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烟台春节老味道
userphoto

2024.01.29 山东

关注

郝祖涛,1963年出生,大学文化,烟台市芝罘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长期从事胶东饮食文化研究,累计编著、合著专业书籍12部,发表文章200余篇


春节,是国人最为重要的大节。对百姓而言,虽然这期间主题内容很多,但重头戏非节前筹备年饭莫属,尤其在生活困难的岁月,每家每户无不倾其所有,在举国喜庆、欢乐、祈福的日子里,尽其所能满足家人对美食的期盼。
蒸饽饽,磕莲子,正月出门馈亲友
正月里看长辈、走亲戚要带礼品。现在商品丰富、物资充裕,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大,而过去基本都是自家加工的面食品。牟平、栖霞、招远、福山、海阳、龙口等地,常用的节日礼品有枣饽饽、豆饽饽、莲子、面鱼等。听老人讲,在饥饿难耐的岁月,这些面品自家食用的甚少,除了正月招待客人外,走亲戚时用的最多。在乡亲们看来,亲友间的馈赠互换,表达的是一个礼数,也间接展示了各家主妇的厨艺。

莲子与鱼儿

烟台民间腊月二十四日家家打扫完灰尘后,首要准备的吃食就是蒸干粮,其中重点是蒸大枣饽饽。记得小时候,母亲一般头天晚上八九点就用白面、面引子调成“面酵子”,经过五六个小时的发酵后,再加糖精(白糖)、白面“戗面”。所谓“戗面”,就是将面粉掺和进面酵子里的一种面团调制方法,期间要反复掺加干面,持续揣揉面团。因为加工饽饽的面团水分少,硬度大,很是耗费体力,往往面团调好后,母亲也累得满头大汗。用此面团蒸出来的枣饽饽热吃时筋道有嚼头,冷吃时掉渣不粘牙。
在烟台,年节面食品只有蒸枣饽饽、花饽饽的面团采用这种方法。面团戗好后,再经过四五个小时的发酵就好了。这时候,帮忙的亲戚街坊也来了,就可以开始做枣饽饽。先在面板上撒匀醭面,倒出面团反复収(音shou)面,直到面团柔软光滑时,依据习惯、用途需要的个头份量,掐成一个个大面坯,再逐个揉搓团拢成圆体状,用食指在表皮对称挑出排排面鼻子,插上小个头的红枣或用面团染的“面枣”。一般的枣饽饽对称挑四排面鼻子,俗称“满堂红”的枣饽饽需挑六排或八排,寓意顺发。在牟平、栖霞、福山、芝罘等地,居家无论蒸多少对枣饽饽,但“满堂红”只能蒸一个。枣饽饽雏形完成后,用玉米皮托底裹住,放在炕间温和处遮盖醒发,摆到热锅的箅帘上罩上屉盖,用旺火蒸约40分钟至熟,一个个白白胖胖、暄透柔软的大枣饽饽就呈现在众人面前。

