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UC头条:你误读了快乐教育吗

点击加载图片

最近几年,源自西方的快乐教育席卷全国各地。“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成长的童年”已经成为很多80后90后家长信奉的宝典。

“我不做虎妈狼爸,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童年,所以我的孩子什么都不学,我让他敞开了玩,一切顺其自然。”“我们反正以后要留学的,现在学习不好也没关系,快乐就好,不用太拼。”在这部分父母心中,快乐童年=不学习。家长不给孩子压力,孩子也不用去跟别人竞争。

也有很多家长秉持相反的态度,认为孩子如果儿时不努力学习,不发展兴趣爱好,孩子长大后反而很难获得真正的快乐。读者张先生很反对快乐教育:“当别的孩子什么都会的时候,你的孩子却只知道傻玩,他会有自信吗?”“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的,快乐教育是家长的一种放任,应该从小就有竞争意识。”

近日,有媒体针对当下流行的“快乐教育”开展调查,结果显示:77.2%的受访者称人们普遍误读了“快乐教育”。

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快乐教育”?快乐教育在生活中应该如何践行?

心理解析—快乐教育需要了解孩子的需求和目标

特邀观察员:陈彩霞(北京市八一学校心理教研组组长)“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成长的童年”,这是所有家长发自肺腑的对孩子的期盼。但对快乐和快乐教育的不同理解,却直接影响着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态度和方式。所以,希望孩子快乐,首先应合理理解快乐。

心理学认为,快乐通常是指盼望或追求的目标达到后、或需求得到满足后,继之而来的紧张解除时的情绪体验;它是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是一个人愉快的心理体验。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快乐是人最重要的情绪,快乐的人会淡泊达观,身心处于最佳状态。快乐是教育本质的重要特征。而快乐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都是为了孩子人生的快乐与幸福!

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让他学会快乐并让这种快乐的能力持续一生,首先要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需求和他想要达成的目标。

心理学家马斯洛把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这些需求在孩子身上都会得到体现,作为家长,应该用心关注孩子有哪些需求,如果孩子不快乐是什么需求没有被满足,如何用积极有效的方法帮助孩子。

快乐童年等于不学习、不用太拼这些观点,从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孩子的内心需求,并不能带给孩子真正的快乐。

其次,发展孩子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从小努力学习的习惯和品质,为以后走上社会增加竞争力,这样的做法可以增加孩子长大后成功的几率。可以说,成功有助于快乐。但是家长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和需求,太多强加的行为会增加孩子的压力,孩子失去了主动性,也就减少了快乐。

最后,家长最好不要急于或轻易满足孩子的需求。当需求很快被满足或很容易被满足,孩子的快乐是短时的,容易消失的。为什么有些孩子不快乐?不是因为他缺少什么,恰恰是因为不缺少,得到的太容易,反而没有了强烈的、持久的快乐。延迟满足,培养的不只是孩子的自制力,同时也培养了孩子持久快乐的能力。最关键的是,家长了解孩子的需求是什么,用积极的方法去帮助孩子而不是太轻易去满足他,最终还是需要孩子自己的努力去达到。

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生,需要家长了解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需求!相信孩子有自己的人生追求,不随意把家长的意愿和压力强加到孩子身上,当然,也不要人为剥夺孩子经历失败的权利。

专家支招—快乐教育并非不学习,而是学什么和如何学。

特邀观察员:洪明(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部副主任)孩子应不应该拥有一个快乐童年?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了。如何拥有快乐的童年?于是有人想象出一种理想的教育形式——快乐教育: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安排孩子的活动,不参加竞争性的比赛或考试,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生活。甚至幼稚地认为,先快乐地生活,然后送出国读书。但我觉得,这种理想把快乐教育误读了,或者是理想化地理解了快乐教育。

