更是中小型企业、新兴企业、初创企业应当重点关注的市场;

5、政府近年在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给长期低迷的水产品加工行业带来某种希望,但依目前为止,至多算得上解决其部分过剩产能问题而已。存量博弈思维限制了许多大型加工企业的转型升级,而中小型加工企业如果能在当下消费者年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消费市场出现转型升级的关口,锁定在某一单品上进行技术创新与品牌创新,走专一化的战略部署,孵化爆品,在特定品种和细分市场上成为领头羊企业,应该有相当大之市场机会,小龙虾与臭鳜鱼的一夜火爆就是明证。

6、传统水产产业属于典型的第一、第二产业,在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足、运营成本过高的行业转型期,如何才能利用互联网技术垂直打通生产商与需求端之间的通道,精准采集用户需求,对接信息、开放资源,为实体供应链管理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赋能,是水产业值得研究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数学化时代,大企业由于存量博弈思维往往倾向于守住原有之优势,反而是小企业与初创企业更愿意寻求突破之机会,更愿意去重新定义行业、定义市场、定义产品。企业的大小并不重要,一旦水产行业被重新定义,边界就会被突破,游戏规则也随之发生改变,此时大企业更容易遭遇巨大挑战与转型困难,小企业反而会快速崛起。近年来水产动保在线上销售获得飞速发展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07
结语

低谷即转机、破局有巅峰。在互联网时代,所有的行业、所有的企业都可以重做一遍!水产产业竞争格局已经发生变化,水产业的内外生生态系统亦发生结构性变化,水产企业与业界精英,只要回归企业经营本质,回归市场最本真的的需求,果断地放弃存量博弈思想、自我革命,精准调整企业的竞争战略,利用行业技术创新,利用数字化管理,在业已形成的水产产业新生态圈中,寻求到应有的定位与发展机遇,定会获得水产产业转型升级期的发展良机。


转载声明

本文版权属于农财宝典(ncbd0000)

作者:珠海普乐多系列企业创始人、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华南代表处主任 陈晨曦

编辑:杨天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2家企业大咖齐聚,一场为全国大学生准备的视听盛宴
种业崛起推动中国水产养殖从大到强
2016农财宝典年度汉字发布:争!
我国水产饲料行业现状及竞争分析 产量总体保持稳定 行业具有较大整合空间
薛华的经营哲学:技术控的春天
对猪肉产业链的思考(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