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士林讲座 | 第二十期 秦始皇的千秋功罪(上)

引子


 

  悲惨时代




第二十期

 秦始皇的千秋功罪

(上)

战国策



一、政治清洗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22岁,在他居住的宫殿蕲年宫行冠礼,准备亲自执政了。冠礼就是成年礼。国君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可以亲政了。赢政13岁登基,22岁行冠礼亲政,此前一直是他的丞相吕不韦代他执政。
   

就在赢正举行冠礼的当天,一个巨大危险逼近了。赢政母亲赵太后的贴身总管太监、长信侯嫪毐趁秦王行冠礼之机,发动叛乱,攻打蕲年宫。嫪毐没有想到,秦王对他的叛乱阴谋了如指掌,早就作了部署,三千精兵埋伏在蕲年宫,嫪毐的叛军顷刻就被击溃。嫪毐转攻咸阳宫,也被秦王预先埋伏的精兵打得落花流水。叛乱失败,嫪毐等叛乱分子逃亡。秦王下令:“有生得毐,赐钱百万;杀之,五十万。”(《史记·秦始皇本纪》)


生擒嫪毐,赏钱百万;杀掉嫪毐,赏钱五十万。嫪毐为首的叛乱分子很快就被全部捕获。


秦王亲政当天,就经受了来自身边的严峻挑战。
  

 说起来,赢政13岁登基,到22岁亲政,郁闷了很长时间。别的不说,他仅干爹就有两个,一个是丞相吕不韦,秦王称他为“仲父”;一个是太后的贴身太监嫪毐,自称是秦王的“假父”。仲父、假父的意思都和干爹差不多。吕不韦是位大政治家,是他的基因工程才让赢政戴上王冠,作为丞相,他也为秦国的扩张做出了很大贡献。因此他作为秦王的干爹,当然实际上极有可能是亲爹,还算够格,没有辱没秦王。但那个嫪毐本来就是个彻头彻尾的街头无赖,得到太后的宠爱,居然身居中枢,大富大贵,被封为长信侯,还成了秦王的干爹,对朝政指手画脚。这对秦王当然是奇耻大辱。秦王还有不知道的惊天秘密。上期谈到,这个嫪毐并不是真太监,他由于阳具特别大,被吕不韦选中进攻侍候太后,为掩人耳目,拔掉胡子冒充太监进了宫,瞒天过海,和太后鬼  混。后来还生了两个孩子,也算秦王的同母异父兄弟。嫪毐还和太后商定,秦王过世,在这两个孩子中选一个继承王位。
   

这个嫪毐小人得志,忘乎所以,招摇过市,飞扬跋扈,甚至对吕不韦也吆五喝六。一次聚会上,和人吵架,公开叫号,我是秦王的干爹,你敢和我顶嘴?没料到这人知道嫪毐的底细,立刻向秦王告发了他。秦王听了又羞又气,准备收拾嫪毐。嫪毐想来个先下手为强,于是就在秦王举行冠礼这一天发动了叛乱。
    

秦王镇压了叛乱,严厉惩处叛乱分子。嫪毐被车裂五马分尸,灭了三族,嫪毐的所有亲信全都枭首示众,就是砍掉脑袋挂在竹竿上示众。此外,还囊扑了太后和嫪毐的两个私生子,也就是自己同母异父的两个弟弟。囊扑就是将人塞到袋子里打死。可怜两个孩子牙牙学语呢,就被塞到袋子里活活摔死,成了政治牺牲品。摔死了两个孩子,秦王对太后、自己的亲生母亲也不放过,将太后囚禁于雍城的冷宫。有人劝谏秦王不应对自己的母亲那样绝情,秦王竟下令,谁再替太后说情,就杀掉他。结果一连杀了27个大臣,还将尸体挂在宫墙上示众。看来秦王是恨毒了自己的母亲。


将太后打入冷宫的同时,秦王撤了吕不韦的丞相,放逐了吕不韦。


秦王刚刚亲政,就以霹雳手段大搞政治清洗,可谓心狠手辣。因此,有不怕死的大臣谴责秦王:

    

 “今大王车裂假父,有不仁之心;囊扑两弟,有不友之名;迁母于椷阳宫,有不孝之行;诛戮谏士,陈尸阙下,有桀纣之治。” ( 《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五回)

