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浙江省特色小镇与城市发展关联关系研究

(⊙v⊙)


作者简介:

江勇,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


浙江省2015年提出全省重点培育和规划建设100个左右特色小镇的目标,到目前为止,第一批37个加第二批42个,共79个特色小镇。特色小镇作为重要的空间发展平台,其分布格局和产业类型对于城镇整体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等都有重要影响。本文从特色小镇与城市发展的关联关系出发,探讨特色小镇对于城市转型发展的作用,预测浙江省城市空间未来可能的变化趋势,对于提升城镇化质量、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特色小镇的概况与主要类型


1
概况


a.基础属性


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推动实现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产业、小载体大创新,加快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b.突出产业特色化高端化


产业定位突出特色,每个特色小镇都紧扣特定产业,差异定位,错位发展,选择基础最好、优势最强的产业,突出产业的特色性和差异化特点,细分领域,不再千篇一律,如每个历史经典产业原则上只规划建设一个特色小镇。产业聚焦前沿技术、新兴业态、高端装备和先进制造,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引进创新力强的领军型团队、成长型企业,确保投入的有效性。


c.多功能融合发展


特色小镇具有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不是简单的功能相加,而是功能融合发展,产业是重要基础,文化是主要内核,旅游是有力支撑,社区功能是重要保障,通过功能融合产生聚合效应,坚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促进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


d.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持


特色小镇定位浙江最有基础的主导产业,其创建有利于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要素,推动各地积极谋划项目,扩大有效投资,弘扬传统优秀文化,通过产业结构的高端化推动浙江制造供给能力的提升,通过发展载体的升级推动历史经典产业焕发青春、再创优势,有力推动浙江产业的转型升级。


2
特色小镇的类型


a.具有丰富的类型


浙江省特色小镇包括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兼顾茶叶、丝绸、黄酒、中药、青瓷、木雕、根雕、石雕、文房等历史经典产业,产业类型丰富,特色较为鲜明。


b.兼顾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


从产业属性看,既包括历史经典产业等传统产业,还包括信息经济、健康、环保、金融等新兴产业类型,具有多种产业属性。


c.提升型、拓展型、保护型等多类型共存


特色小镇的主导产业类型既包括历史经典产业等保护型产业类型,还包括时尚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等主要在原有传统产业基础上的转型提升型产业;另外,健康产业、环保产业、旅游产业、信息经济、金融产业等主要为新增或内容延伸拓展类型的产业,产业层次丰富。


特色小镇空间布局


1
不同类型特色小镇空间特征


笔者将按照8种类型对特色小镇进行研究。


(1)信息经济产业类


信息经济产业类特色小镇在特色小镇总量中占比较高,比重为11.39%,在信息经济类特色小镇中,杭州占据了66.67%,包括江干丁兰智慧小镇、西湖云栖小镇、余杭梦想小镇、富阳硅谷小镇、滨江物联网小镇、萧山信息港小镇,是信息经济的主要集聚方向。另外,嘉兴、绍兴、湖州各占11.11%,包括桐乡乌镇互联网小镇(嘉兴)、上虞e游小镇(绍兴)、德清地理信息小镇(湖州)(图1)。


图1 浙江信息经济产业类特色小镇空间特征


(2)环保产业类


环保产业类小镇在特色小镇总量中占比不高,比重为5.06%,其中衢州占据了50%,包括江山光谷小镇、衢州循环经济小镇,杭州、嘉兴各占据了25%,包括天子岭静脉小镇(杭州)、秀洲光伏小镇(嘉兴)。环保类特色小镇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循环经济等产业(图2)。


图2 浙江环保产业类特色小镇空间特征


(3)金融产业类


金融产业类特色小镇在特色小镇总量中占比不高,比重为7.59%,杭州、宁波等大都市区是金融小镇的主要集聚区,杭州占比为42.86%,包括上城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拱墅运河财富小镇、下城跨贸小镇;宁波占比为28.57%,包括梅山海洋金融小镇、鄞州四明金融小镇。大都市区各类丰富的金融资源和旺盛的金融需求推动金融产业的发展,义乌在金融试点中具有重要地位,有义乌丝路金融小镇,占比为14.29%;嘉兴有南湖基金小镇,占比为14.29%(图3)。


