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新修订的“校长负责制”理解与思考
作者:思南路幼儿园 信息员2
发布时间: 2010年11月16日
戴乐平
2010年6月召开了上海市中职和中小学党建工作会议,会上正式下发了新修订的《关于进一步完善上海市中小学校校长负责制的若干意见》及其三个配套文件。这是自1999年上海实行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后,上海对这一制度首次进行修订。
校长负责制始于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校长负责制开始在全国逐步推行。1995年9月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条规定“学校的教学及其他行政管理,由校长负责。”从法律上确立了校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1999年上海全面实行中小学校长负责制。此次修订是为了更好适应时代的改变,规范上海中小学校的管理,促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进中小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
上海市教卫党委书记李宣海在会议上着重指出,学习领会“1+3”文件,既要注重了解把握刚性的规定和程序,更要注重领会文件的核心精神,必须把“校长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学校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教代会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三句话联合起来整体理解,特别是对“校长负责制”,不能片面理解为校长一个人说了算。
那么校长负责制究竟如何解读,通过学习对此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一、校长负责制的含义和内容
实行校长负责制,就是明确校长在学校的法人代表地位,对外代表学校,对政府主管部门承担学校管理的责任,对内全面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工作,实行统一领导。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权责对等”的管理原则,校长应具有以下权力:(1)决策指挥权。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校长有权对本校教育教学和行政工作进行决策和统一指挥。(2)学校改革权。校长有权根据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本校实际,实行教职工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等学校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但改革方案和措施需经过学校党组织的讨论,并经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才能由校长组织实施。(3)教职工奖惩权。校长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对教职工进行奖惩。对教职工的重大奖励或行政处分需听取学校党组织和工会的意见,按有关规定,报上级教育部门批准。(4)经费和固定资产使用权。校长有权按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合理支配、使用教学经费、校舍和仪器设备。保证校长实施以上权力,是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前提。
二、实行校长负责制的积极作用
1、实行校长负责制,有利于推行岗位责任制。实行校长负责制,是管理学校的责任及相应的职权集于校长一身,有利于学校行政工作的统一指挥,有利于建立层层负责的岗位责任制,从而提高学校行政工作的效能。
2、实行校长负责制,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保证决策的正确性。重大问题的决策,必须由校长主持,按照程序进行科学论证,提出决策方案,经校长办公会或行政办公会认真讨论研究,再经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最后形成决策并付诸实施。在决策的过程中,既要发挥校长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要发挥党组织的保证作用和教代会的民主管理与监督作用。
三、在实行校长负责制过程中要处理好二个关系
1、正确处理党政关系
正确处理党政关系的实质是正确处理党政分工与合作的关系。首先要强调分工,明确划分党政职能,这是理顺党政关系的前提。其次注重合作,党政虽职能不同,但目标都是办好学校,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因此实行校长负责制,必须保证党组织下列权力的有效实施:(1)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2)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提高党员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3)建立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系,加强党组织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统一领导;(4)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加强对学校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5)加强对教职工代表大会、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等群众团体的领导;(6)做好统战和知识分子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立党组织在学校的政治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
2、正确处理校长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关系
校长负责制是一种高度的集中制,如果缺乏坚实的民主基础,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因此,实行校长负责制必须建立和健全学校的民主制。实践证明,教代会是教职员行使民主权力的机构,是教职工发扬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基本形式。为此实行校长负责制,必须保证教代会行使如下职权:(1)听取校长的工作报告,审议学校的办学方针、发展规划、学年工作计划、学年财政预决算、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及重大改革方案,并提出意见和建议;(2)审查通过教职工聘任制、校内结构工资制、学校岗位责任制改革方案、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实施细则、教职工奖惩办法以及其他重要规章制度;(3)审议决定有关教职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项;(4)评议监督学校行政领导干部,并提出奖惩建议。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过程中,更须真心实意倚靠教代会,使教职工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管理,做好本职工作,这是处理好校长和教代会的关键所在。
四、在实施校长负责制实施过程中必需建立制约机制
在实施校长负责制实施过程中必需实行内外双重制约机制。外部制约机制主要是政策法规制约,即国家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制定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强化执行执法功能,规范和约束学校行为。学校内部制约机制是学校自主精神的体现,对自身行为制约更为直接、及时、有效。完善学校内部制约机制的途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党组织监督机制;二是教代会民主制约;三是责任制约;四是考评与奖惩制约;五是校长自律制约。只有将这些做法形成制度,才能形成内外结合的制约机制。这是校长负责制改革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优化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与实践
依法治校,让党的监督和教职工代表制度有效运作,防范“独裁校长”“贪腐校长”
建机制、带队伍、育新人 全面落实党的领导
北京市教工委“三个意见”(全文)
正确把握中小学校长负责制的科学内涵
教育随想录(17)关于对国有中小学校长权力运用实施监督的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