(胶东大枣饽饽

年节居家的面食品既做枣饽饽这样的大件,也做豆饽饽、莲子、面鱼这样的小件,其面团的发酵、调和、醒面程序是一样的,但面团调和的都比较软。莲子、面鱼使用面模磕成仿生造型后,牟平等地上锅蒸熟,龙口等地用热油炸熟,成品栩栩如生。而豆饽饽与枣饽饽的造型基本一样,除了个头小、不挑面鼻子外,还要添加馅心,有黄豆馅的、红小豆馅的、豇豆馅的,一般都要将各种豆类提前煮熟,凉透后加糖精(白糖)、面粉拌匀,团成小孩拳头大小的圆形,外裹一层发酵的面皮,包成圆体状醒发蒸熟即可。用豆类做豆饽饽的馅心,往年也不是各家都有这个条件,在农村曾见过邻居家用地瓜干当馅心的豆饽饽,是将生地瓜干蒸熟后,切成黄豆大小的粒,再加糖精拌和后充当馅心,与纯豆馅的豆饽饽相比,口感、味道都有差距。不过在困难的年代,这也算是粗粮细作的“精品”了。
以枣饽饽为代表的年节白面干粮,尽管具备喜庆的色彩和食用的功能,但旧时似乎只是“礼品”的代名词。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好像只有大年初一早饭能敞开肚皮吃顿白面干粮,正月里其它日子难见其踪影,伴随的多是黑面食品。如今白面干粮不稀罕了,可记忆仍存。
包菜包,做发糕,祈盼家庭好年景
从记事起,母亲过年时所包的菜包子,一直是家人津津乐道的美食,亲友们食后也都是赞不绝口。
母亲包菜包所用的馅料,有提前用酱油、味精酱过的大块猪肉丁,还有油煿豆腐丁、水发粗粉条、发芽绿茶豆。主料是大白菜,切成小丁放锅里稍稍加热煸炒,略见出水盛出凉透,合着配料拌匀调味,用发酵面皮包成提褶式包子,醒发后放在热锅笼屉上旺火蒸约20分钟至熟。出锅的菜包子白胖胖、肥嘟嘟的,每个能有五六两重,面皮透暄透暄,馅料浓郁醇厚,趁热食用,真是可口的美味。如在馅料中加点水发海米,或是虾皮之类,味道更好。 
腊月里蒸菜包,不是哪个地方一家一户的规矩,在莱阳、栖霞、福山、招远、牟平等胶东内陆地区,民间已约定成俗。所用馅料可视情选配,但蔬菜必不可少。在人们看来,菜谐音财,吃菜包、迎财运,讨是个吉利。过去基本以大白菜为主,最不济也要用大白菜、萝卜丝二合一的馅料,其寓意不言自明。

(烟台大包子
在牟平以及乳山、文登等胶东东部地区,民间还有蒸米包、蒸糖包的习俗。其中的米包是用蒸煮熟的糯米或糯质黄米拌和白糖,放在发酵面皮内捏褶蒸熟,吃口软糯甜香;而年节用的糖包与平时纯用白糖、红糖馅心不同,还要添加肥肉丁,用发酵面皮包成菊花顶状蒸熟,吃一口甜丝丝、香喷喷的,满嘴流油。
祈盼好年景的面食品,还有寓意步步高、年年高的发糕、糕。我小时候就帮助过母亲袷(音qia)过糕。所谓袷糕,就是用碾子碾压糕面的过程。牟平、福山、莱山等地过去做发糕的主要原料为玉米,先将玉米粒放锅里煮熟,捞出控净水分透,就可以袷糕了。碾压细的玉米面过后,摊开透,既不能冻着,也不能发霉。做时将2/3的玉米面、1/3的白面用面酵子、糖精调和成软硬合适的面团,稍微发酵后,均摊在锅内高粱秸皮编制的箅帘上,间隔插上洗净的大枣旺火蒸熟,厚约6厘米,趁热切成大方块放在冷屋存放。食时再切成薄片上锅熥透,吃起来又香又甜。质量好的发糕柔软、蓬松、有弹性,切口处布满均匀的小眼,和面包似的。用玉米面做发糕,是一般家庭的做法,有条件的则用小米面,口感更好。旧时在栖霞、招远、海阳、蓬莱、莱阳等地,民间制作的发糕还要掺和进熟地瓜,以替代主粮的不足,称为萁馏。