图3 浙江金融产业类特色小镇空间特征


(4)时尚产业类


时尚产业类特色小镇在特色小镇总量中占比较高,比重为12.66%,其中嘉兴、杭州比重最高,为30%,嘉兴包括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镇、海宁皮革时尚小镇、桐乡毛衫时尚小镇;杭州包括余杭艺尚小镇、西湖艺创小镇、余杭梦栖小镇;温州其次,为20%,包括瓯海时尚智造小镇、平阳宠物小镇,另外,湖州、绍兴、丽水各占10%,包括吴兴美妆小镇(湖州)、诸暨袜艺小镇(绍兴)、景宁畲乡小镇(丽水)。此类特色小镇通过原有块状经济与时尚等结合,提升块状经济竞争力,如纺织行业、传统制造行业等。另外,通过新兴创意经济,如设计、美妆等产业拓展新兴增长点(图4)。


图4 浙江时尚产业类特色小镇空间特征


(5)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类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类特色小镇在特色小镇总量中占比较高,比重为16.46%,主要集中在杭州、宁波等环杭州湾地区和温、台沿海地区,其中宁波、台州比重最高,都为23.08%,宁波包括江北动力小镇、余姚模客小镇、宁海智能汽车小镇;台州包括黄岩智能模具小镇、路桥沃尔沃小镇;温岭泵业智造小镇,杭州其次,为15.38%,包括临安云制造小镇、桐庐智慧安防小镇;嘉兴、湖州、绍兴、金华、丽水各占7.69%,包括海盐核电小镇(嘉兴)、长兴新能源小镇(湖州)、新昌智能装备小镇(绍兴)、金华新能源汽车小镇(金华)、缙云机床小镇(丽水)等。高端装备制造业聚焦在行业内具有重要竞争力的产业,如模具制造、汽车制造、新能源、智能装备等,提升整体制造能力(图5)。


图5 浙江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类特色小镇空间特征


(6)旅游产业类


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在特色小镇总量中比重较高,为17.72%,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舟山都有旅游特色小镇。舟山、绍兴、金华、丽水比重最高,为14.29%,其中舟山包括普陀沈家门渔港小镇、朱家尖禅意小镇,绍兴包括柯桥酷玩小镇、杭州湾花田小镇,金华包括武义温泉小镇、永康赫灵方岩小镇,丽水包括莲都古堰画乡小镇、景宁畲乡小镇;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台州等比重为7.14%,包括建德航空小镇(杭州)、杭州湾新区滨海欢乐假期小镇(宁波)、苍南台商小镇(温州)、安吉天使小镇(湖州)、平湖九龙山航空运动小镇(嘉兴)、天台天台山和合小镇(台州)。旅游特色小镇与特色的旅游资源有密切关系,表现出渔业、温泉等自然资源观光,以及航空运动、主题公园等特色主题旅游,和合文化、畲乡文化等文化旅游(图6)。


图6 浙江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空间特征


(7)健康产业类


健康产业类特色小镇在特色小镇总量中比重不高,比重为8.86%,主要集中在温州、杭州、宁波、嘉兴、台州等城市,其中温州比重最高,为28.58%,包括瓯海生命健康小镇、文成森林氧吧小镇;杭州、宁波、嘉兴、台州、舟山其次,为14.29%,包括桐庐健康小镇(杭州)、奉化滨海养生小镇(宁波)、仙居神仙氧吧小镇(台州)、马家浜健康食品小镇(嘉兴)、定海远洋渔业小镇(舟山)。此类特色小镇主要利用当地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发展养生、休闲、健康食品生产等产业(图7)。