    

大王您车裂自己的假父,是不仁;囊扑两个弟弟,是不友;将自己的母亲打入冷宫,是不孝;杀害劝谏的大臣,还将他们的尸首挂在宫门下示众,是桀纣一般的暴政。

   

 指责秦王车裂嫪毐是不仁,有欠公允。嫪毐冒充太监和太后私通,还发动叛乱,都是谋逆大罪,在那个时代,量刑不算过重。囊扑两个弟弟,将母亲打入冷宫,未免过于狠毒,但在宫代宫廷,也不是稀罕事。残忍杀害谏诤的大臣,说他是桀纣之治不冤枉,就是个大暴君了。


秦王的政治清洗,首次展露了他的个人性格和执政风格:果决勇猛,心狠手辣。


二、 统一天下


秦王政22岁刚刚亲政,就通过政治清洗,搬倒了两位干爹,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他立刻又投入了紧张的繁重的政务中。


秦王政、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君王之一。但至少有一点无可争议,他是历史上最勤政的君王之一,他给自己规定的任务,每天至少批阅竹简文件一百二十斤,那时候的文件主要写在竹简上。因此这位秦王政的办公是复杂的脑力劳动,又是繁重的体力劳动。特别是,这位君王的身体看起来很弱。


说起来,上古帝王,长得什么模样,绝大多数已经不得而知。后来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的塑造不足为凭。只有秦始皇很幸运,一个很有政治头脑的相面先生和他直接打过交道,详尽地描绘了他的长相。留下了比较完整的记录。这个相面先生叫尉缭。尉缭这样描绘秦王:“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史记·秦始皇本纪》)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鹰钩鼻、长眼睛、鸡胸脯、说话声音似狼叫。有人由此分析说秦王有软骨症和气管炎。
  

 尉缭的描绘是否准确,当然也不得而知,因为史记的很多说法文学性太强,谁知道司马迁是不是借尉缭之口想像秦始皇的样子?将来如果有机会在秦皇陵里找到秦始皇的遗骨,用现代技术还还原,就能确知秦始皇究竟长得什么样了。但是从尉缭的描绘来看,始皇帝的性格和长相十分契合。一个大鹰钩鼻子的男人,细长的眼睛,发声如狼嚎,让人不能不联想到阴鸷、凶狠、恶毒、钢铁般的意志、杀伐决断的凶猛。但是鸡胸脯表明他有软骨症,由此又波及气管,导致气管炎,气管炎又导致发声嘶哑尖厉,有若狼嚎。有人将“挚鸟膺”解释为胸肌发达,说秦王是位胸肌发达的猛男,这太牵强,禽鸟类翅膀发达,胸肌谈不上发达,谁能说鸡的胸肌发达?鸡胸脯是病态,骨骼发育有问题。这说明秦王政身体有先天的毛病,并不是很强壮。


但是鸡胸脯的秦王政,忍受气管炎的折磨,每天批阅一百二十斤竹简的奏章,真的够敬业的。摆在这位君王面前的政务也不由得他不敬业。这位君王所要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吞并诸侯,统一天下。


有文献渲染说,秦始皇有半夜嚎叫的习惯,叫起来有若狼嚎。这个传说如果是真的,恐怕就是秦始皇夜半万籁俱寂时宣泄紧张,克服疲劳,缓解心中的压力。


贾谊在《过秦论》里说秦始皇是“奋六世之余烈”,就是继承祖辈六代国君的事业,最后实现统一。
   

 六世指从秦孝公到秦王政的父亲六代国君,他们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其中的秦武王执政仅仅四年,秦孝文王执政仅仅三天,秦庄襄王执政仅仅四年,用过去一个流行的说法,这三位是历史的匆匆过客,用一句网络用语,这三位都是打酱油的,对秦国的扩张贡献不大。秦王政之前的六代国君,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吞并天下,立下了不世之功。其中的秦孝公全力支持商鞅变法,开启了秦国的富强之路,从制度上保障了秦国的强盛。秦惠文王重用纵横家张仪等,成功地通过连横削弱了楚国,分化瓦解了三晋联盟,使秦国雄视天下。秦昭王当了五十六年国君,任上重用范雎、白起等文韬武略、经天纬地之才,推行远交近攻的国际战略,为秦国的吞并天下培育了基本盘。秦王就是在这几位先君创造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从公元前230年开始,进入了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收官阶段。差不多每两年一个,先后吞并了关东六大诸侯,实现了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帝国。


关于秦王政统一天下,一直有一个问题:统一到底是靠了秦王政的雄才大略,还是他贪天之功,靠了祖宗的余威摘桃子?