(海阳过年吃的萁馏
除了发糕,各地还要蒸制黏糕。所用原料为俗称大黄米的黍米,粘性大,故称黏糕。因为在过年时制作,所以又称“年糕”。龙口、莱州等地的做法是,将黍米用水浸泡后凉透,碾磨成面,过罗后将糕面加水调好,摊匀在锅内铺有笼布的箅子上,用大火蒸熟,稍凉后搁到面板上,用手拍打到厚度合适时,再切成长方块,摁上红枣。食时将黏糕切成片,或上锅熥,或用油煎,蘸着蜂蜜或白糖吃,黏黏的,甜甜的,软软的,真是节食的美味。
无论是菜包、米包、糖包,还是发糕、黏糕,其所包含的寓意是非常丰富的。在民众看来,这就是一种期盼、一种念想、一种祈求,表达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烀下货,熬盆冻,招待宾客现成菜
正月是休闲放松的日子。从年初一开始,亲友间就陆续串门拜年了,俗谓“出门”,或走亲戚。平日难见的亲友相聚后,仿佛总有说不完的家常话,拉不完的亲情呱,时间越发显得珍贵。为此,居家筹备年饭时,都尽量提前多备些成品或半成品食品,以便招待客人时简化烹调流程,腾出时间多和亲友交流。

(猪下货
年节备份包括猪头、猪蹄、猪肝等在内的全套下货,似乎一直是城乡民间的选择。现在需要哪些部位的食品现买成品即可,而在过去则需要自家加工。在牟平高陵、刘家夼、武宁周边地区,一般在年三十前两天烀下货。刮洗干净的猪头、猪蹄、猪尾巴,连同猪的肝、肚、肺、肠、心用开水冒冒(音)后,放入锅内添加清水、各种调料,加锅盖大火煮约半小时,改为中火直到将猪头烀熟,捞出来拆去头骨即好。
期间易熟的猪心、猪肺、猪肝等要随熟随捞,以免过火。烀下货不需要深奥的技术,但有技巧,那就是要把猪头从中间劈为两半,劈面朝下来烀,否则不仅猪脸易碎破相,而且骨肉难以分离。记忆中烀下货很耗时,每每都需要小半天的功夫。在下货逐渐烀熟的过程中,随蒸汽外溢的肉香味则始终飘逸在空气中,让人越发感觉到年的气息越来越浓。

(猪皮冻
冻,也是居家过年必备的食品,民间把做冻的过程称为“打冻”。在长岛、龙口、蓬莱、芝罘、牟平等地的临海渔家,有用鲜鱼打冻的,成品清澈透明,鲜美可口。而在内陆地区,有打鸡爪子冻的,猪皮冻的,猪尾巴冻的,还有猪蹄冻的。记忆中我们老家基本采用多种材料混合打冻,原料有生鸡、猪皮、猪蹄,均斩成2厘米见方的块,开水冒后放锅里,添加清水、烀下货的肉汤以及各种调料,大火烧开小火慢煮,长时间地炖焅,待肉熟、蹄烂、皮化,锅内汤汁剩余一多半时,加发芽黄豆煮个开,调好口盛出凉透,一大盆味厚重、弹性大、有嚼头的肉冻就做好了。
早前流行的年节食品还有熏鱼。此法是从酒店传到民间的,因为待客方便,所以很受欢迎。做熏鱼的主料多为鲅鱼,这种鱼肉厚,无刺,形好看,斜切成大薄片后,加酱油、葱姜腌渍,热油炸熟,复放入用白糖、酱油、食盐、味精、五香粉等调和的卤汁中慢火煨焅至汤汁近干时,盛在盘内逐层撒匀五香粉。由于煨焅的时间较长,卤味深深地渗透在鱼肉里,口感微甜,微咸,没有一点鱼腥味。