图7 浙江健康产业类特色小镇空间特征


(8)历史经典产业类


历史经典产业类特色小镇在特色小镇总量中比重最高,为18.99%,主要集中在丽水、衢州、杭州、湖州、金华、绍兴等地,其中丽水比重最高,为33.33%,包括松阳茶香小镇、龙泉青瓷小镇、青田石雕小镇、龙泉宝剑小镇、庆元香菇小镇;衢州其次,为20%,包括龙游红木小镇、常山赏石小镇、开化根缘小镇;杭州、湖州、金华为13.33%,杭州为西湖龙坞茶镇、富阳药谷小镇,湖州为湖州丝绸小镇、南浔善琏湖笔小镇,金华为磐安江南药镇、东阳木雕小镇,绍兴为6.67%,包括越城黄酒小镇。历史经典产业与当地的历史经典产品密切相关,如杭州的茶叶,湖州的丝绸、湖笔,绍兴的黄酒,金华的药材,丽水的青瓷、石雕,衢州的根雕等(图8)。


图8 浙江历史经典产业类特色小镇空间特征


2
不同城市特色小镇空间分布特征


笔者按照11个地市对特色小镇进行研究,对每个地市内部特色小镇空间分布进行简单介绍。


(1)杭州


杭州在全省特色小镇总量中占比最高,为24.05%,各类型都有分布,其中信息经济最高,为31.58%;时尚、金融其次,为15.79%;高端装备、历史经典再次,为10.53%;环保、健康、旅游较低,为5.26%。杭州是以信息经济为主导的各类型产业特色小镇完整的城市(图9)。


图9 杭州不同类型特色小镇比例


(2)宁波


宁波在全省特色小镇总量中占比较高,为8.86%,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特色小镇比重最高,为42.86%;金融其次,为28.57%;健康、旅游为14.29%。宁波特色小镇以高端装备制造、金融产业为主导(图10)。


图10 宁波不同类型特色小镇比例


(3)温州


温州在全省特色小镇总量中占比不高,为6.33%,其中健康、时尚产业特色小镇比重最高,都为40%,旅游比重为20%。温州特色小镇以健康、时尚产业为主导,一方面寻求原有块状经济的转型升级,如瓯海时尚智造小镇;另一方面利用一些具有良好自然环境区域发展旅游、养生等产业,寻找新的产业发展突破口,如文成森林氧吧小镇,通过温州广泛的海外商业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如苍南台商小镇(图11)。


图11 温州不同类型特色小镇比例


(4)湖州


湖州在全省特色小镇总量中占比不高,为7.59%,其中历史经典产业特色小镇比重最高,为33.33%;高端装备制造、信息经济、旅游、时尚产业特色小镇比重为16.67%。湖州特色小镇是以历史经典产业为主导(图12)。


图12 湖州不同类型特色小镇比例


(5)嘉兴


嘉兴在全省特色小镇总量中占比较高,为11.39%,除了历史经典产业外,其他产业都有覆盖,其中时尚产业比重最高,为33.33%;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金融、高端装备产业比重11.11%。嘉兴特色小镇以时尚产业为主导的各产业类型较齐全(图13)。


图13 嘉兴不同类型特色小镇比例


(6)绍兴


绍兴在全省特色小镇总量中占比较高,为7.59%,其中旅游产业比重最高,为33.33%;信息经济、时尚、高端装备产业、历史经典比重16.67%。绍兴特色小镇以旅游为主要类型(图14)。


图14 绍兴不同类型特色小镇比例


(7)金华


金华在全省特色小镇总量中占比较高,为7.59%,其中旅游、历史经典产业最高,为33.33%;金融、高端装备制造其次,为16.67%。金华特色小镇以旅游、历史经典为主(图15)。