首先不能不承认,秦王政登基时,秦国对关东各诸侯国已经占据绝对性地压倒优势。早在秦惠文王时,张仪就曾指出“秦地半天下”,秦国扩张的领土差不多已经二分天下有其一。上期谈到,到了秦昭王时代,范雎的远交近攻和白起的所向披靡,更使秦国的领土不断扩张,到了秦王政登基时,关东六国军事力量仅被白起就消灭了一百多万,精锐损失殆尽,领地呢,据《史记》记载,“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史记·秦始皇本纪》)


就是说,秦王政登基时,秦国已经吞并了三晋也就是韩国赵国魏国乃至楚国的大片土地,用今天的地理名词描绘,秦国领土的覆盖范围,已经陕西湖北四川山西河北河南连成一片,深入中原腹地,控制了黄河中游,关东诸侯已经是剩水残山了。


正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秦王政才能仅仅用了十年时间就顺利地实现统一大业,吞灭关东六国。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尽管秦王政执政时期,关东诸侯已经是风雨飘摇,强弩之末,就单个国家来说,没有一个能够和秦国相抗衡,但是如果关东六国联合起来,再次形成合纵联盟,对秦国仍然是巨大威胁。


尉缭见到秦王,就曾经向他指出:“以今日秦国的强大,诸侯地位之弱小已经像是秦国的郡县地方官,但是我担心的是诸侯合纵,他们如果联合起来出其不意,对秦国也是致命威胁。这就是晋国智伯、吴国夫差、齐国闵王灭亡的原因啊。”


因此,秦王政尽管有巨大优势,但是也充满未定之数,内政外交一点疏忽,就可能葬送祖宗创立的大好基业,功亏一篑,甚至遭到灭顶之灾。


从这个角度看,秦王政统一天下,不仅仅是摘桃子,也靠了他自己的运气和决策能力。


十年收官,说起来好像很顺利,其实中间也有严峻的考验,险些前功尽弃,葬送大好形势。


秦王政的性格很分裂。要清醒非常清醒,要糊涂也非常糊涂,他有大清醒,也有大糊涂。最后是清醒战胜了糊涂,才得了天下。


秦王政曾经两次犯过大糊涂。一次是发布逐客令。起因是郑国间谍事件,我们讲韩国的时候已经交代,因为上了外国间谍的当,秦王政一气之下竟然下了逐客令,驱逐全部外来客卿。在最需要人才的紧要关头,竟然驱逐人才,这道命令真的是糊涂透顶的亡国之令,真的贯彻了,统一天下的,就未必是秦国了。幸好客卿李斯挺身而出谏阻,向秦王用秦国的历史事实陈明利害: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图强,秦惠王重用张仪拆散六国合纵,秦昭王重用范雎远交近攻。商鞅、张仪、范雎都是外来的人才,有了他们的贡献,才有了秦国今天的强盛。如果那几代君王也像您一样下逐客令,秦国就不会有今天的大好形势了。

 

秦王听了猛醒,连称:“有理!有理!”,随即取消了逐客令。还提拔李斯这个本来也在驱逐之列的客卿担任了廷尉,也就是大法官。


如果秦王固执己见,将李斯也撵跑了,那么车同轨、书同文、郡县制,一系列统一大帝国的政治举措就都无从谈起了,因为这些主意都是李斯出的。


 还有一个案例就是攻打楚国时,秦王政像招标式地问大臣,用多少兵力能拿下楚国。大将王翦说得六十万,另一位将军李信说二十万足够了。说起来,这位王翦是和白起齐名的秦国名将,位列战国四大名将,秦国吞并关东六国诸侯,六个有五个是他和他的儿子王贲拿下的,秦王政也不考虑考虑这位老资格为什么要那么多的兵,仅仅因为李信的成本低,就让他中了标。还夸李信年轻有为,王翦老朽了。这又是犯糊涂。结果李信攻打楚国大败,是十年统一收官中罕见的败仗。秦王又猛醒了,连忙亲自去请王翦,又是道歉又是赏赐。于是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彻底拿下了楚国。