(熏鲅鱼
在烟台民间,家家为春节准备的各种小菜也很有特色。比如,将大白菜片成薄片,用盐腌后加味精、辣椒丝、白糖做成的辣白菜;用芥菜疙瘩打成丝,加醋憋的辣菜;用微露芽尖的黄豆或茶豆做的清拌豆菜等等,都是清口解腻、佐餐下酒的美味。
其实,像烀排骨、炖鸡块、酱牛肉、扒肘子、蒸扣肉等一些食品,也都因为具有的便捷特点,成为富裕家庭节食的主角。有了这些成品、半成品,节日期间突然造访的亲友来得再晚,人数再多,盛盘鱼,切盘肉,挖盘冻,一会功夫七盘八碗就凑齐了。主客之间交流的时间充裕了,感情的距离也同时拉近了。
酥鱼肉,炸鸡块,吉祥有余留来年
侉炖,是烟台久远的一种烹调方法,简述就是将原料炸后再放锅里烩炖而成。所用原料一般需要改成小块或丁、条状,外裹面芡用面粉、鸡蛋调成,有的地方还用酵面,使炸制品显得更饱满。过油炸时要视菜肴的要求不同,或炸半熟,或直接炸熟。烩炖时汤汁稍为宽头点,不需要勾芡。成品装盘后,需撒上葱丝、香菜梗调拌。
其实,这种所谓的“侉炖”技法,就是早年家庭主妇春节烩菜法的改良。而炸制主料的过程,民间之所以称呼为“酥”,是因为面芡炸后所呈现的酥脆口感、浓香味感。

(炸酥肉
困难时期城乡居家尤其是农村,平时是很难见到一点腥气的。尽管如此,到了春节这个大节,各家也要视经济状况割几斤肉、买几斤鱼,做点酥肉酥鱼。在我们老家牟平,酥肉酥鱼的时间一般选在大年三十的上午,因为炸完鱼肉的大锅油味重,残留油多,正好中午熬大菜。
这天早饭过后,家庭主妇就开始忙活了。将猪肉切成约1.5厘米左右的丁,或者小片块,拌匀面芡,散放在六七成热油中炸熟,待面糊呈金黄色时,蓬松饱满的酥肉就炸好了。趁热放入口中,外皮酥酥的,猪肉香香的,可口极了。旧时酥肉一般用肥肉或者五花肉,很少有用纯瘦肉的,因为放置时间长了肉质发柴。
紧接着酥鸡、酥丸子。这酥鸡的做法和酥肉一样,斩成小块挂糊直接炸熟。而酥丸子又分为肉丸子和菜丸子两种,做法相对复杂。肉丸子是将鲜肉剁泥,加清水、淀粉、葱姜、食盐搅匀,挤成直径约3厘米的圆形用油炸熟。菜丸子又叫素丸子,主料为萝卜,擦成丝后在开水锅中煮熟,捞出用清水浸透,挤净水,稍㔋(音lan)几刀,加调料、面粉调匀,团成直径约3.5厘米的圆形用油炸熟。西部的龙口等地则是选用大白菜、萝卜之类的蔬菜,掺进挼碎的豆腐或者饽饽粒,和上面粉做成。肉丸子味厚,菜丸子清气,都是招待客人、家人食用的美味。

(炸萝卜丝丸子
肉类炸好后,最后酥鱼。计划经济时期不仅鲜鱼凭票供应,就连鱼干也不例外。每逢春节来临,内陆人家但凡有点门路,都要托人置办点带腥气的鱼类应应规矩,以满足“连年有余”的祈盼心理。印象中过去酥鱼的材料有刀鱼块、鲅鱼条,但常规用鱼就是劳鱼干,用温水浸泡回软后切成小方块,加食盐、味精煨口,挂面糊炸熟。因为炸后的鱼块圆鼓鼓的,龙口称为“丸儿鱼”。当然,有条件的家庭还要置办些黄花鱼、黄姑鱼、偏口鱼、鲈鱼之类的待客盘鱼,拾掇干净后,用盐煨口,整尾或挂面糊炸熟,或粘匀面粉用油煎熟。
正月家里来客,用葱姜爆锅,放入大白菜片煸炒后,加调料、清水、粉条以及或酥肉,或酥鱼,或酥鸡,或酥丸子炖熟,一会功夫,有荤有素、味道鲜美的几碟、几碗待客菜就端上餐桌,那久违的肉香、鱼香、菜香气味让人忍不住将筷子一次次伸向盘碗中,在客人的啧啧称羡中,主人无不露出满足的笑容。
按说以现在的生活条件,不需要再做这些费事巴力的事了,但在牟平、福山、栖霞、海阳、龙口等地,年节酥鱼酥肉的习俗至今盛行。在乡亲们看来,腊月里只有蒸蒸(饽饽)、包包(菜包)、烀烀(下货)、酥酥(鱼肉),才有迎年的气氛和过年的味道,体现居家日子过得红火,富足,有奔头。
隔年菜,团圆饺,财运福气都要有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民间尤为看重的年饭有两样,一为隔年菜,二为团圆饺。
大年三十各家午宴必备的隔年菜,向有团聚、富裕、圆满之含义,无疑是份量最重的压桌菜。在福山、牟平、栖霞、莱阳、芝罘、莱山等地,此又称为过年大菜,或是年菜。芝罘等地在这天中午,还要用小米合着红枣蒸煮一锅米饭,谓之“隔年饭”。这个“隔”字,蕴含辞旧迎新之说,意即阻断旧岁晦气,期盼延续祥瑞好运。