图15 金华不同类型特色小镇比例


(8)衢州


衢州在全省特色小镇总量中占比不高,为6.33%,其中历史经典类产业比重最高,为60%;环保产业比重为40%。衢州特色小镇以历史经典、环保产业为主(图16)。


图16 衢州不同类型特色小镇比例


(9)舟山


舟山在全省特色小镇总量中占比不高,为3.80%,其中旅游业特色小镇比重为66.67%,健康业特色小镇比重为33.33%。舟山特色小镇以旅游、健康产业为主(图17)。


图17 舟山不同类型特色小镇比例


(10)台州


台州在全省特色小镇总量中占比不高,为6.33%,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比重最高,为60%;健康、旅游产业比重为20%。台州特色小镇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主,利用仙居、天台良好的生态资源、旅游资源发展健康、旅游等产业(图18)。


图18 台州不同类型特色小镇比例


(11)丽水


丽水在全省特色小镇总量中占比较高,为10.13%,其中历史经典类产业比重最高,为62.50%;旅游业比重其次,为25%;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比重为12.5%。丽水特色小镇以历史经典产业为主(图19)。


图19 丽水不同类型特色小镇比例


特色小镇空间布局主要特征


1
大都市区及周边地区——信息、金融等知识、资本密集型经济


a.依托大城市丰富的智力资源发展信息经济


(1)互联网经济等新型经济催生新兴增长点


互联网经济正深刻改变着传统经济的发展方式,浙江信息经济类特色小镇一方面聚焦电子商务(江干丁兰智慧小镇)、互联网(桐乡乌镇互联网小镇)等信息经济,另一方面拓展信息经济发展空间,发展云计算(西湖云栖小镇)、网络游戏产业(上虞e游小镇)等信息经济延伸产业。此外,推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突出互联网经济的连通与整合效应,发展物联网经济(滨江物联网小镇)、“互联网+产业”(萧山信息港小镇),突显信息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辐射推动效益,积极推动众创空间发展,如余杭梦想小镇重点鼓励和支持“泛大学生”群体进行创新创业,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互联网经济等新型经济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兴增长点,“互联网+”逐步成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2)信息经济等以杭州都市区为核心进行布局


从信息经济的空间分布特征看,呈现以杭州为核心的分布模式,杭州占据了60%以上的信息经济类小镇,其他信息经济小镇集中在杭州都市区范围内,如桐乡、德清、上虞等(表1)。这与杭州发达的信息经济基础有关,全国三分之一的综合性电子商务网站和专业网站都落户杭州。以杭州为核心集中布局特色小镇,能够利用杭州的人才、资本等优势,推动信息经济特色小镇快速发展。


表1 浙江信息经济产业类特色小镇概况


b.依托雄厚的资本优势发展金融产业


(1)金融服务业聚集产生新型平台


浙江金融类特色小镇通过金融企业的集聚推动经济和高端人才的集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金融支持,如发展互联网金融为互联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南湖基金小镇),针对航运、国际贸易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梅山海洋金融小镇、义乌丝路金融小镇),针对财富管理需求提供金融服务(拱墅运河财富小镇、鄞州四明金融小镇),针对跨境贸易需求提供方便的跨境贸易服务(下城跨贸小镇),金融小镇对城市互联网经济、国际贸易、航运、财富管理等发展提供服务,为都市区或中心城市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持。


(2)以杭州、宁波等都市为核心布局金融类小镇


从各类产业的空间布局看,大都市较集中的产业类型包括信息经济,全部分布在杭州都市区及周边,金融产业中除了南湖基金小镇外,金融类特色小镇都分布在浙江四大都市区,杭州(42.86%),宁波(28.57%),金义(14.29%),集中了80%以上的金融小镇。大都市金融产业发达,尤其杭州是长三角区域金融中心,具有良好的金融产业基础;大都市自身资金、人才资源丰富,为金融类特色小镇培育提供了重要基础。


