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手记:请给孩子一只带壳的鸡蛋

         今天绝大多数的中国父母,都在“无私地”提供削弱自己孩子能力的服务,只是程度有所不同。而学校的老师,有时候也扮演这同样的角色,为了“立竿见影”的效果,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布置检查督促的措施,于是有意无意剥夺了学生主动成长的机会。


         回过头来,听一听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意味深长……




一位年轻的母亲向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请教:“怎样才能教育好我的孩子呢?”苏氏回答说:“先教会你的孩子剥鸡蛋壳吧!”

这件发生前苏联的教育经典故事,在若干年后的中国找到了原型:北京某小学一位四年级的孩子,每天上学母亲总给他一个剥好的熟鸡蛋放在书包里的饭盒里,以便在课间个孩子充饥。有一天,孩子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鸡蛋怎么有坚硬的外壳呢,而且一点缝都没有?无奈之下,孩子只好将鸡蛋带回家中,交给了他的母亲……

我不知道当孩子把这只鸡蛋交到母亲手里的时候,母亲心理会是怎样的一种想法。按照现在中国家庭教育现实生活中最流行的模式和观念,这位母亲一定会后悔那天怎么会忘记剥掉鸡蛋壳,甚至会向孩子道歉。可是她不知道的是,自己的做法不仅是在剥夺孩子剥鸡蛋壳的权利,而且是在剥夺孩子的独立生存权利。

一位中国母亲,不顾危险突然横穿过繁忙的街道,将快要走入校门的孩子手中已吃完上半部分的油条往上移动一下,生怕孩子吃完上半部分油条后不懂得吃下半部分,这一情景让偶然看见的记者深感惊讶。

老师为了促使小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常常要求家长帮助检查督促。于是,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第一天,家长帮孩子检查作业时没看仔细,第二天孩子没得满分,回家之后来抱怨父母,而父母听到孩子的抱怨后还勇于承认错误,向孩子检讨:这次没帮你检查好,是妈妈不对。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削弱孩子基本生存能力的故事。今天绝大多数的中国父母,都在“无私地”提供削弱自己孩子能力的服务,只是程度有所不同。而且,父母们最喜欢以“学习”为理由,“帮助”孩子们丧失很多最基本的生活能力,让孩子们长大后成为一个无能也无趣,无助的社会成员。




重庆师范大学赵石屏教授在《家教》中说,家长没有经过系统的家庭教育培训,就已经成为了家长,不管是否做好相应的准备,就必须承担起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重任。在我们的学校中,教育的管理者和实践者都是通过师范教育系统培训学习的,但是,我们的教师们又采取了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呢?

上课铃声响了,我走进教室,学生都把教科书放到课桌上,等着老师。我问学生:“为什么你们不打开教科书,自己预习或复习呢?假如老师这节课不来呢?你们会不会就这样等待一节课呢?”我希望每个同学都明白,每节课的40分钟是属于每个同学的,应该学会自己主动利用不浪费这个应该用于学习的时间。大多数时候,我都是提前走进教室,但有时候,我也有意晚几分钟进教室,看学生们如何安排老师没有到来的这几分钟时间。

现在的学生除了教科书,一般每个学科都有一本教辅资料,上面按照教科书的内容和教学课时的安排,都有适合的练习题,学生完全可以自己根据教学进度,自己安排时间完成这些作业。然后自己核对答案,有问题就看书、问同学、问老师解决出现的问题。这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呀。可是,我们总是担心学生不去完成,或者抄袭答案,就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布置检查督促的措施,这也是学校管理常常强调的老师的责任心,于是有意无意剥夺了学生主动成长的机会。走进教室,我们总是可以看见黑板两边写满了各个学科当天必须完成的作业。有一次我让值日学生擦掉了这些作业安排,学生大吃一惊:“我们今天该做哪些作业呢?”

在“责任心”的感召下,学校常常要求老师批改学生的作业,于是每天交作业成为学生日常的习惯。有一次我给他们布置了额外的一个作业,学生马上就问:“老师,什么时候交呢?”其实学生的潜台词是不交就意味着可以不做。我问学生:“作业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为什么一定要交呢?自己不可以督促自己完成吗?”