(烟台海阳隔年大菜
隔年菜的最大特点是用料较多,几乎将春节居家备餐的所有食材都囊括在内。在我们老家牟平等地,此菜配料有酥鱼、酥肉、酥鸡、酥丸子,有切块的猪头肉、猪大肠、猪肺、猪血,还有豆腐、水发粉条,也有加入略微发芽的绿茶豆的习惯。当然,大白菜更是少不了的。葱姜爆锅后煸炒白菜片,烹酱油、加清水以及各种主辅料,熬炖六七分钟,调味后撒上韭菜或香菜作青头,一款丰盛的年味大菜就做好了。
在莱阳的大夼乡周边,则选用大白菜、排骨、厚五花肉片、猪肠、猪血、粉条等制作。因隔年菜用料都是经过加工的熟制品,各种味道相互掺杂融和,口感特别醇厚浓郁。内陆地区隔年菜的内容大体差不多,贫富家庭莫不如此,区别就在于荤素食材占比的多寡而已。而沿海渔家由于靠海的便利条件,掺杂的海味相对较多。
相传很久以前,生活在芝罘岛上的渔家年三十做的大菜叫“长久有余财”,寓意来年有更好、更丰厚的收获。实际上是“肠韭肉鱼菜”的谐音,其中包括海肠子、韭菜、猪肉、海鱼,尤其是鲜品原料海肠子的加入,使渔家的年菜别具风味。

(红烧肘子
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现今的隔年菜除了保持传统的农家特色外,新派渔家风味、经典商家风味也相继进入了普通民众家庭,成为年节常备的美味。其中的新派渔家风味,是选用鲜品海参、鲍鱼、贝柱、虾仁、蛏肉、海蛎肉、乌鱼板、海螺肉、海肠子等纯海产品为原料制作的,呈现鲜料宽汤风格,突出清淡鲜嫩口感;经典商家风味,则是借鉴酒店喜寿婚宴的全家福,更属于多料搭配的肴馔,讲究的用料有海参、鱼肚、鲍鱼、虾仁、干贝、鱼条、鸡肉、猪肚、玉兰片、猪蹄筋、猪肘肉、黄白蛋糕等十几种山珍海味。这些原料掺和烹肴后,肉制品的醇香、海产品的鲜香、菜蔬品的清香融为一体,产生极为浓郁的复合味道。但隔年菜无论采用何种配料做法,有一个共性的特点,那就是料要全、量要大。
也就是说,烹制此菜时做得要多,除了足够家人一餐之食外,还要有“余”头,以备留待跨年食用,谓之“余财”。即便是用于盛装年菜的器皿,民间讲究选择汤古、汤盆或圆盘之类,以迎合丰盛圆满的喜庆彩头。
大年三十包饺子,也是烟台民间过大年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所包的饺子要足够三十晚上和初一早上全家食用,所以当天下午家家户户都早早动手准备。午饭过后的不大工夫,铿锵有力的剁菜“嘭嘭”声,便发出了富有韵律感的强弱节奏变化,像特别优美的乐曲,传到四邻八居。人们都希望自家的剁菜声音是所在村或小区内最响的,也是时间最长的。剁菜声越响,时间越长,说明包的饺子就多,象征着日子红火富有。