2
县(市)产业功能区——块状经济转型提升


a.块状经济向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提升


(1)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整合提升


高端装备制造是制造业升级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和发展引擎,以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为手段,主要瞄准汽车行业(路桥沃尔沃小镇、宁海智能汽车小镇、金华新能源汽车小镇)、新能源产业(长兴新能源小镇)、模具制造(余姚模客小镇)、智能装备(新昌智能装备小镇)等领域,以“绿色化、智能化、超常化、融合化、服务化”为主攻方向,着力打造良好发展环境,着力提升创新水平,推动形成集设计、研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促进浙江由“装备制造大省”向“装备制造强省”转变。


(2)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县(市)工业园区


高端装备制造业一部分集中在大城市工业园区,如宁波(江北动力小镇)、台州(黄岩智能模具小镇、路桥沃尔沃小镇)、金华(金华新能源汽车小镇),更多集中在各县域经济工业园区,如临安、海盐、桐庐、余姚、宁海、长兴、新昌、温岭、缙云,比重达到69.21%,聚焦机床生产、智能汽车、新能源制造、模具制造等高端产业,完善上下游配套产业,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促进要素集聚和产业融合发展。


b.传统块状经济与时尚等结合


块状经济是浙江工业化的重要形态、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浙江通过传统制造产业与时尚产业结合改造提升产业集聚区和各类开发区(园区),拓展延伸产业链,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环境,促进传统块状经济改造提升。时尚产业特色小镇除了新型创意经济特色小镇(余杭艺尚小镇、余杭梦栖小镇、西湖艺创小镇、吴兴美妆小镇)外,主要为集中在各县(市、区)的工业园区的块状经济,如桐乡毛衫时尚小镇,诸暨袜艺小镇等。


c.块状经济与环保产业结合


块状经济与环保产业结合,以环保产业发展为主导,联动绿色经济、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环境友好型产业链发展。环保类小镇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工业园区,主要为新能源、循环经济等产业类型,如新能源主要包括江山光谷小镇、秀洲光伏小镇,循环经济主要包括衢州循环经济小镇、杭州天子岭静脉小镇等。


3
山水历史环境优越的县域空间——健康、旅游、历史经典等生态经济


a.发展健康食品生产及养生等健康产业


健康产业主要集中在具有良好山水景观地区,如舟山、桐庐、文成、奉化、仙居等地区,利用当地优越的生态环境发展养生产业,拓展经济,如文成森林氧吧小镇环境空气达到国家I级标准,水质也达到国家I类标准,整个小镇的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拥有三个4A级景区、四个3A级景区。健康特色小镇通过文化体验、养生养老、休闲度假、康体美容和医养结合,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


b.发展生态旅游等休闲经济


旅游类特色小镇集中在舟山、建德、景宁、安吉、武义、天台等具有文化底蕴和景观风貌的地区,除舟山(普陀沈家门渔港小镇、朱家尖禅意小镇)、绍兴(柯桥酷玩小镇、杭州湾花田小镇)等少数集中在中心城市外,其他都在各县市,县(市)比重高达60%以上,良好的生态景观,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为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c.发展历史经典产业等传统技艺传承


历史经典产业集中在松阳、龙泉、青田、庆元、西湖区、南浔、龙游、常山、开化、磐安等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地区,其中开化、庆元、景宁、龙泉、磐安为浙江省重点生态功能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悠久的历史传承技艺为发展无污染、低能耗的绿色产业提供了基础。


特色小镇发展趋势


1
周边层面


a.推动周边区域发展


特色小镇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产业发展平台,更是一个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和发动机。特色小镇定位最有基础、最有特色、最具潜力的主导产业,通过特色小镇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及相关产业,辐射带动周边地区产业发展,提升区域的产业发展水平。特色小镇布局在城乡结合部,能够通过自身功能的完善提升辐射推动乡村地区发展,建设“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新型社区,推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向乡村地区延伸,更好地统筹城乡地区的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b.促进结构组团化、功能混合化发展


特色小镇作为重要的功能平台,融合生产、生活、生态,集聚了人、财、物、信息等资源,逐渐成为城市中重要的功能单元,通过推动相邻及相关地区的发展,可能形成城市中重要的组团,发展成为多样的城市功能组团,推动区域从单一的产业功能向混合化发展。