 

说起来,秦王开始之所以选择了李信的方案,除了李信要的兵少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如果满足了王翦的要求,让他率领六十万大军攻打楚国,等于将秦国的全部军队交给了王翦。秦王有点不放心,军队都交给你了,万一你有反意,岂不要将我连窝端了?秦王的顾虑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王翦除了会打仗,还有正确理解君臣关系的大智慧。他清楚秦王肯定有顾虑,于是想了一个最能让秦王放心的办法。大军临行前,王翦请求秦王赏赐给他良田豪宅园林,秦王笑道:“将军行矣,何忧贫乎?”(《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将军你就赶快出发吧,就你这地位还怕贫穷不成?王翦回答:我要趁大王用我的时候,为子孙积攒点家业。秦王见王翦回答得这么实在,不免大笑,顾虑小多了。但王翦知道秦王还没有彻底放心,于是大军都要出关了,还反复五次向秦王索要田产。有人责备王翦:“你这人太过分了,这么急不可耐,这么贪婪,你就不怕大王发怒?”


王翦答道:我这样做,大王非但不会发怒,反而会对我彻底放心了。大王骄横多疑,我越赤裸裸地为子孙索要财产,他越认为我贪图小利没有大志,这样他才不会起疑心啊!


南宋大文豪辛弃疾有词:“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意思是贪图良田美宅的人没有政治追求,没出息,见到刘备这样的英雄怕要羞愧得无地自容。所谓“问舍求田原无大志,掀天揭地方是奇才”(《幼学琼林》)


王翦的做法,正是故意表示自己贪图财产,没有政治野心,不想“掀天揭地”,让秦王彻底把心放到肚子里。


 同是大军事家,王翦比白起聪明多了。君臣关系的处理,只有一方是明白人不行,双方都是明白人,才会形成互补,才会有最佳的组合,才会成大事。


前面讲秦昭王一文一武,范雎和白起为昭王铺下统一天下的基本盘发挥了关键作用。秦王政也有一文一武,文臣是李斯,武将是王翦。他们的智慧和天才为秦王政十年时间统一收官发挥了关键作用。为了防止关东诸侯再联合起来搞合纵,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也有记载说是尉缭的建议),花重金收买关东各国有影响的政客,大搞金钱外交,颠覆了合纵的趋势。消除了合纵的根本威胁。军事上则依靠王翦等将领的军事天才,先后灭掉韩国赵国燕国魏国楚国齐国,于公元前221年定鼎天下。


秦王政刚愎而不自用,独断而不专行。几次失误都及时得到纠正,这才使秦国统一天下的雄图大业,得以凯歌行进。


从公元前403年战国时代揭幕开始,战国七雄经过180余年的竞争,此起彼伏,纵横捭阖,秦国笑到了最后。秦国为什么能够笑到最后?比较地看,其他六国尽管都有光荣岁月,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没能获得可持续性发展,最后无可无奈何花落去。秦国的成功,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是制度建设比较彻底,从秦孝公到秦王政,一直贯彻商鞅确定的政治路线,秦惠文王尽管刚登基就杀害了商鞅,但政治上还是推行没有商鞅的商鞅路线;


二是人才战略比较成功,执政时间较长的四代君王知人善任,形成了一个连续的互补性极强的人才团队,人才链没有中断。相才如商鞅、张仪、范雎、吕不韦、李斯,将才如司马错、白起、王翦、王贲,最优秀的人才接踵而至。秦国的政治舞台就像证券市场:法家培育国家制度的基本面,纵横家是外交的操盘手,军事家是战场的操盘手。商鞅这样的大法家培育了政治的基本面,张仪、范雎这样的纵横家在外交上呼风唤雨,白起、王翦这样的军事家在战场上决战决胜。


三是没有根本性的重大失误,有了失误也能够及时纠正。如秦王政下逐客令又迅即收回。

下期预告

第二十期 秦始皇的千秋功罪(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秋功罪秦始皇
心术、权术、人术 2
话说王翦的“小气”
王翦打仗有一个毛病,每次出兵,都让秦始皇万分头大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最大功臣
关东六国王翦灭其五,一生辅佐四代秦王,战神王翦究竟有多厉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