(年三十的白菜饺子是必须要吃的
时下饺子的品种很多,大类有山珍类、海味类、鲜鱼类、蔬菜类、时鲜类、鲜肉类等等。各色馅心更是丰富多彩,如海参馅、对虾馅、虾子馅、鲜贝馅、三鲜馅、菌菇馅、牙片鱼馅、鲅鱼馅、肉丁馅、鸡蛋素馅等多达几十种,这在过去无法奢想。旧时年节饺子更多的是荤素搭配,习惯用鲜肉和菜蔬调馅,取意“年年有(肉)财(菜)”。标配是猪肉白菜馅,低配是猪肉萝卜馅,而高配则是猪肉大葱馅、牛肉大葱馅、三鲜馅。在那个年代,过年能敞开吃上一顿纯肉丸的饺子,或是用猪(鸡)肉、大白菜、泡海米加上时鲜韭菜做馅的饺子,用现代人的说法,那简直是美的不要不要的。
饺子之美,在于馅料的搭配变化。从本质上讲,饺馅有两种调配法。其一是肉馅调配法,如鱼肉馅、猪肉馅、牛肉馅、羊肉馅、虾肉馅等,一般是将主料剁成细泥,加清水、葱姜汁、精盐、味精、花生油、香油等搅成茸状,再添加少许或韭菜、或葱拌匀即好。调馅技巧是要顺着一个方向搅肉泥,加水要足够充分,像鱼肉馅还要加入蛋清、牛奶、米醋解腥。而猪肉馅则是很多饺子品种的基础馅料,分别添加高档主料,就有了对虾馅饺子、龙虾馅饺子、海参馅饺子、鲜贝馅饺子等。其二是砂(音sha)馅调配法,如韭菜虾仁馅、韭菜海肠馅、白菜猪肉馅、茭瓜猪肉馅、三鲜时蔬馅等。常法是主料切成食指顶般大小的丁块,辅料斩剁成粗砂粒状的颗粒,合在一起加葱姜末、精盐、味精、花生油、香油等搅拌成馅。砂馅的主料讲究提前用酱油、味精、香油酱渍入味,所有原料均为大小不等的颗粒状,但像鲜贝、小个头虾仁等一类原料,有时也囫囵个使用,以凸显主料特色。

(饺子里有钱,能多吃就多吃
烟台年节的饺子,有许多约定俗成的规矩。较普遍的习俗,是在饺子内包上若干吉祥物,一般为硬币、栗子、大枣、花生米、糖块等,象征着财富、顺利、运气、长寿、甜蜜等。饺子的形制有月牙、元宝、麦穗形,其中大多数地区习惯保持传统的月牙形,包制时要捏细捏匀,谓之“捏福”。
俗话说,“千忙万忙,不让饺子乱行。”日常家庭包饺子,横排竖摆皆随其意,年三十包的饺子则不行。放饺子的盖帘要用圆形的,先在中间摆放几只元宝形饺子,然后绕着元宝一圈一圈地向外逐层摆放整齐,民间俗云“圈富”。煮饺子时要顺着一个方向,用锅铲沿着锅沿搅动形成圆形,与摆放饺子之义相同。煮的饺子有露馅的,忌说破、碎、烂等,而要说“挣”了或“涨”了。农家吃饺子时也有俗规,第一碗要先上供,奉先祖,供诸神;第二碗要端给牲畜,以表示对牲畜的爱惜;第三碗家人才开始食用。