2
市域层面


a.促进城市整体能级提升


特色小镇聚焦城市主导产业,构筑产业生态圈,加快高端要素集聚、产业转型升级和历史文化传承,破解经济结构转化和动力转换的现实难题。如杭州通过广泛布局、分工各异的特色小镇探索城市产业升级的路径,如信息类小镇就包括了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等,全方位探索信息经济的可能细分模式,推动城市整体产业升级。城市通过特色小镇探索经济新常态下的城市转型升级,着力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既尊重市场规律又发挥政府作用,通过重点产业的突破,引领城市整体产业跨越升级。


b.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特色小镇具有较为完善的功能配置,一定规模的空间,可能形成新的城市发展组团,在城市郊区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核心,推动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提升,如杭州随着梦想小镇的培育,以梦想小镇为核心的未来科技城区域逐渐崛起,在杭州城西形成了新的城市增长核心与发展组团,重构了城市空间结构体系,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3
省域层面


a.深刻影响浙江省域产业和空间布局


除了省级特色小镇外,浙江各地市提出建设市级特色小镇,如杭州市提出了省、市、区(县、市)三级特色小镇总数3年内力争达到100个左右,特色小镇的全面推广对于全省产业和空间布局具有重要影响,通过特色小镇提升各类开发区(园区)的特色产业,形成城市主导产业,改变了原有产业发展方式,探索后工业化时期产城融合的新模式,城乡统筹的新途径。


b.助推省域产业升级


浙江特色小镇广泛分布在浙江各个城市,以集聚特色产业高端要素为核心,着力打造创新创业平台,量大面广的特色小镇创建从各城市自身优势产业出发,聚焦支撑浙江长远发展的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产业,以及茶叶、丝绸、黄酒、中药、木雕、根雕、石刻、文房、青瓷、宝剑等历史经典产业,运用现代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寻找细分产业,拓展产业链,辐射推动相关产业,加快特色产业转型发展。


c.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城市与乡村的二元发展加剧了城市的不平衡发展,特色小镇位于城乡结合部,构筑令人向往的优美风景、宜居环境和创业氛围,拉动了就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辐射推动周边乡村地区发展,丰富了乡村地区的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为乡村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的条件,推动了城乡统筹发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的平衡发展。


结语


特色小镇作为产业与空间深度融合的功能区,其空间布局对于城市产业空间布局、城市功能结构演变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浙江省特色小镇空间布局特征的研究,明确不同类型产业特色小镇空间布局的要求和特点,预测未来特色小镇将成为浙江省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对浙江省特色小镇的研究,期望为其他省市特色小镇的培育和研究提供一个可能的视角。


参考文献

[1]宋为,陈安华.浅析浙江省特色小镇支撑体系[J].小城镇建设,2016(3).

[2]厉华笑,杨飞,裘国平.基于目标导向的特色小镇规划创新思考——结合浙江省特色小镇规划实践[J].小城镇建设,2016(3).

[3]宋维尔,汤欢,应婵莉.浙江特色小镇规划的编制思路与方法初探[J].小城镇建设,2016(3).

[4]王璐.特色小镇产业生态链及其空间载体构建研究——以余杭艺尚小镇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6(3).

[5]陈津.探索存量与增量空间相融合的城市有机更新路径——以余杭梦想小镇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6(3).



版权声明:原文刊登于《小城镇建设》杂志2017年2月,版权为《小城镇建设》杂志社所有,本文在原文的基础上经过删减。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PPT干货 浙江省特色小镇经典分析!
以后不要再提镇江是个“小城市”了,镇江很有前途!
对当前特色小镇发展中的问题思考!
特色小镇与特色小城镇的区别
浙江特色小镇的理论内涵-社会关注-理论频道-中工网
至道旅游规划公司:摒弃顾名思义,回归本质看特色小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