一百多年前,英国教育学者赫伯特·斯宾塞提出了快乐教育思想。他认为,教育应该基于人的兴趣,教育者应该设计符合孩子快乐学习的环境,学习应该是孩子自主行为并在自然状态完成的,学习的内容应该以科学知识为核心,能够学到为完满生活而准备的知识,还要能够发展人的智能。快乐绝不是指不学习或少学习,而是学什么和如何学。

结合斯宾塞的思想,我觉得快乐教育必须要符合以下条件:第一,快乐不等于快乐教育,快乐可以是肉体的感受,而快乐教育是促进人发展的,是“理智的探险”,凡是不能促进人发展的活动都不能称之为教育。第二,快乐的教育是一种适度的教育,不要让孩子学习那些超出他能力范围之外的东西。第三,快乐教育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教育内容的安排要基于孩子兴趣、爱好,并能够通过学习不断丰富完善他的兴趣爱好。第四,快乐教育是目的与过程的统一,快乐既是学习结果,也是学习过程感受;不要以目的来否定过程,也不要以过程来否定目的。

快乐教育并非有“快乐”无“教育”

特邀观察员:益孟德(北京市私立汇佳学校校长)有很多家长自幼经历了严格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等有了孩子之后,他们就开始希望给孩子创造或者追寻一种快乐教育,以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成长的童年。家长们的这种想法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尽力支持的。试想,一个五六岁的小孩每天要做数小时的作业,那样的童年生活确实不会让孩子们感到幸福。而且,这种学习生活会让孩子们对学习感到厌倦,丧失兴趣,效果未必太好。

但什么都不需要孩子学,就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吗?我觉得未必。这种做法,有点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了。

那么,快乐学习的意义到底该怎么理解,又应该怎么做呢?家长和教师需要践行“寓教于乐”这么一种快乐学习好方法。

对小学生来讲,他们更应该通过各项活动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学习。家长和教师可以这样做:除了在上课时,由老师带领经常做做游戏,玩玩各种教育游戏,在课外带孩子们多去一些户外活动,又长见识,又提高他们的兴趣;多去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又长身体,又提高他们的团队精神,归属感;多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看看。在教室的一角建一个图书角,家庭中有固定的阅读时间等等。这些更能开发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也能通过这些学到更多的知识和能力。

他山之石—英国的快乐教育是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特邀观察员:大卫吉娜(留英理工硕士,中英混血双胞胎妈妈,英国早期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研究者与推广人)毋庸置疑,每个孩子都应该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但是快乐教育并不等于不学习。自古以来,我国把读书与受苦两个词紧密相连,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孩子不受苦就无法学到东西。所以对于西方的快乐教育也肤浅地认为是孩子作业少、假期多,玩儿的时间长,这样快乐教育自然与不学习联系在了一起。

其实,西方快乐教育的精髓是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快乐教育是一种尊重孩子天性的学习。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是与生俱来的,也是学习的根本驱动力。快乐教育的根本是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而不是把学习当任务。英国教育非常注重让孩子在实践中探索学习,建立批判性思维以及发挥创造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参与实践的机会很多。

快乐教育是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英国早期教育帮助孩子在7个方面的发展,包括身体、个人社会情感、语言交流、文字、数学、艺术及对于世界的认知。虽然孩子上小学后进入了学术主导的学习阶段,但是培养孩子多方面能力的思路贯穿了英国教育的始终。

快乐教育注重个性化发展。英国教育倡导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鼓励发掘每个孩子的潜质,培养有个性的人才。所以在学习中,孩子更能够展现自我。

在家庭中,运动和旅行是英国家庭的主要生活方式。家长也送孩子去兴趣班,音体美都有,但目的都很明确,主要是让孩子生活多元化,拓展社会交往,实现自我,而不是为了攀比和竞赛。

文章来源:现代教育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让所谓的“快乐教育”害了孩子。
【凡夫沙龙】快乐教育到底靠不靠谱
《家有儿女》一句细思极恐的台词,暴露90%中国父母犯过的傻
我的教女方(原创)
多少孩子掉进了“培养兴趣”的坑里,错过人生
李开复谈最好的父母什么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