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驻村第一书记高洋:“三把火”点亮野桃坝村振兴路

如何激活内生动力,将乡村振兴战略精确落实在村上?如何因地制宜高标准谋划产业发展?如何改善村民人居环境……今年5月,随着渝北区市场监管局广告科科长高洋地“走马上任”,丰都县仙女镇野桃坝村正从一个蔽塞落后的偏远山村悄然蝶变为一片生机勃勃的希望热土。下面,我们就通过野桃坝村第一书记高洋的履职故事,来破解野桃坝村华丽转身的“振兴密码”。

“一把火”亮起来 三年后实现“照亮全村”

“村里终于有路灯了,以后晚上出门再也不用担心了。”村民彭德云望着道路旁、院坝里亮起的路灯,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乡亲们说,老彭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里话。

今年5月,高洋被派驻到野桃坝村担任第一书记。当天晚上,他就在走访中发现,全村连一盏路灯都没有,村民们说,野桃坝夜间“行路难”,祖祖辈辈盼望晚上出门“亮起来”。

服务村民就从解决路灯问题开始。“村里的基础设施、人居改善是涉及民生的重大问题,一定要尽快解决。”很快,高洋率驻村工作队一起制定了全村改善人居环境的整体规划,并得到了重庆江苏商会、渝北区民营经济创新企业协会的大力支持,达成了捐赠32万元太阳能路灯的意向。

国庆节前夕,重庆江苏商会、渝北区民营经济创新企业协会捐赠给野桃坝村的太阳能路灯运抵该村,并在11月底前全部安装完成。

高洋表示,驻村工作队将分三年筹措资金85万元,按照“每户一盏、照亮全村”的规划,为全村每户村民及公共区域安装太阳能路灯,彻底解决村民夜间出行的照明问题,并逐步增加全村文娱健身设施,切实提升村民幸福感。

此外,驻村工作队将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三年内拓宽至武隆木根村的村道,打通轿子山旅游环线“断头路”。

“二把火”富起来 产业优化助农增收

高洋到任后,调查后发现,全村耕地有4900多亩,且坡度缓、落差小,产业以高山蔬菜、烤烟为主,农户种植业收入有一定产业基础,但基本以售卖初级农产品为主,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受天气影响大,收入极其不稳定,急需调整产业结构。

于是,高洋立即向渝北区市场监管局进行了汇报,争取单位的支持。8月4日,渝北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永安到野桃坝村一线谋划产业出路,协调涪陵太极制药集团到村考察中药材种植前景,为全村产业调整按下了“启动键”。

仅过了一周,太极制药厂总经理就在渝北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到野桃坝村考察中药材种植产业,了解了土地情况及气候条件,达成了技术指导、药材回收、产业发展的合作意向,明年年初即将开展种植,预计每亩能增收7000元,为全村带来近百万元收入。

高洋还发现,全村年平均气温23℃,原始植被丰富,康养资源优越,远眺南天湖,坐拥轿子山,他一方面筹措资金为村上修建了第一个鱼塘,丰富全村产业种类,另一方面引进了恒登农业开发公司流转300亩土地,高标准规划打造集观光旅游、避暑休闲、康养民宿为一体的车厘子采摘园,逐步形成“景观田园化、田园景观化”的乡村旅游产业结构。

在高洋的不懈努力下,村上第一家“加工+商贸”的综合性企业轿子山商贸公司落户成立,半年内开发出“轿子山”麻辣鸡,腊肉香肠等系列产品,销售额已达40万元,同时他向派出单位筹措资金6万元作为村集体经济入股该企业,实现村民就业20余人,带动了农副产品销售,壮大了集体经济,促进了村民增收,为全村乡村振兴做出了有效尝试。

“三把火”活起来 人才振兴赢在未来

高洋始终认为,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因此,他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平时,驻村工作队利用广告产业园、渝北区职教院的资源优势,为村民提供技能培训、技术支持、创业指导等服务。

今年9月,驻村工作队组织壹点爱心公益社在野桃坝小学举行捐赠仪式,爱心人士向学校捐赠了课桌、扩音器、体育器材等,并向全校每名学生赠送了书包、文具盒、水彩笔和牛奶,共计捐赠物资价值5万元。

在驻村工作队积极对接下,村上与渝北区古路镇商会结成了“万企兴万村”对口帮扶单位,承诺每年为野桃坝村小学捐赠5万元的教学物资。

高洋表示,要借助全社会的力量,形成长效机制,助力村里的人才振兴,让山区孩子好好学习,成为有用之才建设家乡,回报社会。

今年6月,由渝北区市场监管局主办,野桃坝村两委承办的庆祝文艺汇演在村委会广场举行,把党的声音在基层落地,向乡村延伸,切实让党史教育近距离面对面传递到了村民心里。这是驻村工作队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高洋表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组织振兴是基础。组织“送文化下乡”演出活动,是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的有效举措。下一步要坚持以组织振兴统领乡村振兴,以党建引领各项产业发展,采取“党建+产业”融合模式,使党组织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坚强堡垒。

2022年,将重点通过增强产业振兴的精准性和引领性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首先,精准帮扶脱贫户和边缘户等重点人群,通过补贴种苗费用、技术指导等方式增加村民中药材种植收入;同时,推动“三变改革”,鼓励村民土地入股,统筹发展大黄等中药材种植,持续壮大集体经济;此外,积极争取招引一批农旅结合、农产品初加工企业前来投资,丰富乡村旅游内涵,提升农产品产业附加值,加速助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责任编辑:张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乡村振兴】驻洞美村工作队为村民写对联送祝福
【乡村振兴】因地制宜走出致富路‖蒋小波
散文《写在驻村的一年间》作者:秀哥
牢记驻村工作使命 不忘为民服务初心——满塘村疫情防控工作简报
卫辉西南庄:一条增产增收的发展之路!
湖南新宁月汉村:驻村帮扶队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