教师的作用应该发挥在课堂上,可是今天的学校教育进一步要求教师把作用延伸到课堂之外。怎么延伸呢?最通行的做法就是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现在印刷技术先进,教辅资料书、试卷类的报刊也特别多,给学生发一堆这样的作业,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就可以了。很多中学生都有放假比上学期间作业还多的深切感受。其实,学生不是不喜欢做作业,他们也明白作业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只是作业量太大,家庭作业和课堂作业没有什么区别,千篇一律的作业模式,扼杀了学生作业的任何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是否可以把课堂之外的时间交给学生自己安排,做他们喜欢做的作业呢?我们总是担心学生不成熟,在“爱”的名义下剥夺了学生自主安排的可能性。

作为老师,我们总是担心学生自己不会剥鸡蛋,于是把剥好的鸡蛋交给学生。我们不愿意给学生在尝试中慢慢成长的机会,总是想立杆见影,直接取得最好的效果,老师就只有不断强化检查督促措施,老师自己就被繁琐的教育日常事务所困扰,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专业提升,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力量,就只有进一步强化强制措施,最终老师完全被禁锢在自己亲手营造的恶性循环过程中。于是教育这个职业带给教师的是不是幸福和快乐,而是疲惫和厌倦。而学生完全被动去完成学习任务,没有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失去了自我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农业是栽培作物,农业产品是有生命力的,有它自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有属于它自身的内在力量。对于这种内在力量,外部环境不能彻底改变它,只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满足它。而且,不同的农作物有不同的生长季节,有不同的栽培方式,有经验的农民都懂得要适时追肥浇水,适时除草松土;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强制它不生长。而工业是把原料按照规定的工序,制造成为符合设计的产品,于是现代工业常常采取生产流水线的严格和标准化管理模式,但这种模式是不适合教育的,遗憾的是,现在很多学校正在推行对老师和学生的这种管理方式,这很值得我们的教育管理者反思。

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中,老师不能“恨铁不成钢”,希冀什么都会“立竿见影”,对学生有太多的高期待,一下子就让他们纠正所有缺点,改掉一切坏毛病,而一有问题或违纪,就去责备他们,惩罚他们,失却平和的心态,缺乏足够的耐心,将教育简化为训斥、禁止与惩罚。其实,对学生的违纪,老师有时慢两拍,放一放,冷处理,留给学生宝贵的反思时间,更是一种教育艺术。学科教学中,老师不能像做工程一样赶时间、抢速度,一味追求高频率、快节奏,要把握舒缓的课堂教学节奏,给学生留足思考、理解与品悟的空间和时间,多一些等待与期望。

当我们培养的学生走出校园,一旦缺乏主动去适应社会的能力,他们就可能会对学校教育带给他们的“无能”而感到不满和抱怨。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做任何事情都会得到一个结果的。如果家长做的事情是伤害自己的儿女,他们也会遭遇最为强烈的报复。小时候被父母象宠物一样“千娇万宠”养起来的孩子,绝对不会像宠物一样对主人亲密依赖。反而会有很大的敌意。因为从心理学上就知道,每一个人都是有“自我成就”的需要的。如果孩子长大后发现自己的无能,他在心理上是很自卑的,同时也对自己缺乏能力感到愤怒。而毫无疑问:他们会认为造成他们今天这种无能局面的原因就是父母,因此一定会把气出到父母身上。所以,古人早就说了“娇宠养逆子”,从心理学上是完全合理的。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出现同样的偏差,毫无疑义也会导致对学校教育的越来越多的负面评价。这也许就是今天社会越来越对我们的学校教育指责和非议颇多的原因吧。

我们的教育最好的选择就是回到苏霍姆林斯基那里,在家庭教育中,让父母们交给孩子一个没有剥壳的鸡蛋。在学校教育中,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交给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和自我成长的机会。


来源:刘老师政治学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所小学的“特殊作业”火了!家长们全体炸锅:求求老师,多留点这样的作业吧!
教育不是为了让孩子学会盲从
家庭教育调查问卷—家长卷—学生卷
优秀家长教子心得6篇
班主任在家长会上的讲话
教师家访手记(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