(饺子圈富
因为饺子象征团圆,所以民间俗语云:“大年三十吃饺子——没有外人”。从这一点上讲,年饭饺子作为载体,既含有节日贺喜的成分,更代表着家人的团聚,因而也就有了“团圆饺”的寓意。
阖家餐,商家宴,欢欢喜喜把年过
春节,国人极为看重。无论身处何方,离乡多远,家人都要回到父母的身边过个团圆年。亲人相聚,吃顿味美丰盛、欢欢乐乐的阖家餐、团圆饭,那是必不可少的。
烟台绝大多数地区的团圆饭,一般安排在大年三十的中午举行,而芝罘则有除夕晚上设宴的习惯。这一餐,每个家庭无不是将各种美食悉数端出,犒劳辛苦一年的家人。在牟平、招远、栖霞、福山、蓬莱等地,往年团圆饭尽管菜肴个数和品种质量有别,但共同点很多:
有用鸡类做的菜,寓意吉祥如意。或将生鸡斩成细条炒熟,或将生鸡斩成大块炖熟,或用酥鸡回锅烩熟。
有用肉类做的菜,寓意有福有财。或用鲜肉加蔬菜炒成,或用肥肉做成扣肉,或用猪头肉和酥肉加蔬菜烩成。
有用鱼类做的菜,寓意连年有余。或用鱼条烧溜而成,或用酥鱼烩制而成,或用鲜鱼焖炖而成。
有用什锦料做的菜,寓意财运不断。这里的什锦,是说用料广泛,民间称之为隔年菜,是大年三十必备菜肴。

(年夜饭必有鸡,大吉大利 
对于濒临大海的烟台渔家来说,团圆饭的内容则体现了海产原料的特征。长岛等地年三十的聚餐菜肴均是海味,因以鲜鱼为主,故又称“全鱼宴”,是由四个凉菜、六个海碗组成,其中四个凉菜为海蜇皮拌白菜丝、海米拌菠菜、大头光鱼拌粉丝、廷巴鱼冻(此鱼有剧毒,谨慎食用)。六个海碗则为煎刀鱼、炸蛎黄、滑溜老板鱼、清炖鲈鱼、红焖黄花鱼,最后一道为选用各种海产制作的海味全家福,属于典型的宴用“四一六”规格。这类家宴有主题突出的过年大菜,有寓意“十全十美”的单个菜品,并且有六道跟鱼沾边,更表达了渔家期盼新的一年牧渔丰收、连年有余的美好愿望。

(加吉鱼
大年三十居家讲究团圆饭,而商家则重视欢聚宴。据志书载述,旧时烟台商家的老板都要组织伙计会大餐,时间一般安排在年三十晚上,规格为颇为流行的伴桌头席。菜品有凉菜、热菜、汤菜、饭菜,两大件则是内容丰富的海杂拌、炖猪肉,热菜必有扣肉这道菜,白酒、黄酒管够喝。商家年节设宴欢聚,既是对过去一年店伙勤劳辛苦表现的肯定和犒赏,更是希望来年一如既往地多卖力、好好干,把生意经营得更加红火。这一商界传统习俗,至今兴盛。每到岁末年初,烟台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大小公司,也都要组织范围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的聚餐活动,体现商家对雇员的人文关怀。
阖家餐也好,商家宴也罢,虽然参与人员的范围和活动方式有别,但所期盼的不外乎借助节庆的相聚和沟通,达到家人交流感情、同事增进友谊的目的。

---公众号编辑部

总编:郝有林

主编:芝草

编辑:张桂荫 王慧 赵良山

本期编辑:赵良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图:正月初三,一顿原汁原味的烟台饭,鸡蛹虾蛸肉冻鱼
还记得过年“出门”那顿午饭吗?大饽饽、大米稀饭、大白菜炖粉条和酥鱼、酥肉,那滋味…… | 刘甲凡
天津年夜饭得有这些菜,看看其他省市过年桌上都有嘛?
青未了|老家的年
18种香料,鸡和鱼一起炖,烟台牟平的这个特色美食你吃过吗?
【烟台年夜饭菜谱大全】烟台人的年夜饭,哪些菜绝对少不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